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253)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只是沈玉耀没有发布诏令让她归京,而石采文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一直在佛地混着。

究其原因,自然是石采文内心不太安稳,沈玉耀心知肚明,只是她们君臣一直没有点破此事。

现在石采文回来,说明她已经选择了归京的路,也就是选择继续为沈玉耀臣子,而非冒风险自立。

能顶住滔天富贵的诱惑,石采文以后在沈玉耀这里,绝对是一等一的忠臣了。

杨可卿问这个问题,只是想要试探一下沈玉耀的态度。

毕竟石采文回京究竟是不是奉诏,有没有犯下大罪,还不是沈玉耀一句话的事情吗?

沈玉耀隔空点了点杨可卿,“杨御史,心软可是为官者大忌。”

“陛下,臣只有这么一个同行之人,不免会多想想,还请陛下见谅。”

杨可卿承认自己是对石采文心软,若不是心软,她不会在佛地停留那么长时间。

但是从年少无知走到而今的人里,只有一个石采文还在她身侧,如何不对这个唯一的同行之人抱有一丝心软呢?

但心软归心软,若是石采文敢做出对不起沈玉耀的事情,杨可卿绝对不会手下留情,毕竟她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好到可以为了对方放弃理想的程度。

“放心吧,她若回来,有新的职位等着她。”

沈玉耀最近很缺人手,石采文回来是好事,至于佛地那边,有的是人可以去看着。

开疆拓土者少,但是守成者众多。

杨可卿松口气,躬身行礼后退下,她还有事情要去做。

从秋至冬,改变发生在无声无息间。

在冬天第一场大雪降下时,无数间屋子升起了一缕缕的烟。

推开门,门外的大雪叫不少人震惊。

“昨晚一夜睡到天明,睡前确实是下了雪,没想到竟然如此大,这都能没过人的脚踝了吧?”

“都怪屋里太暖和了,竟叫我无知无觉,若是大雪压塌了屋舍,我等可就要死于睡梦之中了。”

“怎么可能压塌屋舍,入冬前官府才派人逐家逐户的修缮过,再大些的雪都不可能压塌。”

“我就是那么一说。”

三五出门扫雪的百姓凑到一起说着话,手底下活儿没有停,大扫把几下就扫出一条通向大路的道来。

因为家中的雪还没有扫干净,他们没再多说话,转身回家去接着干活。

厨房里,妻子已经做好了饭菜,叫醒了还在睡懒觉的一双女儿。

“快些起床,吃了饭该去学堂了,休沐之后第一日回去上课,记得带上课业,莫要让老师生气。”

大女儿乖乖起来,甚至早就已经叠好了被子,闻言出门就要帮母亲打整饭菜。

妇人连忙制止她。

“放下放下!你那双手是要碰书本的,怎么能做这种粗活!”

“娘,老师说过,光会读书不会干活,那就是个书呆子,能干成什么事情?”

大女儿说着,上前帮忙,心疼的看了眼妇人被冻得通红的手。

“真是你们老师说的?老师懂得多,说的一定是对的。你就做一半,小小快起来!”

妇人看小女儿那边还没有动静,拎着擀面杖就去进行“爱的棍棒教育”了。

昨夜挑灯补课业到很晚的妹妹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起来,看着精神抖擞的姐姐,哀嚎一声道:“姐姐明明和我一起睡下,怎么如此精神啊!”

“我白日里睡过,快端上你的饭菜去吃饭,早课要迟了。”

“是是是!”妹妹也不敢多说,赶忙吃饭。

姐姐去的女子学院离家更近一些,她去启蒙学堂比较远,要早出门,不能跟姐姐一样慢吞吞。

于是妹妹两三口吃完饭,简单洗漱后,背上书箱就跑了。

扫雪刚回来的父亲看着小女儿那焦急的背影,摇了摇头。

“回回上学如此急,就不能早起一会儿。”

第127章

“小小的学堂离得远,你又不是不知道,昨晚雪很大吗?”

