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258)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咳咳,并非是清影的功劳,乃是所有人一同努力的结果,更是陛下对此地的恩赐。”

出了成绩,那一定是皇帝的功劳啊!

这种有拍马屁嫌疑的话,从元清影的口中说出,多了几分信服。

哈撒西反正是非常赞同这种话的。

“没错,都是因为尊贵的玉阳陛下,草原才能有如此繁荣的一天!不知道元大人什么时候回京啊?能不能带上我?”

王庭已经消失,哈撒西和他的哥哥哈萨伊身上还有王位,但只有名头,没有实权。

在王庭镇,哈萨伊的权力相当于一个镇长。

哈撒西就是镇长家的傻弟弟。

元清影有些惊讶的抬了抬眉,“是谁同殿下说,清影要回京的?”

称呼哈萨伊和哈撒西还可以用殿下的尊称。

但是此刻元清影说出来,总有种在内涵哈撒西的感觉,俗称阴阳怪气。

哈撒西愣了下,他没听出来元清影隐藏的情绪,只是惊讶于元清影的话,“你不走了?”

“殿下,清影在王庭镇呆的好好的,为何要走?况且朝廷内部调动乃是官府的机密,在下很好奇,是谁与殿下谈及此事?”

元清影早就不是以前的她,经历的事情多了之后,她身上自然而然透露出一股说不出的压迫感。

被逼问的哈撒西此刻才发觉不对,草原人只是很少勾心斗角,哈撒西一开始没意识到,不代表现在还没有察觉。

是啊,是谁跟他说元清影要走的,又是谁又让他生出去京城见那位玉阳大帝的心思的?

如果他走了,元清影也走了,那么王庭镇管事之人,岂不是只有……

哈撒西想到这儿,连忙断开了脑海中的思绪,面上冲着元清影赔笑道:“我就是偶尔听到的,自从京城一别后,我对陛下十分想念,这才起了与元大人一同离开的想法。”

元清影面上带笑,看不出她心里到底信没信,她点点头,像是被哈撒西的借口糊弄过去。

只是在哈撒西松口气的时候,元清影的眸色变深了些。

等从酒楼离开,元清影立马就将一封密函递交给当地的暗部。

这件事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放过,现在大庄正处于变法时期,内外颇为动荡,难保有心人不会借此时机,借题发挥。

有些账,以前不算,现在该清算一二了。

第131章

暗部的密函递入京城的时候,沈玉耀正在和沈珉玥商量推广最新纺织机的事情。

科技的初期研发遇到的困难都不太多,因为沈玉耀一开始就给了科研人员明确的方向,而一开始的技术,涉及的知识实在是太普遍,有时候人只是缺少灵光乍现的瞬间门。

但是成品研发出来,真正的困难也就到了眼前。

该怎么推广?

沈玉耀纵观史书,变法改革之际,总是会产生许多牺牲,史书上评价,这些牺牲是必然的。

任何改变都会以鲜血为代价,有的鲜血能看见,有的鲜血看不见。

上位者,要考虑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

沈玉耀通读史书,得先人教诲,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明白归明白,到实施层面时,沈玉耀还是更希望能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

“花楼机与三锭纺车,一车抵过百人,巨楼压垮农家屋,若要将他们推广开来,不知又有多少人于荒野处哭嚎。”

沈珉玥摸了摸眼前的布料,入手柔软,十分细密厚实。颜色乃是纯白,这是一匹素,是用花楼机织出来的。

一个妇人,一日顶多能织出一匹来。生丝放的时间门久了后会微微泛黄,从素变为缣,只有熟手能摸黑干活织素。

现在有了新纺车与织布机,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水力驱动的巨型织布机,一夜百匹不在话下,如此效率,实在是让人胆战心惊。

更不要说那巨大的花楼机,光是摆在那里看着,就让沈珉玥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制感。

那是被一个时代先进技术碾压的沉重。

“陛下,而今我大庄的税收中,可还有一项布税呢,布于乱世,比铜钱价还要稳,靠的就是这一份人力。若是人力用物力代替,那人不就毫无用处了吗?”

沈珉玥问出了一个古往今来的人都会担忧的问题。

当机械代替人工,人还要干什么?

每一个想要发展科技的国家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科技的发展必定会产生一批被科技抛弃的“孤儿”,要如何安置这些人,是个大问题。

“不要因噎废食,同样也不能不多加小心。”沈玉耀起身,从沈珉玥手中拿过那匹新织布机织出来的第一匹布。

现在钻研的新纺车,是前世由黄道婆改良后的三锭纺车,花楼机是明清时代的东西,至于穿越者必备珍妮纺纱机,沈玉耀还在犹豫要不要拿出来。

作为封建时期的巅峰时代,明清时期的东西拿到现在已经足够用了,但其实比起沈玉耀印象中真正的现代化,还有四五百年的路要走。

不是沈玉耀不能直接从珍妮纺纱机开始,但她必须顾及科技孤儿的诞生,不能让那些人无依无靠,最后逼迫跟不上时代的人去死。

但即便沈玉耀控制纺织技术的发展,那些科研部人员的研发速度,也大大出乎了沈玉耀的意料。

“陛下,这些日子于统领一直没有入宫,听说她已经住在研发部那边了。”

沈珉玥见沈玉耀陷入沉思,就知道沈玉耀同样想到了种种无法控制的后果,在犹豫要不要推广。

于是她从另一个角度劝起了沈玉耀。

于三确实有一段时间门没有回宫了,自从花楼机和三锭纺车被做出来后,于三就跟沈玉耀说,接下来研发部那边会有大问题。

农司的研究人员种出了更高产的粮食,举国欢腾,所有人都很开心,不管沈玉耀给农司的官员多少赏赐都没人反对。

因为农乃国本。

研发部之前弄出了蒸汽机,百官们没见过那玩意,后来感受了一下蒸汽机在铁轨上奔跑的速度,即便铺设铁轨要很多钱,他们也咬牙忍了。

但是现在,研发部弄出了新纺车,没有人主动提起,私底下则各出手段。

想偷图纸的,想掳走科研人员的,甚至想要杀了他们的,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负责表面护卫的禁军们都有些护不住,最后求助到暗部头上,于三起初是派手下去管,现在她本人都亲自去坐镇了。

沈玉耀若有所思,等她回过神来时,就听到沈珉玥最后一句话,“……可见此物实在不宜推广。”

“第一个发现火的人,知道火是危险的吗?”沈玉耀看向沈珉玥,“火可以烤熟食物,可以照明,同时也可以烧毁建筑,烧死人,如此危险的东西,为什么人要用它?”

沈珉玥隐隐从沈玉耀的话里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但是她说不出那是什么。

“因为人需要它,因为想要步入文明,必须做出改变。因为想要强大起来,必须步步于他人。”

沈珉玥闻言,心中震动不已。

“可是……”

最近一年,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朝野内外没人再反对沈玉耀的政令,所有人都心向一处。

每个人都渴望身处平和稳定的环境里,最好不要发生太大的改变,如果有,也别太过惊心动魄。

“六姐,这段时间门本就是偷来的。”

局势改变必定要流血,沈玉耀以为当初的血已经足够了,现在她明白了,还不够。

还需要更多血,才能让那些人明白,历史车轮不会因为任何人的阻挡,而停下前行的脚步。

“东西必须传开,布税不变,多余产出全部归于个人所有。如果民间门女子买不起新的纺车,就由官府租赁给她们。布不光是大庄的百姓要用,还可以卖给其他地方的人,而且你难道觉得,现在民间门不缺布吗?他们很缺,只是以前没有而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