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36)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他并没有太把沈玉耀说的那些话当回事,就算沈玉耀聪明,拿到了他的把柄又如何,难道会在皇帝面前揭穿他的真面目吗?

不可能的,就算沈玉耀不承认,事实上他们也是同一阵营的人。

他出事了,沈玉耀能得到什么好处?

沈玉耀如果知道沈清瑾的想法,一定会称赞他十分自信,谁说他倒霉,沈玉耀没有好处的?至少沈玉耀可以白吃一场瓜,白看一场乐子。

很快,千音观就到了。

和沈玉耀来时一样,太后身边的青珍在门口迎接,和上次不同的是,青珍身边多了个身影,是前几日青珍认下的义女兰香。

“老奴见过公主,公主在外可玩的开心?太后娘娘一直惦念着公主呢!”

“青珍姑姑免礼,叫皇祖母挂怀是玉阳的不是,玉渡镇地方不大,景色却颇为新奇,我在那里玩的很开心。对了,我还给皇祖母带了些小玩意儿回来,待我休整片刻,就给皇祖母送去。”

“这再好不过,太后娘娘一定会喜欢公主带回来的礼物。”青珍看都不看,就说太后会喜欢。

太后身份尊贵,什么奇珍异宝没有见过,沈玉耀带回来的东西中,唯一能让太后满意的,就是她的心意了。

“只要皇祖母高兴就行。还有一件事,青珍姑姑,我三兄从皇城赶来了,也是来看皇祖母的。”

“申王殿下来了?这……容老奴问过太后娘娘,再做定夺。”

沈清瑾当然是能进入千音观居住的,但是能不能见到皇太后就不一定了。

太后不喜欢郑氏的孩子,不代表她喜欢其他皇子,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待见,怎么可能待见其他人。

之所以喜欢原主,是因为原主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公主。

沈玉耀带着笑第一个进了千音观,入屋梳妆打扮,洗去一路的风尘,打扮的乖巧可爱,如同年画娃娃似得,才往太后所在的后院走。

沈玉耀往后院去,只带了竹香一个人。

她喜欢竹香的沉默,也喜欢竹香的贴心。

“竹香,你看我现在笑的,好看吗?”沈玉耀突然侧过头问竹香。

竹香抬头,入眼便是那灿烂如同暖阳般的笑容,叫人看了,不自觉也跟着勾起嘴角,心情舒畅。

“回公主,公主不管笑还是不笑,都好看。”

“哈哈哈,你这回答可真是滑头。不过我知道,大家都喜欢看我笑,我也喜欢,因为笑,说明我过的高兴。”

沈玉耀在清晨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是笑着时,一天心情都愉快。

人心诡谲难测,明明都身处黑暗,却矛盾的,各自向往光明。

后院门口,兰香在那里侯着,她身上穿的衣服已经换成了太后身边伺候的宫人长穿的样式。

以后兰香就是太后身边伺候的人了。

“见过公主,公主,兰香日后,便要改名为青兰了。”青兰的名字,是太后亲赐。

与青珍有一字相同,乃是一种恩典,说明她得到了青珍和太后的认可。

竹香闻言,抬眸看了眼青兰,眼底是难掩的羡慕。

对于她们这些没有什么亲人,日后不一定会出宫嫁人的宫女来说,在太后身边伺候是最好的,太后为人和善,不会像其他主子似的动辄打骂下人。

同时在太后身边伺候,出去任何人都要高看一眼。

又有闲又有钱还有地位,哪个宫女不羡慕。

但是竹香很明白,兰香能有今日,全是公主一番好心,所以只要跟在公主身边认真效劳,日后肯定好处少不了。

竹香打定主意要好好做事,沈玉耀则满意的点点头,“你能叫皇祖母看重,是你的福气。待重阳节过,你回宫去,一定要到内务太监那边改名,重新造册。等你新的名册下来,我再选个宫人,替你原本的职。”

青兰闻言大喜,立马跪下给沈玉耀行大礼,“奴拜谢公主大恩。”

