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糯香[美食]+番外(60)

作者:熊猫雪糕 阅读记录

不管是包进汤圆还是团子里,或煮或蒸,等到吃的时候,一口咬开,就是热腾腾流沙状的白糖芝麻馅儿。

这几年,市面上爆浆或流心的爆款甜品和饮品数量不少,大多用的是偏西式的奶黄酱或芝士。相比之下,深受爷爷奶奶们欢迎的黑洋酥颇有前朝遗老之风,连名字都带着点儿又土又洋的意思。

不过,猪油虽然香,但对讲究轻盈口感的年轻人来说,像一枚定时炸弹。

早些年,外公一直舍不得将猪油从原料表上彻彻底底地划干净,许正帆也舍不得。不过,后来还是顺应时代潮流,自创了改良之后的配方,把硬邦邦的猪油换成了适口性更好的植物油。

许正帆研究新配方的时候,做了一点儿小改进,加进了一点点牛奶和奶油调味,成了独树一帜的奶香黑洋酥。

江菀柔从桌上的湿巾筒里抽出了一张纸巾,仔细擦了擦手,隔着封塑将里头的吸管稍微推出来一点点,然后用大拇指堵住上头的吸口,朝着黑洋酥拿铁用力戳了下去。

她先递给陆迦南喝了一口,“味道怎么样?是不是一样?”

“我觉得是。”陆迦南点了点头。

江菀柔有些犹豫,跟着喝了一口,在嘴巴里含了一会儿,才咕噜一声咽了下去。

陆迦南打开了一杯黑洋酥奶茶,向许正帆递了过去,“爸,您尝尝就知道了。妈,您喝哪个,豆奶?”

开杯的瞬间,许正帆已经闻到了芝麻的香味。

都送到面前来了,不接不行。

杯子比他想象中沉一些,估计是黑洋酥沉在了杯底。许正帆用吸管搅了搅,怕太甜,先尝了一小口。

许正帆正着眉,细细地感受着黑洋酥经过味蕾和神经传输给大脑的反馈,这是他试吃时惯有的专注模样。

曾经凭着这副黑脸,不少学徒第一次见时都被吓到过,还以为自己做的东西已经难吃到让师傅下一秒就要破口大骂。

很快,这张酷酷的黑脸就由阴转晴。

“是你调的味道?嗯,不错。”许正帆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黑洋酥的底儿,你用的是我们独家的配方吧。好像有黑枣?”

“嗯,掺了一点点黑枣泥。”

“嗬,还有何首乌呢。”

“喔哦。”江菀柔轻快地鼓了鼓掌,相比继续和爸爸抬杠,她还是更在乎来自许师傅的现场反馈,“连这个都尝出来了。”

“我们虽然比不上神农尝百草,但吃的这碗饭好歹也是老天爷赏的。再说了,这不就是家里的配方嘛,这我还能吃不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脑力确实越来越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不过,对于味觉的保养顾惜和养生这一块,作为老师傅的许正帆自认为更有发言权。

“许师傅,是不是还挺好喝?能打几分?”

“给你点儿面子,打个七分吧。”

再高的话,江菀柔的小尾巴恐怕要翘到天上去了。

“这么好喝才七分?”

“全仰仗这里面的黑洋酥呢,这还是你爸爸我花了很长时间琢磨出来的养生版改良配方呢。你知道我们这个何首乌有多贵吗?”

“我手里这杯枣泥核桃露喝着也像是我们自家的味道呢。”捧着枣泥核桃露喝得正香的江玉芹从旁插了一句。

“是的。”

“等等,好像还差了点儿什么,味道不完全一样。”许正帆又尝了一口。

“要不要给你点儿提示?”

“不用。”许正帆大手一挥,“是不是没有用牛奶?”

“换成豆奶了。”

“嗯,换成了很普通的豆奶。”

“为什么换成豆奶?”

“那我就不知道了。”

“你不知道?不是你做的?”

“许师傅,接下来我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江菀柔面色凝重起来,“你想先听哪一个?”

