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204)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方九娘心知来人身份不明,应该更警惕一些,但她实在是有些忍不住,毕竟这些贵人手指缝掉下来的一点点东西,都够她家用好久。

“贵人唤小人有事?”

这些自称,都是方九娘在夏家的人口中学到的,不伦不类,但态度很好,至少不会得罪人。

“唤我谢七便是,你叫什么?”

沈珉玥看这孩子,估计她也就七八岁,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是挺好套话的。

“回贵人,小人名叫方九娘。”

“九娘,你家人好多啊。”

时下人按照排序来为孩子取名,九娘自然就是家中第九个孩子。

方九娘笑了笑,没有告诉贵人,她是家中老大。

“我与兄长来此地,是为了探亲,但一时走错了路,这才来到方家村,走错后一时找不到正确的路了,不过家中亲眷曾说过,他们也曾路过方家村,所以我想问问你,你们方家村最近有没有同我们一样的外人过来啊?”

沈珉玥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一小把银瓜子,“若是我们能找到亲人,这把瓜子都是你的。”

银子!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多枚铜钱,而她家里吃饭,一年也就花不到一千枚!

那些小瓜子肯定不止一两银!

“贵人一定能找到亲人,只是这段时间我们村里来了不少外人,小人也不知道贵人想找的亲人是谁。”

沈珉玥看小姑娘盯着银瓜子的眼神,感觉都要放绿光了,就将手中瓜子给了对方。

“随便说一二人便是。”

当沉甸甸的银子落在手里时,方九娘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这位贵人会如此有善心。

一般来说,拿钱请人办事,肯定要事办成了才给人钱,方九娘年纪虽小,但她已经能明白这世间的许多道理。

世上富贵人有许多,大多数人都觉得富贵之人钱财无数,必定十分慷慨,但实际上,越是有钱的人越吝啬给出去的每一份钱。

“贵人如此大方,不怕亏损钱财吗?”

方九娘没有忍住疑惑,她以前去祈求夏家人,请他们发发善心给她一口吃的,去救一救家中快要饿死的姊妹。

开口必定遭受毒打,还会被夏家的下人嘲讽是饿死鬼投胎的穷酸胚子。

“若我一人的大方能庇佑一方百姓永远不受饥寒之苦,那大方一些又有何妨?”

沈珉玥以前并不在乎这些位于最底层的平民,这些人就像是书本上的文字离她远的很。

但她外出的这一段时间,看到了许多,也听到了许多,那些她从未接触过的民生疾苦,赤裸裸的摆放在眼前。

久而久之,沈珉玥内心升起了一份责任感,她为亲王,天赋予她的职责便是帮助君主治理好国家,让大庄的百姓衣食无忧。

方九娘听不懂太过深奥的句子,她不识字,未曾读过书,但是沈珉玥说的话浅显易懂,一下子就落到了她的心里。

本来她还想着随便说点事情,糊弄糊弄这位出手大方的贵人,现在她却不这么想了。

或许她应该说些实话。

方九娘其实知道,眼前的贵客是为谁而来,她甚至还知道对方的身份。

一位少卿,一位亲王。

都是她从未见过的大官。

如果是以前,方九娘哪怕是拼出命不要,也要到这种大官面前,揭露夏家罪行,让方家村的乡亲们能摆脱夏家。

但是现在,夏家已经被朝廷收拾了。

再大的官对方九娘来说,都没有眼前的银瓜子重要。

方九娘定了定神,开始同沈珉玥说她想知道的事情。

一开始沈珉玥的表情还带这些哄孩子的意味,后来越来越严肃,等最后她甚至叫来了秦劭行一块听着。

在破落的土房子里,瘦瘦小小的农家姑娘同朝廷中的两位高官说话,而她面前的两个贵人,还认认真真的听她说话。

这幅画面放在何处都是十分令人震惊的。

但是放在当下,谁都没觉得有任何问题。

明州的事情在有条不紊的推进,沈玉耀这边也说到了明州。

因为沈清瑾突然去世,沈玉耀与杨可卿的见面推迟到了第三天清晨,正好学堂休沐一日,杨可卿不必盯着,便过来了。

“臣见过太女。”