妇人嗔怒两句,随后贴心的上前为丈夫擦去额角的汗珠,冰天雪地的,出去扫一扫雪,竟满头大汗。

“大啊,大的很,快些回屋去说。”

男人说着,心疼的拽着媳妇冰凉的手,进屋坐下,随后为媳妇盛了碗热汤,“要不是入冬前官府派人来修缮过咱们的屋子,恐怕这场雪后,会死不少人。”

房子被雪压塌,人不一定会死,但是冰天雪地的在外面躺一宿,人绝对活不下去。

雪灾中无声无息死去的人,每一年都有,京城还好,好歹是一国京城,在这里的百姓大多数比较富裕。

但不是没有,只是不会出现在大众眼前,很快就会被官府的人处理掉了。

“听闻在各城门外,官府还设了临时安置点,若是实在没钱,可以去那边凑合一夜,过往的商旅行人也可以进去暖暖身子,还有免费的热汤呢。”

男人往嘴里塞了口馒头,一口饭一口馒头,吃得很香也很快。

“往年到了冬天,我就出不去了,只能在附近找些活儿,今年我想着,既然城外有临时的落脚点,不如继续找些跑腿的活儿。”

妇人有些担心,她抬头看了眼外面,天寒地冻的,这样的天气,男人出去还不被冻死?

她到现在还记得,三年前,小小生了病,家中实在是缺少银钱,男人冒着风雪出去,回来的时候被冻的丢了半条命,虽说拿回来的钱很是丰厚,但这是卖命的买卖啊。

“家里现在并不缺钱,不如……”

“怎么会不缺呢?咱家可有两个读书人要供!这笔墨纸砚哪一项不要钱?就算现在都便宜了,咱们也只能勉强吃得起。而且我看别人家都买了自行车,在城里不管是拉人还是送货,都轻快的多了,若是有余钱,我也想买一辆,到时候出去也能挣点儿钱。”

男人显然早就已经打算好了,他说的都是实话,妇人想了想,点点头。

“那行,但第一天出去,量力而行。冬天也不是毫无进项,街头的布庄在招熟手的绣娘,我可以过去看看。”

“看看吧,阿晴年纪大了,以后若是能考上更好的学校,肯定开销更大,咱们得多赚钱啊。”

嘴上说着多赚钱,本来意味着很辛苦的日子,但是男人脸上全是笑容。

一想到他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家伙,竟然有两个饱读诗书的女儿,他睡觉都能乐醒。

不光男人如此,女人亦是如此,两人相视一笑,气氛十分温馨,比新婚时还要蜜里调油。

其实他们之前关系并没有现在这么好,甚至在当初刚刚成亲的时候也没有,生孩子的时候也没有。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被规定好的,旁人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懵懵懂懂的走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家长里短鸡飞狗跳是日常。

直到这两年,家里的两个孩子陆陆续续都开始上学了。

她们学会了读书写字,未来有了更多可能,可以超出父母的轨迹。

那种感觉,就像是人生突然有了目标,可以迈向新的台阶。

所有的奋斗都有了它的意义,活着不再只是简单的活着。

夫妻俩也说不上来那是什么感觉,就是觉得这样的日子真不错。

百姓的要求真的不高,只需要生活有个奔头就行,只要给他们一丝希望,他们就能安安稳稳,脚踏实地的活下去。

沈玉耀每次看到这些人,都会在心里有种莫名的悸动。

曾经她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现在她也是,但是她掌握了一部分命运的选择。

于是她脱颖而出,成为人群中不同的那个色彩。

如果是土生土长的皇帝,他们或许会认为自己乃是天选之子,生来就与众不同,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应得的,但是沈玉耀与他们不同。

沈玉耀前生的经历,让她双腿牢牢的扎根在泥土中,她永远不会忘记低下头去看看,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