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性别战争(190)

作者:冯晨夏张凌歌 阅读记录

好不容易让老大打了一个奶嗝,卫强小心翼翼地将孩子交给保姆,让她们先哄老大睡觉,然后转身坐在张凌歌对面,“要再不想这些事儿,我会以为自己就是人形育儿机器呢。”

晚上运动完后,卫强抱着张凌歌低声抽泣道,“我没想到带孩子这么难……”

“那,我以后多帮帮你?”

“不用,你上班也忙。说真的,我现在一点也不恨我父母了。他们虽然不靠谱,但也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拉扯大了……唉,我现在每天心里难受的很,老往一些窄处想。你说,我是不是得了产后抑郁症?”

“你又没有怀过孕,谈什么产后?你就是休息不够,赶紧睡吧。”张凌歌翻身起来,披了件外套,去隔壁婴儿房看了看两个女儿,然后回身躺到卫强身边,“人类婴儿太早产了,所以才这么难带。我最近会和Molly研究一下如何延长人类幼体在人造子宫容器里的时间,这样出生后,至少没有现在这么脆弱。如果搞成了,我们下个女儿在里面多待一会儿,生出来就和你姓。”

“还有下一个?”卫强一轱辘爬起来,“姑奶奶,你别吓唬我,也别拿姓氏权诱惑我,我现在真不在乎跟谁姓……我只求这两个小祖宗赶紧长大!”

张凌歌没有理睬卫强,拿出手机记录起延长胎儿孕育期的要点。刚写了几行字,卫强推了她一把,“你能不能就在这里睡啊?我和两个保姆共居一室,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怕她们看上你,还是怕自己看上她们?我都说你是自由的了。”

“你这个人怎么胡搅蛮缠呢?”卫强有点生气,“这么热的天,孩子小又不适合把空调开得太大……我想在家里光膀子穿三角裤都不行……如果只有咱俩,我一丝不挂都没问题。”

“不行。我得花点时间改进人造子宫了。和你们住一起,我连觉都睡不好,怎么有精力搞研究呢?”

现在张凌歌和卫强过着“相对论时间”——卫强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曙光迟迟未能降临。他三天一颓废,五天一崩溃……新乡室内设计学院开学后,他天天吼着说熬不住了;而张凌歌觉得孩子长得真快,每搞出一点科研小改进,回家就发现小家伙又长大了一点。现在,大女儿已经可以熟练地翻身了,小女儿也老喜欢趴在床上,抬头左顾右盼。

张凌歌知道卫强的心理是崩溃的,也知道自己沾了人造子宫和卫强的光——实际上,自己和卫强的分工,就像传统家庭的男女角色互换了。不过普通家庭的女性,不仅要带孩子、奶孩子,在之前还得忍受怀孕的痛苦和生产的风险,之后,也不一定有两个保姆帮忙,所有的事做母亲的都得一个人扛。

看来,光是人造子宫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其它技术,以及其它社会组织来配合——包括育儿社会化等。

最近张凌歌和Molly征求了一位母亲的同意,将其胎儿的孕育期延长了一个月。目前看来情况不错,这几天就可以给孩子接生了。

后面还要做更多的实验,张凌歌想看看能不能把人造子宫里人类幼体的孕育期延长到12个月,这样孩子生出来就相当于3个月左右,发育快一点的孩子,可能出生后就能抬头甚至翻身了。

不过,这些实验都需要张凌歌独自完成。Molly上个月申请去潘州匹市交流,现在大概在一边做住院医培训,一边帮着Goldstein教授搞参议员选举吧。Goldstein教授已经获得了D党提名,11月初就要举行大选,因此Molly没有时间帮张凌歌改进人造子宫。

第二天凌晨5点半到医院时,张凌歌觉得医生和护士对自己的态度有点客气。等看到低年级住院医和五年级住院总的眼神后,她才顿悟到,原来那不是客气,是敬畏——自己做啥了?为什么这帮家伙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上完两台手术,终于有时间抓根蛋白棒补充能量了,张凌歌边吃东西边刷手机,突然看见烧伤科医生Jeff Alder急吼吼地跑过来。

“赶紧上网查,现在新闻已经出来了,你真的得了今年的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拉斯克医学奖)的临床医学奖。”Jeff Alder的声音激动得都变调了,“人工皮肤,你是凭人工皮肤获奖的……这个奖被称为‘诺奖风向标’,很多人都是在获得这个奖之后的3至10年内,得了诺奖。张凌歌,你会成为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的!”

“是吗?”张凌歌打开搜索网站一搜,才知道自己真的得了拉斯克医学奖。现在冯晨夏的几十个大群,都兴奋地沸腾了。

“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是25岁。我就算3年后能得诺奖,怕是也当不成最年轻的获奖者了。”张凌歌不是不激动,只是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激动,而且这个奖的奖金也不多,才25万刀,“Alder医生,并不是得了这个奖一定会得诺奖的。”

上一篇:我的恶魔王子 下一篇:檀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