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736)

落脚之后,林侍郎急忙说出心中所想:“主事有何打算?我们是奉命的钦差,眼见这江南的灾情比所报之的更严重,我们若不尽快出面配合括州刺史调度安排,随着天气日渐更冷,只怕不知还有多少人丧命,别弄得不可收拾才好。”

阿弦道:“侍郎说的很是,灾情的确紧急,但越是紧急,我们越不能急乱,侍郎不如自问,之前朝廷所派的那些钦差哪里去了?为何他们来了那么多人,竟一点效用都没有?”

“这……”林侍郎无法回答。

阿弦道:“自从来到括州,我心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觉着这括州像一个地方。”

两人齐声问道:“像是哪里?”

阿弦道:“豳州。”

当初的豳州,因为地方偏僻又处在交战之地,地方官无法维持治安,弄得散兵跟马贼多处滋生作乱,就算朝廷派了再多的人前来,也无法压制早已经强大的地方势力,所以竟不明不白地死了好几个官吏,这种情形,直到袁恕己来到才有所改变。

阿弦道:“可就算是袁少卿那样能耐之人,也是因为从豳州大营里借了士兵,才镇压住了本地那些为非作歹的豪绅。如今我们又有什么?”

林侍郎想了会儿:“豳州乃是边境偏僻之地,不受管教无法无天的化外之民多些,但是括州,到底也算是个富庶地方,应该不至于那般?且当时我们出京,朝廷派了三百兵马护送,这会儿既然已经到了,我们便可出面调用,以防万一。”

阿弦问桓彦范道:“括州的本地兵力有多少?”

桓彦范毕竟是金吾卫之人,来之前是做过研究的:“括州本地的府兵便有万数,至于地方豪富之辈等私募的团练等,少说也要成百乃至上千。”

林侍郎细细一想,更是哑口无言。

阿弦道:“所以这里跟豳州的确有所不同,在豳州,大营的兵力压制全州,所以袁少卿行事势若破竹,但是括州不成,就算动兵,他们也绝不会听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

桓彦范道:“好,那么该如何行事?”

阿弦道:“还是那句老话,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罢这句,又道:“可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做一件事。”

---

括州,北阁塔。

这塔原本是本地寺庙所有,因水患之故,和尚们死的死,散的散,寺庙空了,先前便被流民占领。

后来,刺史命将北阁塔重新收拾出来,作为敬斋祈福的所在。

只不过近来有人传言,说是这北阁塔里死了人,夜晚会听见幽幽鬼哭等的说法。

这北阁塔距离客栈只有两条街的距离,在桓彦范跟阿弦赶到之时,天正下起濛濛细雨。

桓彦范道:“你确定要这样做?你怕跟他们硬抗冒险,如此却不冒险了么?”

阿弦不答,只是冲他一笑,纵身跃起,翻墙入内。

桓彦范无奈道:“可真是个急性子。”想了想,又自个儿笑道:“不过我喜欢。”

他轻轻地一跃而起,也随着阿弦跳进了寺内。

塔下有两名守卫,桓彦范飞出两块在外头地上捡到的石子,两人只觉得眼前一昏,双双晕厥。

桓彦范对阿弦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如何?”

阿弦向他举起拇指一晃。

当下两人分头而行,桓彦范往塔上三层,阿弦却转身掠向寺庙深处,

且说桓彦范步步提防,直到推开三层塔的内门之后,他整个人呆住了。

就在塔身之中,居然关押着好些幼小的男童女童,小孩子们不知所措地被用绳子捆在一起,有几个不知何故已晕了过去。

桓彦范扫视忍着鼓噪的心情,上前将孩童们身上的绳索解开,有几个小孩子便嘤嘤地哭了起来,有个年长些的孩子大概懂事,满是稚气问道:“你是大恶人派来的吗?”

桓彦范道:“不,我是大好人派来的。”

许多孩子便天真而高兴地笑了起来。

桓彦范的心情复杂之极,只得暂压下一切,正要领着众孩童出门,意外地却发现其中一个晕厥未醒的瘦弱孩童的手腕跟身上,都带伤痕。

---

与此同时,寺庙深处的静斋之中。

窗纸上,映出两道影子,其中一人道:“这次朝廷的赈济米粮,布匹,钱银等,实在犹如及时雨一般。”

另一个说道:“此事要做的机密些,切勿走漏风声。因为前次钦差半路遇害之事,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不知此事可跟使君等相关?”

先前那人道:“这就未免太看得起我们了,一则鞭长莫及,二则,就算我们再大的胆子,也不至于就猴急的在钦差才出长安就要动手,这不是故意要惹朝廷的注意么?”

上一篇:你别太宠我 下一篇:许你赖上我

八月薇妮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