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245)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费有道没有直接说他对杨可卿的不满,而是以家中亲人的表现来隐喻。

当初拿了钱的人里,确实有费有道的政敌,看见政敌吃亏,被罢官抄家,严重者一家老小全都丢了性命,费有道当然开心。

但是那名单上,还有费有道的亲戚啊!

看着亲戚哭着喊着入狱,甚至人头落地,费有道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如果消灭政敌是要用家中重要之人的性命来换,那代价未免太大,也太不值得了。

蔡有志听出了对方未尽之语,有一瞬痛苦的迟疑。

他的亲属也有在此次事件中遭殃的。

“况且,事情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解决,想来陛下是不满意最后的结果,再这样下去,朝堂动荡不已,国将不稳啊。”

费有道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如果沈玉耀直接按照那个名单,将人全都一个个判了刑,也就罢了。

偏偏沈玉耀将事情交给了杨可卿,让杨可卿接着去查,看看还有谁也胆大包天的伸了手。

一副要彻底弄明白的模样。

这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让人看了着实害怕。

蔡有志和费有道对视了一眼,随后两人笑了笑,说了两句客套话,各自分开了。

他们俩现在都是一部尚书,身为尚书,身上还带了国相的职责,按理说是应该去劝一劝怒火中烧的陛下。

可是想想那天早朝上,陛下一剑要人性命的举动,他们俩心里都一颤,实在是有点儿提不起勇气。

这不是胆小怕事,蔡有志想,这是为了保存实力,若是这朝堂上所有反对陛下的人都被陛下送出了朝堂,那日后陛下做了错事,不就没人在一旁监督劝告,帮陛下处理后续了吗?

没错,就是这样,绝对不是因为怕死,这都是为官多年的智慧!

朝中觉得此事应该尽快结束的,不止两个尚书。

两个尚书选择苟着,静看事情继续发展,其余人却不愿意再任由沈玉耀杀下去。

真的杀穿了,对沈玉耀来说也没有好处。

培养人才需要时间,短时间内如果没有新生力量补上来,朝堂将会出现大量空缺,到时候朝政无法运行,苦的还是天下臣民。

杨可卿前前后后招待了好几波来劝她的人。

没错,这些人没有胆子去沈玉耀面前劝,就都选择了比较迂回的方式,来找杨可卿了。

杨可卿有些无奈,偏偏那些人大多是她爹在朝为官时的友人或家中的亲戚,她想要闭门谢客都张不开嘴。

不过招待归招待,杨可卿应对他们的办法,就一个。

对方不管说什么,她都点头说是,但真要让她去跟沈玉耀谏言,请沈玉耀停手,她就笑笑不说话。

意思是绝不可能。

这些人也不想想,她的父兄是因为什么死的?

她因为柳暗花家破人亡,这些帮助佛国之人,在大庄传播柳暗花的家伙,都是她的敌人,她不光要落井下石,还想要那些人的命,以祭父兄在天之灵,怎么可能停手?

她恨不得沈玉耀将所有参与其实的人都杀了呢!

虽然回老家后的那段日子,杨可卿和家里人都已经决裂了,但是血脉亲情维持那么多年,没有感情也有恩情啊。

这样决绝的想法,一直到秦淑君上门,杨可卿才有了些许改变。

秦淑君上门同样是来劝杨可卿,不要再查下去。

“此事,长史可曾与陛下说过?”

秦淑君现在在沈玉耀身边任长史一官,外人喊她都是直接称呼官职。

但是杨可卿和秦淑君共事时间早一些,彼此之间为了彰显不同于寻常官员的亲近,都是直呼其名的。

杨可卿现在尊称秦淑君为长史,可见是生气了。

秦淑君叹口气,她岂会不知杨可卿心中所想,只是此事确实不宜继续发展下去了。

“若是今日杨御史可以松口,那待淑君回宫,必定会同陛下说明此事。”

“没有陛下的旨意,请恕在下无能为力。”

杨可卿说罢,端茶准备送客。

“杨御史,佛国那边生了乱,你可知晓?”

