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282)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是,书信里完全证实了这件事,石采文同元清影说‘今日明王嘱托我寻找女医学堂落处,竟要吾与杨可卿通力合作,若不是此事陛下十分重视,当真不想与她合力’。”

这么一件事,石采文还是要说一句杨可卿。

沈青云和徐上卿交换一个眼神,同时看到了对方眼底的揶揄。

石杨要不是真的,她们就是假的!

“玉阳大帝爱民如子,尤其关注女子,女官女医们都是因为玉阳大帝,才会出现。”

女医之前不是没有,但是民间少有,学医也是学技,和古代大多数技术一样,信奉传男不传女。

一千五百年的演化,才让那些顽固不化的人彻底抛弃了这种思想,甚至开始唾弃这种思想。

但是一种能扎根灵魂一千年的恶习,当初玉阳大帝破除的时候,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力气。

所以时下的人们才会那么推崇玉阳大帝。

她们从来不是推崇这位是第一个女帝,而是推崇她的勇气计谋,推崇她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这是谁都无法抹去的功绩。

值得传颂千秋。

“是啊,唉,说到这儿我又想为玉阳大帝写论文了,不过这方面如果不出现新的史料,太难写出新意。”

徐上卿一颗心爱上了太多人,真是左右为难,谁都割舍不下。

沈青云想起杨可卿书简中写的少女时期的玉阳大帝,“或许我们可以在写杨石的时候,写一下玉阳大帝还是七公主的时候,玉阳大帝的热度我们一定要蹭上!”

第150章

徐上卿家中石采文的书信,时间也比较早,属于新阳早年年间,那个时候沈玉耀刚刚继承皇位,从石采文的各种说法里,隐约还能看见沈玉耀温和的影子。

虽然沈玉耀上位就杀了不少奸臣,还动不动就送人全家桶,一起入狱一起下地府,但是她本人在前期,真的很温和。

和后期不动声色的将敌人覆灭相比。

“石采文的书信里提到,她和玉阳大帝也是在少女时期就相识了,这么说来,她们早年间,就关系非常的好?”

徐上卿翻到了一页书信,上面是石采文回忆以前一同赴会时的场景,说那时她们都无忧无虑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哪儿像现在,说一句话要在心里转八百个圈才行。

石采文的性格真的很好,徐上卿在翻阅她的书信时,不时就会被逗得笑出声来。

“当然,如果没有少女时的情谊,怎么可能有后面的君臣佳话,有些友情就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培养,人上了年纪,心防越来越重,就没那么容易交付信任了。”

沈青云对此非常有经验,就好像她一样,幼时的朋友现在还偶尔有联系,反倒是后来结交的人,大部分都是萍水之交。

也就徐上卿身为她的舍友,与众不同一些。

“说的也是,真的好想看看她们少女时的样子,一定是意气风发,光明灿烂。”

毕竟从石采文的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她少女时期的热情,和后来那个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多年,已经被锻炼出一身钢筋铁骨的人,完全不同。

后来时期的石采文,也就只有在碰上杨可卿的事情时,还会露出些孩子稚气。

想到这儿,徐上卿又想说了,石杨绝对是真的!

两人整理了一下各种资料,将之后写论文能用上的东西一一分门别类的放好,等她们从工作状态中脱离,已经是晚上了。

天色已晚,沈青云家里打来电话,她干脆就说今天在徐上卿家里住了。

这是徐上卿特意邀请,她们认识好几年了,过个夜也没什么。

沈青云挂断电话,突然有些兴奋。

她其实还是第一次在朋友家过夜呢,夜晚总是无比美好的,想想能和朋友一起做的事情,她跃跃欲试。

“我们要不要去看影视?我家里有影视大厅,到时候还可以按摩一下,吃点儿点心水果。”

关键是一起看,还可以一边看一边讨论!

虽然现在线上也可以一起看一起讨论,但总觉得没有线下一起有氛围感。

“可以啊!我真的很期待!”

沈青云说着,已经迫不及待的跟着徐上卿去了。

影视大厅并不大,毕竟是家庭影院,只需要容纳下徐上卿一家三口就行,她也没有太多朋友需要招待,这种情况就正合适。

两人并排坐着,享受着按摩椅的服务,戴上眼镜,开始看电影。

今天看的电影也很应景,和新阳年间有关。

“总觉得新阳年间的所有事物,都是那么的美好,虽百废待兴却有为国奋斗,贡献一切的人们。”

屏幕里的人正在走动,说话,后世尽量的还原过往,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

沈青云感叹良多,如果有机会,她真的很想去亲眼看看那个盛世。

边看边说话,渐渐的两人都没了声音,歪着头靠在一起睡着了。

梦里,一切都是模糊的,渐渐有了一点点光亮,接着是人群叫卖的热闹,沈青云恍惚回神,低下头发现自己穿了一身古装。

“青云,这是哪儿啊?”

旁边有熟悉的声音,沈青云转过头,看到了同样一身古装的徐上卿。

她们刚刚好像是在看电影啊。

“是梦啊。”

沈青云马上反应过来,这个梦境好真实。

徐上卿四处打量着,突然发现这条街好熟悉,好像是在历史书上看见过,街头飘扬的旗帜写着巨大的“公交车站“字样。

“这里好像是,新阳元年!”

准确来说是新阳年间,并不是新阳元年,但现代人根本不管那些,她们就是喜欢这么称呼这一段历史。

“明日便是休沐,我想去城外看看,花楼机建好后,我还没有去看过呢。”

“这都建好多久了你还没见过,行,明日我陪你一起去。”

错身的两个女子正在谈论城外的花楼机,徐上卿和沈青云对视一眼,确定了她们就是在新阳年间。

而且是非常早的时候,那个时候花楼机刚建好,可能火车轨道还没铺开呢。

“两位小姐姐,往哪儿走才能到花楼机所在地啊?”

徐上卿非常的社牛,遇到想要知道的事情,直接上去就搭话。

突然被人叫姐姐的两位女子对视一眼,一起笑道:“那不就是去花楼机的途径吗?花几个铜板坐上公交马车,一路坐到终点就可以了。”

铜板?

沈青云和徐上卿尴尬了,她们是从现代来的,身上只有一身衣服,哪儿来的铜板啊。

“你们是不是从外地赶来京城玩的?若是不嫌弃,明日就同我们一起走吧,我们可以一尽地主之谊。”

两位姑娘似乎看出了沈青云两人的囊中羞涩,体贴的没有说出口,而是提议道可以跟她们一起出去玩。

甚至晚上落脚地点也已经确定了,就去其中一位姓楚的姑娘家中。

“我家中还有一个表妹,正在女子学堂上课,我下了工就去接她,不如你们与我一同去,表妹学问极好,看你们也是读书人家,或许可以切磋切磋。”

新阳年间,女子开始读书,文学之风大胜,到处都能看见人们相互切磋文学的场景。

一些简单的文学小游戏也因此盛行起来,比如行酒令等等。

“好,我行酒令玩的可好了!”

徐上卿直接拍着胸脯应下了此事,她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难道她一个上了十几年学的人,还比不上一个小孩吗?

事实证明,真的比不上。

现代人上学,学的都是科学知识,是当下急需掌握的一些东西,对比古人学习的东西,确实是深奥了不少,但是论起诗词古文,她们远没有真正的古代人熟练。

这是时代的局限,后代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能在生活中应用的古诗词,只能被她们暂时放到一边。

如果沈青云两人是正儿八经的古文研究生,那可能还能与古人有来有往一些,但是偏偏她们俩是正儿八经的工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