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糯香[美食]+番外(90)

作者:熊猫雪糕 阅读记录

【老薛也在,你介意吗?】

【不介意。】

走到电视台大厅的时候,杨纾凛和薛禹城已经等在楼下了。

“走吧。”杨纾凛上来勾住她的手臂。

江菀柔朝薛禹城点点头,打了声招呼。

杨纾凛领着大家绕过了电视台的大楼,从后门斜对面穿进一条小路,不一会儿就进入了一片居民区。

“在小区里面?亏你能找到。”江菀柔已经见到了有捧着电饭锅的居民经过了身旁。

“酒香不怕巷子深。你如果有什么想吃的东西,但凡海州有,来问我就对了。”

很快,江菀柔就见到了一栋老式居民楼下、挂着“老方菜饭”招牌的小小门面,门口正排着一条长龙。

“这么多人?”

“没事儿,都是附近的居民,人家带着锅碗瓢盆来的,买完就直接回家了。”杨纾凛从人群边绕开,快步走进了旁边的楼梯间。

“还有二楼?”

“二楼有座位。”薛禹城在后边说道。

“你来过?”

“嗯。”

“我记得你和阿园从来不吃苍蝇小馆的东西,”江菀柔在楼梯上停住脚步,回头冲薛禹城笑了一下,没等他开口又自顾自地转过身去了。

“这还算不上苍蝇小馆,哈哈哈。”杨纾凛在前面掀开了门帘。

果然,里面地方不大,摆着不到十张方桌,整饬得很干净,和老旧的外观不大相称。

“你真能找地方。”江菀柔忍不住又多夸了杨纾凛一次。

一个年轻的服务生正在擦桌子。

杨纾凛挑了一张离暖炉最近的桌子,“这里也只有周末加班的时候能有座儿了,平时我只能带饭盒过来。”

“这么好吃?”

“你吃过就知道了。”杨纾凛打call还要拉上应援,“老薛,你说是不是?”

“我承认先前确实是小看它了。”薛禹城应和道,随后朝着服务生招了招手,“这边三份菜饭配骨头汤,谢谢。”

俗话说得好,霜打的青菜赛羊肉。人都知道,秋冬是青菜最好吃的时候,经过寒霜后叶子变肥厚、茎梗膨大,自带一股回甘的甜味,不像夏天的干干瘦瘦,即使在油水里炒得透透的,都不一定能消解其中青涩的草味。

海州人自己在家做咸肉菜饭的,大多都会选择矮脚圆胖的上海青。

老方家的菜饭选用的则是冬季才有的塌棵菜,菜叶更茂盛,菜梗薄薄的,扁平易熟,煮熟后比上海青更软糯还不容易变色,甜中微微带了一丝丝淡淡的苦味,别有一番风味。

区分各路风味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自家腌制的咸肉。入冬之后,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会陆续挂起一串串咸香的腌肉。方家自制腌肉时,先将花椒和盐炒熟爆香,倒入葱姜水,再往猪肉条上揉搓,腥味去得更彻底。

伴随着冬天交替的阳光和寒风,盐水渗进肥瘦相间的鲜肉,渐渐逼出油脂渐渐,咸肉慢慢就有了型和味,瘦得鲜香,肥得滋润。

糯米和大米按照二比一的比例掺好,韧度和黏度正平衡。下锅爆炒后,颗粒分明的米饭同时吸收了咸肉的肥甘和菜叶的甜糯,油润锃亮,入口香滑。方家菜饭用的是老式的大圆铁锅,贴底的那一层带着一股焦香四溢的锅巴,最是诱人。

咸肉菜饭属于只要不出大岔子,基本上就不会太难吃的家常菜。但要达到交口称赞的地步,也困难。

“是不是还挺惊艳?”杨纾凛先喝了两口清汤。

“是的,”吃下第一口后,江菀柔用力点了点头,“下次我要带锅来盛,安利给你哥。”

“我最近正好在做一个小巷子美食的合集,有好多好多新的发现呢。”