杨可卿微微一顿,垂下了伸向茶杯的手,摇摇头,“吾乃御史,又非参军,怎会知晓战事进度。”

“此次领攻佛国的军队,乃是西南军,其总帅为周然将军,杨御史可曾听说过此人的名字?”

“当然,周然将军二十八岁继承父志,驻守西南关外,至今已有五年余,期间经历大小战事数十场,无一败仗。”

单看周然在西南军的战绩,也能称赞一句领兵有方了,虽不如曲家父子天降将星耀眼,但也是可圈可点。

沈玉耀此次将攻佛国的任务给周然,就是因为他此前战绩好看,为将多年,西南军的战力保持的一直不错,可堪一用。

“没错,但他未尝败绩,并非因个人能力出众,而是因为佛国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走私柳暗花上,同时,佛国已经几十年没有打过仗了。我大庄煌煌大国,对付一些进犯的小族敌人,不过是信手捏来。”

西南方向,也就是西域附近,大庄并没有几个敌人,那些国家大多数眼睛都落在佛国身上,又佛国做挡箭牌,远处的敌人凑不到大庄面前。

也就是说,五年以来,周然打败的敌人全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族小国。

虽然战绩是在周然身上,但出兵领兵之人,可能都不是周然,而是他的下属。

“若有下属能独当一面,也足以。”

军队的制度就是如此,不光是军队,文官这边不也是吗?

办得好是上司的成绩,办不好就下属背锅。

大家都是这么走来的,连皇帝和尚书都是如此关系,办得好是皇帝英明,办不好就是有奸佞作祟。

“但五年来,周然可没少吞没粮草,贪污军款,他的胃口已经被养大了,佛国里面的那些东西,他看不上,他想要更多。”

秦淑君不能说的太明白,但是杨可卿何等人物?她脑子转的很快,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有关人物。

杨可卿皱紧眉头,“古城互市,他难道敢对石采文下手?”

“五日前,暗部收到石大人传回的密信,信上言明,周然招待她入佛国起沙城,后以战事紧张,行路不便为由,将她扣在了起沙城,五日内,起沙城没有丝毫消息传出来。”

秦淑君没有回答杨可卿,周然对古城互市是不是起了心思的猜想,而是说明了石采文现在处境危险。

“既然有暗部一直盯着起沙城,想来她不会有生命危险。”

杨可卿说着,眼神一直落在秦淑君脸上,想要看出秦淑君的想法。

但是很可惜,秦淑君早非昔日之她,现在的她练就了泰山压顶面不改色的本事。

任谁都看不出她心中所想。

“有没有危险,要等起沙城的情报送到陛下手中。”

秦淑君说的滴水不漏,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杨御史,好铁用在刀刃上,何必急于一时呢?再说冤有头债有主,可不要舍本逐末。”

大庄内伸手的人算什么敌人?真正的敌人还在佛国缩着呢,佛国一天打不下来,那些人就能多逍遥快活一日。

杨可卿承认,自己被说服了。

“还请淑君帮忙,求陛下允在下,前往起沙城救故交。”

这个时候,世上没人比杨可卿更担心石采文,她们俩就是最好的朋友!

第121章

沈玉耀听完秦淑君的请求后,沉默了一小会儿。

这件事其实从开始到现在的暂停,都和沈玉耀想的差不多。

无论是朝中有内鬼,还是杨可卿咬着那些人不放,非要让那群人活生生脱一层皮不可的执着,沈玉耀之前就已经想到了。

杨可卿和家中亲人的感情真的那么好吗?

怎么说呢,如果说沈玉耀和沈清瑾是塑料兄妹情,那么杨可卿和杨家其他人的关系,比沈玉耀与沈清瑾好不到哪儿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