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296)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天幕最后给皇帝吃了颗定心丸,沈玉耀能继位,多亏了他在其中相助。

并不让人意外,又让人很意外。

皇帝觉得自己会这样做,其他人则一脸不理解,完全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才越过优秀的皇子,将皇位传给一个公主。

即便这个公主做的很好,那也不代表其他皇子会做的不好啊,试都不试试吗?

“帝王功绩,多指对后世影响大的事情,除了前期的广开言路,提拔女官,开疆拓土,主持科学改革以外,大帝还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那就是设立女医大学。”

“古代的卫生条件比较差,医疗资源同时也很紧缺,这件事其实一直到现代也没有被很好的处理,但是古代更加严重。”

“无法得到治疗的百姓中,以女子更为艰难,因为卫生条件差,女子更容易得妇科疾病,而大多数行医的大夫都是男子,种种原因的桎梏下,女子的身心健康,成了心头大患。”

“古代也有女医,但是因为一些陈旧的思想,女医无法完全获得来自师长的教导,她们的医术水平不足以支撑她们去解决天下一半人的病痛。女医大学,成了这个问题的优先解决方案。”

女医培养出来,不是只能治疗女子,而是可以更好的治疗女子,比起男子行医,女医的存在能更好的治疗天下人。

皇帝颇有所动,不过他并没有现在就着手去办的想法,这件事也就只有女帝能办成。

女帝想要办女学,没人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沈玉耀一开始的态度就摆在那里,她刚上位就提拔女官,俨然是想让女子立起来,其他大臣连自己的命都不一定能保住,哪儿有心思跟女帝折腾。

况且女帝扶持女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现在的皇帝不行,很多事情他都做不了,比如开疆拓土,他如果想打仗,满朝文武都会阻止他。

因为朝廷没钱,没兵,没武器,没有一定能赢的信心。

皇帝想到这儿,又看了眼他的七女儿,或许有些人天生就该为帝王,听天幕的说法,他女儿想做的事情,最后都做到的。

君臣和睦,上下一心,共创盛世,这种场景只在传说中出现过,那些圣人明君才能做到。

“在新阳年间门,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大帝的功绩,是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尽,后世人去议论,有时候会因为太多,丢三落四,无论怎么提及都不够全面。”

“所以我拉了一张表,上面写着每一年大庄发生的巨大改变。”

天幕说着,改变了呈现出的画面,变成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字被简化过,但还留有大致的形态,联系上下文,连蒙带猜也能明白上面是什么意思。

刚开始看的时候,所有人的表情都还算寻常,前期出现的事情,天幕几乎都已经说完了。

虽然摆在明面上看还是会觉得好夸张,但已经经历了第一波冲击后,内心有了一层防备,倒不至于让人目瞪口呆。

可是往后看,他们的表情开始变了。

本以为前面的就已经够多,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多!而且那些字,他们猜能猜出是什么,却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什么全国铺建列车轨道,通车运行,港口贸易额突破百亿大关实现经济全球霸主,使草原佛地百姓彻底归顺……

前面看不懂的就算了,草原佛地那么容易安抚吗?不光打下来只用了一年,归化百姓竟然也只有了五到十年而已。

这简直不合常理。

要知道一个地方打下来后,想要那个地方彻底融入中原,少说也要个百年时间门,两边已经能自由通婚,血脉交融才行。

十年够干什么的?可能草原和佛地的百姓,有的刚知道自己被灭国,融入了中原。

匪夷所思!

如果他们能打开弹幕,就会看见满屏“大帝开挂了”的言论,这个速度,放到后世也是相当炸裂的。

可当时大帝就是做到了。

中原一直被最优秀的人保护的很好,建设的很强,这些短暂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人从中原奔赴到边疆,入陌生之地,费尽心血,辛苦耕耘的结果。

那些人,将自己最热烈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一个从未踏足过的地方,无惧风刀霜剑,只知倔强往前。

他们才是这份奇迹的创造者,那些可能只会留存史书中寥寥一笔的名字。

看完那长而又长的功绩图,所有人都沉默了,不少人眼中燃起了火焰,那是希望的火。

为臣者,谁不想让国家变强?即便是奸佞贪官,也想要国家更好,小国弱国处处都不行,贪钱都贪不了几文。

如何将一个国家建设的更好,是大部分臣子毕生的命题,现在有一个最优解就摆在他们面前,而他们要选择的,是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咬紧牙关,非要跟天命对着干。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

他们当上官,是为了给自己逆天改命,但不是为了跟天命对着干,跟大庄大部分百姓对着干。

虽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但一般正常人都不会想要与天斗,谁不想顺顺利利的过完一生啊。

于是不少心里活络的官员,已经开始物色家中的女儿了,他们肯定不能明面上直接去支持七公主夺嫡。

但他们可以让家里的女儿去找七公主,天幕不是说过了嘛,那位公主,日后非常喜欢提拔女官。

当然,也不乏有腐朽之人,嚷嚷着牝鸡司晨,说这事天道不允。

只是这部分人的声音,无法直达天听,也就不会引起大波浪,在百姓想要过上天幕所说的那些好日子的愿景下,那些声音,不过是历史车轮碾过后的灰尘,不值一提。

天幕很快就落下了帷幕,视频已经够长了。

但是这场天幕引起的骚乱,才刚刚开始,远没到要结束的时候。

敬王的罪责要一一查明,再依法处理,太子党的事情也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而在天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申王,他究竟都干了什么,也得查清楚。

同时,沈玉耀日后到底怎么安排,也得多想想。

她是天命所归,可太子还没死,现在将她扶上位,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皇帝还需要多沉思一段时间门。

第162章

太子面对来自皇帝的清算,毫无反抗之力,他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很快就摆在了明面上。

申王想像之前暗戳戳搞事的想法也失败了,皇帝之前是没有怀疑过他,当皇帝开始怀疑他的时候,他根本没办法躲藏。

在封建制度下,皇权的强大毋庸置疑,没有任何人能挡得住。

敬王就更不用说了,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锒铛入狱,外面的产业根本没来得及转移,甚至连一点儿防护都没有,被查到后,皇帝轻而易举的挖出来一大串人。

柳暗花的事情,直接坐实。

种种事情挤在一起,导致这些□□廷内外无比热闹。

外面的百姓在议论天幕所言,期待日后七公主登基的好日子,朝廷众官员则忙着将自己从太子的党羽中摘出去,生怕被皇帝一起清算。

处在漩涡中的人,只有沈玉耀非常的清闲。

这让她有了足够的时间摸清宫里宫外的事情,和原主更好的融合。

这天早上,沈玉耀起床后,按照原主的习惯去找曲贵妃请安。

也算不上原主的习惯,原主是习惯给皇后请安的,但是天幕都说了,她会踩着皇后的儿子上位,沈玉耀就算有原主的记忆打底,也不认为皇后会继续如同记忆中那样,疼爱她。

既然一定会反目,何必再挣扎呢,不如直接选择另一条路。

这几日,曲贵妃表面上和往日没什么两样,实际上一直情绪低沉。

沈玉耀起初还看不出来,但她心细如尘,很快就发现了曲贵妃每次见到她的欲言又止。

沈玉耀不必多想,就知道曲贵妃为什么会这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