“你可要小心别误闯黑作坊。”薛禹城一听,立马犯了职业病,顺嘴就补了一句。

“你可别咒我。”杨纾凛白了他一眼。

“怎么是咒你呢?我这是出于朋友的关心真诚地提醒你。一来你自己要小心,二来你推荐的时候要谨慎。”薛禹城化身教导主任,对杨纾凛进行耳提面命。

杨纾凛面上微微泛了红,软绵绵没底气地辩解了一句,“那次是意外,少数中的少数。”

“什么意外?”江菀柔满脸好奇。

“她上次带我去吃了一家熟食店,还挺有名的连锁,后来被发现偷偷用罂粟壳。”

“当时是你报道的吗?”江菀柔看着薛禹城,逐渐跑偏了重点,“看来,你俩最近没少出去觅食呀。”

说到那件事,因为薛禹城发的新闻稿,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海州市民纷纷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查处。

公安和质检部门格外重视,三天以内就完成了从店面取证到查封的全过程。

不过,与此同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海州不少熟食店的生意也跟着一落千丈。

新闻稿都有记者署名,再加上海州本地知根知底的关系网,薛禹城那段时间没少收到匿名的辱骂信件和信息。

明明是件好事,但每每听人提及,杨纾凛总觉得心里对他有愧。

“对了,你刚刚说你家厂里出什么事儿了?不是食品安全吧。”她忽然想起江菀柔先前提到的事。

“不是。”江菀柔摇了摇头,“是员工打架。”

“现在怎么样了?”

“一个在医院躺着,一个在等派出所的处理通知。”江菀柔被提醒到烦心事,嘴里的饭立马没那么香了。

“所以你才从医院出来?”

“是啊,愁死了。民警说如果判定轻伤,检察院还可能要公诉。”

“不愿意和解吗?”这种事情,经常被电视台的民生热线喊到纠纷现场介入调停的薛禹城也熟悉。

“暂时好像没这个意思。”

“严重吗?”

“我问了医生,说不是很严重。”

“那大概率就是钱没谈拢。”

“你有没有认识的这方面比较专业的人士可以咨询咨询?”杨纾凛问薛禹城。

“这种情况工厂里常见,民警是最有经验的,不用特意找人。”

“专业人士我倒是认识。”江菀柔说,“阿园他弟弟不是在公司当法务嘛,不过最近拜托了他不少事情。这次是我自家的事,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他。”

“你说以诺呀。”杨纾凛想起来了,“那没关系,你要是不好意思开口,就让我哥去说呀,他俩关系很好的。我哥什么时候从英国回来?”

“今天。”

“今天?还在路上?”

“四点到浦东,我打算两点出发,和你们吃完饭差不多就该走了。”

“你开车?”

“嗯,今天司机请假,我自己开车,反正也不是很远。”

“你车龄满一年了吗?上过几趟高速?一个人没问题吧?”杨纾凛连珠炮似的发问。

“我都换十年驾照了。”

“你摸摸良心再讲。”杨纾凛戳了戳江菀柔,谄媚地靠了过来,“要不然我帮你开吧。”

“你爸妈不是给你禁车一年么?”塑料闺蜜江菀柔毫不客气地拆台。

杨纾凛自从去年冬天出了车祸,已经有一年没有碰过车了,手痒得很。

“巧了不是?到这周正好满一年,可以解禁了。”

“不行,你也好久没碰车了。还有,你下午不加班了?”

“不是两点才出发么?我现在回去收收尾,实在不行晚上回来再说。我可太想我哥了。”

“你想他就等他回来再来家里玩儿吧。”

“要不我送你们去吧。”两个半斤八两,五十步笑百步,薛禹城在一旁听不下去了。

“老薛一起去!”杨纾凛放下了手里的筷子,耍赖一般搂住江菀柔的手臂,眼里闪着熠熠的光,“那我来开,他在旁边看着,你就放心了吧。”

“我说的是我开,不是陪开。”薛禹城在她脑袋上轻轻敲了一把。

“好啦好啦,我知道啦。”杨纾凛貌似暂时妥协了。

“你们真要去接他?”江菀柔哭笑不得。

上一篇:制怨者 下一篇:沉默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