杨可卿还是第一次到东宫来见沈玉耀,多少心里有些紧张。

“免礼,坐吧。”

沈玉耀对来见她的人态度都挺好,不会让人站着同她讲话。

和沈崇不太一样,沈崇是个会从方方面面体现他对臣子喜好的人,喜欢的人有座位,不喜欢的就没有。

朝中一些大臣还没办法从沈崇的行事风格中挣脱出来,被沈玉耀赐座后,还以为自己多讨太女喜欢,结果后来才发现,大家都有。

“多谢殿下赐座。”

杨可卿想到那些大臣发现自己自作多情后尴尬的样子,心里轻松了一点。

果然,看他人出丑,会让人心情愉快。

虽然很不道德。

她保证自己只是在心里笑一笑,不会跟任何人说。

杨可卿抬头的时候,又是个温柔娴雅的大家闺秀。

只是这一抬头,让她看见了个本以为不会在此地看见的人。

秦淑君。

秦淑君就在沈玉耀身旁,为她整理各种奏折,帮沈玉耀分析政事。

可见秦术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她们君臣之间的关系。

“秦女官今日开始当值了?许久未见。”

秦淑君冲杨可卿微微点头,“多日未见,杨大人风姿依旧,内蕴宝光,前途无量。”

“女官亦然。”

两人寒暄了两句。

沈玉耀就看着她们有来有往,不咸不淡的互相对话,觉得挺有趣的。

“日后你们恐怕要长久共事,该熟悉熟悉。”

“谨遵殿下吩咐。”

沈玉耀说她们要熟悉,那她们以后就是闺中好友,就从此刻开始!

杨可卿冲秦淑君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秦淑君同样如此,气氛非常好。

在这种好气氛下,沈玉耀开始说正事。

“今日寻可卿你来,是想问问你有关西北互市的事情。太宗归天,朝中动荡不停,唯有户部内较为平稳,户部尚书蔡有志功不可没,但他对内执政是一把好手,对外却才华平平。”

那就不是个经商的料子,沈玉耀每次看到蔡有志,听到他那刚正不阿的发言,都觉得他应该被调到都察院去做左都御史。

绝对不会像之前的陈明一样,天天哪壶不开提哪壶。

“西北互市已经走上正轨,倒也无须蔡尚书费心,只需商旅好好经营便是,殿下不必忧心。”

又不需要蔡有志自己去行商,杨可卿认为沈玉耀不用忧心。

“若只有一个西北互市,自然不用忧心,但西北互市最多只能吞下部分商旅,我大庄边塞绵长,可供商旅往来之地,岂止一处?”

沈玉耀话音落下,秦淑君递上一张舆图。

展开舆图,上面清晰的画着大庄弯弯曲曲的边塞,那条线占据大半个地图,而今西北互市所在的周塞关不过是上面一个小点。

杨可卿见此,惊叹不已。

“此图甚妙,殿下,不知此图是哪位大家的手笔?”

沈玉耀敲了敲舆图右上角的图案。

杨可卿定睛一看,认出来了,“没想到曲将军还有如此神技。”

“曲川多年征战,在边关长大,他对边关的熟悉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此乃我大庄将才。”沈玉耀赞同杨可卿的话,“孤有意,在此二处再设互市,吞下来自更南和更西的商路。”

周塞关在地图上比较靠北,而沈玉耀点的那两处,一处居中,一处靠南。

如果没有舆图,杨可卿对这些大抵不是很了解,有了舆图,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能更好的了解沈玉耀的想法。

“殿下所想极为可行,只要吞下此两处,边塞之上便能互通有无了。”

互市不光是说赚取高额商税,还能使当地运输能力更上一层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