前一秒还悠悠闲闲的江菀柔忽然之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江玉芹不禁紧张起来,江菀柔每每露出这样的表情时,基本就没从她嘴里听到过什么好消息。

“你这孩子,别卖关子了。发生什么事了呀?”

“那就先坏消息吧。”江菀柔吸了一口气,又吐了出去,“这饮料不是我调的,是迦南在外面买的。”

“什么意思?”江玉芹有点儿反应过来了,却不是很确定。她转头看了看孩子她爸。

“没错,就是你俩想的那样。”江菀柔直接对上了他俩相互交换的眼神。

自打和江菀柔开始对话,许云帆一整个下午就总是一愣一愣的,他还真没想过家里的馅料儿还可以有这样的用法。

原来江菀柔先前说的什么卖咖啡卖奶茶,是这个意思。

说实话,怪好喝的,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到底是谁,一早就想到了这么好的赚钱路子?许正帆隐约觉得心里有了答案。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雨水落在窗户上,噼里啪啦的声音。

“我是在城南的星光阁买到的。”陆迦南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爸,星光阁你知道吧?你说怎么就这么巧呢?”

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在海州,星光阁算得上是江南稻最大的竞争对手了,同样都是卖糕团的老字号。

“老许,”江玉芹先是抬头看了一下办公室的门,已经关上了。她迟疑了一下,用手指捅了捅一旁已经走神了一阵的许正帆,“你说是不是小贾?”

江菀柔早就听说过小贾的大名。

他是爸爸最看好的关门弟子。刚进厂的时候,小贾应聘的是质检员,负责检查原料、辅料是否符合标准,流水线上的工人是否符合食品安全与卫生要求,还要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

小贾虽然是农村里出来的孩子,但脑子灵活,手脚勤快,人还上进。

有段时间,许正帆把他派去了总店,负责后厨的监督。没想到小贾下班之后舍不得回家,围着加班的糕团老师傅们,转不开眼。

许正帆留意了一段时间,发现小贾休息时间甚至开始看起了糕团制作技巧的书,心下一动,问小贾对学习糕团制作技巧有没有兴趣。

他是想起了二十年前在江南稻被伯乐江逢霖相中的自己。

当时才二十多岁的小贾知道这是许师傅收徒弟的同义语,当场激动得语无伦次。

弹指之间,这也是一对有十年情谊的师徒了,小贾今天正好三十五岁。

生日那天,小贾向许正帆递交了辞职信,不声不响地走了。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有别家抛出了条件更好的橄榄枝。

许正帆本来想问问出多少工资,小贾会考虑留下。

可是小贾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似的,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许正帆抓了抓头发,江菀柔见到了他鬓角的白发。他似乎陷入了长长的回忆,久久都没有回答江玉芹。

半晌,他终于缓缓开口,“对了,你不是还有好消息吗?”

也许,好消息就是,才不是他的好徒弟把他的配方给偷走了呢。

他盯着江菀柔和陆迦南,等着谁先开口。

江菀柔张了张口,最终却没发出声音。

“好消息是,我们在追责中。”陆迦南替她开口。

许正帆暗沉的目光落在了女婿身上。

--------------------

第51章 黑洋酥奶茶(3)

================================

就像每个迟暮美人都有过明眸皓齿的倾城岁月,所谓的老字号在百十来年之前,也都是海州城里十里长街上最醒目的风向标,引导者那个年代最为流行的时髦。

可如今,顶着相同的名号,冠以一个“老”字,总给人一种半截身子已经入了土的错觉。

虽说眼下江南稻的情况还不算太糟,但也绝对谈不上充满盼望。

全中国一千多家老字号,海州所在的长三角地区独占三分之一的大头。

回海州之后,江菀柔研究了一下全省一百多家老字号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单打独斗的小家碧玉们绝大多数都是亏本状态,经营十分艰难,有些熬不过去更早些就已经被收购或合并了。

上一篇:制怨者 下一篇:沉默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