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性别战争(204)

作者:冯晨夏张凌歌 阅读记录

就职伊始,Clair Rosenberg就提交了“以工代赈”方案。这个方案规定,所有被救济者,都必须参与政府的基建工程以获取劳务报酬。除了身体有残疾的公民以外,政府不再为低收入者提供食物券等低保福利。

Clair Rosenberg的提议再次掀起轩然大波,有不少无家可归者叫嚣着要干掉她,新新安保公司不得不给她提供额外的安保服务。好在总统看了Clair Rosenberg提交的预算,再数数自己荷包里的几个子儿,觉得以工代赈比让那些人白吃白喝强,就批准了她的预案——民间炮火也因此转向了总统。

在亚米国,25岁以上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公民占所有同龄公民的比例,去年达到了41%的惊人数字,其中女性的比例又占了一大半。由于经济危机中女性的失业人数远多于男性,因此Clair Rosenberg的首批以工代赈计划,招聘的全部是女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学历的女性——当然,这个计划让Clair Rosenberg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指责,她也因此被称为“逆向性别歧视者”。但是Clair Rosenberg坚称必须在减少女性失业人数、让女性的失业比例和男性差不多以后,才考虑招聘男性员工,因此这个计划还是推行下去了。

Betty Lau是第三代华人。按说呢,华人一般是不屑于领取社会福利的,但是一年前,Betty Lau父母开的小馆子因为生意不好,倒闭了;Betty Lau博士毕业后,不仅没有找到工业界的工作,连勉强糊口的博后职位也没有找到——生存当然比尊严更重要!Betty Lau抹了一把脸,拉下面子,在本州的以工代赈办公室报了名。

等安排了工作,Betty Lau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博士。实际上,不管是铺设改性沥青的,还是开着轧路机轧马路的,高学历者就占了近6成。

本来觉得很丢脸的Betty Lau,在工棚里发现了数学博士、土木硕士、生物博后、机械本科后,面色稍霁。

除了这些学理工科的大才外,工棚里还有一个“她不失业谁失业”的Katherine。Katherine学的是文化人类学,专攻东亚民俗音乐,去年刚刚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Katherine兴高采烈地去华夏西北部的黄土高原考察了一年多。等她回到亚米国后,才发现父母双双失业。而她这个专业,除非有人养,也是找不到工作的。啃老不成的Katherine,做了24小时激烈的心理斗争后,终于报名参加了以工代赈项目。

过了圣诞节,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在亚米国东北部彻底被冻上后,这支高学历基建大军被拉到了相对温暖的简州南部。

连续劳作了10个小时,回到工棚的Katherine,一边长吁短叹,一边锤着酸痛的胳膊。看见Betty Lau走进来,Katherine突然激动起来,“你是华夏裔,你会说中文吗?”

“不……不太会了。”Betty Lau是华裔第三代移民,只会用中文打招呼,“为什么问这个?”

“两件事。先说第一个不重要的吧。”Katherine神神秘秘地说,“我知道你的姓中文怎么写——Lau其实就是Liu,你姓刘。”

Katherine从行李中找出一支签字笔,一丝不苟地写下“刘”字,连笔划顺序都没有错,“这个Betty,一般翻译成贝蒂。当然,如果你想要其它同音字也是可以的。”

Betty Lau“哦”了一声,中文再怎么不好,自己的名字她还是会写的。她不知道Katherine为什么巴巴地专门要说这个。

“我的名字Katherine,中文也是音译,叫凯瑟琳。以后我打算就用中文名了。”凯瑟琳诡异地笑了一下,“你知道我什么说这个吗?因为我给大家找到了一个好去处!”

公历新年过后没多久,凯瑟琳工棚的所有工友都请了一天假,大家坐上凯瑟琳租的车,往北简州奔去。

“你到底要带我们去哪里啊?”刘贝蒂不解地问。现在车子已经开了三个多小时了,看样子凯瑟琳今天不打算让大家回工地了。

“下周一就是华夏的农历大年三十。过了19号,按华夏的历法,就不是乙巳年,而是丙午年了。”凯瑟琳装模作样地感叹着流年似水,“新年到了,我们总得有点变化吧?所以我给我们大家找了一个说中文的新东家。”

在新华集团“女性就业促进会”办公室登记时,凯瑟琳紧张地心都快跳出来了。虽然她是本次行动的倡议者,但是和其她人比起来,学人类学民俗音乐方向的她,其实是最没用的——学生物的,新新生命公司会把她们当成宝;学材料、土木和化工专业的,可以进新新材料公司;学数学、物理的,可以进新新动力公司。新华集团还有个研发部,最喜欢这些怪里怪气的nerd……但是自己和研究香精方向的博士刘贝蒂,真不知道能有啥用……凯瑟琳没想到,办公室二话没说就给她们俩登记了,还让她们自己说说想做什么——做什么都可以,都能得到比以工代赈工资更高的收入。

上一篇:我的恶魔王子 下一篇:檀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