她原本是沈玉耀身边的宫人,如果沈玉耀不开口放人,太后是不可能为她操心造册的事的,而她日后即便跟在太后身边,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沈玉耀这一开口,就等于放手,让青兰去过她想过的新日子了。

“起来吧,别忘了之前你答应我的事就行。”

第32章

“奴婢必不会忘,今生奴婢谨记公主大恩。”

青兰打出生,过的就是苦日子。

后来入了宫,为了能争一个好日子,她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成了一个合格的宫人。

但青兰从来没喊过一声苦,因为所有宫人都是这样的苦日子,这天下比她苦的人更多,有多少人被活活饿死冻死,她能活下来,还能跟在公主身边,已经够好了。

青兰没想到她还能有一个母亲,她还能过的更舒服一些。

青兰一想到以后的好日子,浑身都轻快了,她起身后,又控制不住感激的向沈玉耀行了一礼,随后态度恭敬的为沈玉耀引路。

——————

接下来几天,沈玉耀过的无所事事。

千音观是修行场地,坤道们每日做早课,念道经念得人昏昏欲睡,但如果早上不来,那就只能躺床上睡懒觉。

若是古代有手机,赖床也挺快乐,可没有手机,在床上就只能躺着,偏偏沈玉耀身体才十四,精力旺盛的不得了,根本睡不着。

与其在床上睁着眼睛呆着,还不如起来到处逛逛呢。

秦淑君倒是过的挺快乐,她沉迷玩沙盘游戏,拉着身边的宫人一起玩,沈玉耀参加过几次,随后就不玩了。

虐菜次数太多,感觉自己的水平都退步了,还是别折腾为好。

太后没有提前见沈清瑾的意思,让沈清瑾先回皇城去,等重阳节到了,再与其他人一起来,沈清瑾吃了个闭门羹,又不敢跟皇太后发脾气,最后臭着脸离开。

这是沈玉耀最近几天觉得最有趣的事,看到了不可一世的三皇子的臭脸。

转眼九月一,重阳将至,沈玉耀特意起了个大早去山上为太后摘了两朵菊花来,插到瓶子里摆着。

然后她就心情舒畅的回自己的房间,迫不及待的叫来了于三。

“最近京城是不是热闹起来了?”

沈玉耀掐指一算,距离沈清瑾离开已经有七八天了,以沈清瑾的行动速度,京城不得炸开锅啊。

之前于三截过沈清瑾放飞的鸽子,鸽子上就一首打油诗,足以引起朝野内外的震动。

“左州钱粮入鼠口,百姓只得食石粥,小贪贪个无尸首,大贪贪个忠武侯。”

沈玉耀又念了一遍这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尤其是最后一段,简直指向性不要太明显。

无尸首的人自然是伏法后让天下人拍手叫好的杜高俊,而那大贪,用忠武侯三个字来称呼,可见是身居高位。

大庄没有忠武侯,但是前朝有,前朝的忠武侯位高权重,欺男霸女不说,还觊觎皇位,若没有那个忠武侯上蹿下跳的折腾,前朝还没那么快土崩瓦解,给大庄先皇篡位的机会。

“回公主,东西市已经有民谣流传,左州来的百姓已经开始议论,左州大水时,朝廷下拨的赈灾款去了哪儿。”

于三老实的给沈玉耀说了一下京城的情况。

“就这?没别的了吗?”沈玉耀以为京城会有哗变,结果听于三的意思,京城现在竟然还算得上是风平浪静。

只有百姓,而且还是左州来的百姓在议论。

民间的声势若不够大,那些坐在皇城中的官老爷们,可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

“回公主,近来京城的百姓都在议论另一件事。”

于三表示,不是这事儿不够重要,是有别的事情,热度压过了这件事。

沈玉耀默默坐直,看来和沈清瑾斗法的人,手段很高啊,在古代就已经明白怎么压热度,调转群众注意力了。

这舆论战打的是不是太高端了点。

“细细说来。”

于是于三跟沈玉耀表情严肃的,报告了一则八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