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性别战争(119)

作者:冯晨夏张凌歌 阅读记录

什么人造子宫?卫强知道张凌歌在搞科研,但这和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关系?他从来没有和张凌歌聊过这个话题。听张凌歌科普后,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孩子必须由张凌歌自己来怀。

这两天的闲适生活,让张凌歌长了不少耐心。她给卫强科普了人造子宫在筛查胎儿疾病方面的长处,科普了女性怀孕生产的死亡率和其它风险。但卫强坚持说不接受工业化培养孩子。张凌歌终于忍不住了——

“要么,我们现在就分手,我给女儿另外找个爹;要么,你寒假回国时,接受最少8小时妇产科见习。你自己选吧!”张凌歌拖开椅子,去收银台买完单后就匆匆离开了餐厅。

看着张凌歌的身影消失在暮霭中,卫强非常恐慌,这几个月来一直无法摆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再次将他笼罩——分手是不可能分手的!那……就去妇产科见习吧。卫强把自己的选择发给张凌歌,然后一个人形单影只地上了回校的地铁。

到家后,张凌歌给在坦福大学读材料方向博士学位的顾济民打了个电话,问她如果不选择玻璃的话,人造子宫应该采用哪种医用塑料?玻璃易碎,不太安全,医用塑料种类又太多,不知道应该选择聚醚醚酮(PEEK),还是选择聚四氟乙烯(PTFE)。顾济民说自己不研究这个,但是可以帮她问问搞医疗材料研究的同行。

和顾济民聊完,张凌歌又在203室微信群发了个信息,说卫强寒假要回国,请何荟和萨蒙蒙把他带到妇产科,让他听至少8小时的产妇哭叫声。

“保证不择手段地完成任务!”何荟和萨蒙蒙开心地回复道,“8小时够吗?如果不够,就把他绑在架子上,让他听够80小时!”

第44章 2020

张全九月底就要移交亚米国的主要工作,然后返回华夏。亚米国没有所谓的“移民监”。即便有,作为跨国公司高管的她,也有足够的理由豁免。不过两边工作的关联性太强,因此她依然需要来回跑。

张全两边跑,除了因为自己的CEO身份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冯晨夏的分工。

刚到简州时,冯晨夏看到这边的工作井井有条,心想张全确实是商业奇才——在亚米国不到两年,不仅建了新新动力加工厂、新新生命实验室,完成了人工皮肤和氦镍电池的庞大销售网络,还搞掂了两家公司的上市准备工作。回想国内的雏鹰公司和医药公司,虽然发展速度惊人,公司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但内部架构和人事关系却始终有点理不顺……冯晨夏非常惭愧,觉得自己有点才不配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见冯晨夏来简州后,整天一副纠结自责的模样,张全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你未来的舞台比我的大,何必把自己拘泥在商业领域?找到合适的人手,事先定好目标和规则,然后放手让大家做起来,这不就是你现在做的事吗?我做的越好,说明你之前的决策越正确,干嘛要去追求什么‘全才’头衔?”

“也对,谢谢张阿姨教诲!”冯晨夏笑了,“是我自己钻了牛角尖。”

离开亚米国前,张全需要理顺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管理人员的居留资格。

冯晨夏团队里,除了冯晨夏本人外,其她管理人员拿的都是F1学生签证,这意味着完成学业后,她们需要重新申请签证,以新的身份留在亚米国;另外,新新生命和新新动力在这边设立实验室和工厂时,当地政府给予了两家公司一系列的税收减免优惠。不过这些优惠政策,是有本地雇工要求的。

对于这个矛盾,张全是这么解决的——将绝大多数本地雇工都放在销售和基层岗位上。空出高管职位,然后用EB-1C为这些做高管工作的女孩子申请永久居留权。

新新生命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大号实验室,外加几个巨型冷库。之所以目前不在简州建新新生命工厂,是因为人工皮肤是高附加值产品,且属于技术垄断型产品。因此,虽然唐特当总统后发起了贸易战,但是针对人工皮肤“原材料”的任何进口税负,都可以完全转嫁到医院和诊所身上,新新生命无须“消化”任何损失。

鉴于新新生命公司的高科技属性,大部分实验人员,要求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张全打算将这些职位主要留给国内来的基础医学学生或者学生物学的学生。至于所谓本地雇工,张全准备让他们做仓库管理等低端工作。

新新动力公司的人员构成更简单,月底,钱牧荷会和自己一起回国,去组建国内的动力研究室。简州这里的动力公司,只有已经完全自动化的组装生产线,需要的也不过是几十人的基层管理人员。

上一篇:我的恶魔王子 下一篇:檀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