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明月传(159)

作者:未降 阅读记录

嘉兴关之外数里的地方,在雁北草原的边缘,被翻起一座座简单的坟冢。整整五千四百一十五座。

时值雨季,送葬的途中便飘起了雨滴,为这样的场景又多添了一份冷冽。

因为时间仓促,在雁北阵亡的将士们甚至连一口棺木都没有,只用一张素布裹了,便入土为安。更残酷的是,叶清桓手下的一千余人,甚至连墓前的牌位都没有。海月便命人准备了一块巨大的木牌,将那些人的名字一一写了上去,立在最前面。

雨水渐渐拍打在新修的坟冢上,还有木牌上那一个个名字。海月闭上眼睛,满眼都是他们曾经的音容笑貌。再睁眼一看,眼前却只剩下光秃秃的坟冢。

不知谁起了头,象泉士兵们开始缓缓地吟唱着那悲伤的歌谣。歌声渐渐传遍山野,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雨还在慢慢下着。

象泉军的营帐并不防水,于是海月便下令全军进驻嘉兴关城。

即使因为战争的缘故,嘉兴关有些房屋受损严重。但绝大多数房屋依旧可以住人。

海月住进了嘉兴关守将的府邸,只见这是个两进的小院子,虽并不宽敞却十分精致。她踏过残破的府门,见满院尽是被打碎的花盆和瓷器。由于时日过久,如今与泥土混成一片。她顺着正厅的方向往里走去,一直走到书房。顺着那虚掩的房门看进去,只见满地散落着烂掉的书籍和字画。她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见地上还有几个完好的本子,便随手扯过一张凳子,就着手帕擦拭了一番,坐下来读了起来。

她随手一翻,便发现这几个本子的主人正是已故的嘉兴关守将,徐尽扬。她略一拜读,发现这是徐尽扬的随笔。一行一行看下去,只是普通的摘记竟教人读地入了迷。一章读罢,只觉其文风舒畅,谋略过人,果然不愧是当今圣上御笔钦点的武科状元。

翻到后面,海月的心却突突地跳了起来。

那后面分明是徐尽扬生前所有的日记!她一页一页地看过去,“关外屡见青海人士,行迹不轨,恐日久生变”、“已御书奏禀天听,无人回应”、“家父人微言轻,欲上书被景太尉拦下数次”、“颉莫增兵关外,向京求援”、“边关告急,向京求援”、“...向京求援”……她粗略一翻,单单是徐尽扬在自己的摘记当中所记录的发往燕京的求援信就有数十页之多,而嘉兴关陷落前后,燕京城中没有半点边关告急的音讯传来。

海月心中一凉,随即攥紧了手中的摘记,冲出房门去寻景唐。

一直到他的房门外,海月还在踌躇究竟该如何开口。正当她犹豫的时候,景唐却刚好打开房门往出走。

“海月?”他的脸上带了一些欣喜。

“我可以进去么?”

景唐听出了她声音中的情绪,轻轻道:“请进。”

坐下之后,她一瞬间有些无从开口。直到今日她才明白,从前那般恣意的日子,终究因为那一道深深的裂痕而消失不见。她那原本带着猜忌和愤怒的心,却在那一瞬间柔软了下来。她兀自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摘记轻轻放在他面前,没说一句话,便起身准备往外走。

景唐却焦急地站起身,道:“海月……你还在生我的气?”

“大人……想多了,末将并无此意。”

只一句话,将他彻底打得冰凉。默了良久,景唐开口道:“海月,无论怎样,我从未将你当作棋子。”

海月却出乎意料的平静,只等着他的下一句,却迟迟没有等来。

“徐将军的书房里,有些散落的遗物。你若有心,可替他收起,回京之后交给他那年迈的父母也好。”

良久,她终于走出了这个房间。雨后的空气有些潮湿,带着些许冰冷的意味。

景唐坐回案前,轻叹了一声。他单手拿起方才给海月倒的白水,送到嘴边饮了两口,另一只手翻开桌案上摆的那本随笔,引入眼帘的熟悉的字迹却陡然教他失了神,水杯一歪,撒下几滴清水印在书上。

这是多年前的真相。他一页一页地读着好友的字迹,不肯漏过丝毫细节。

愈往后看,他的指尖便愈发冰凉。原来两年前,守将徐尽扬早已发现边关往来的异域人士不断增多,便发了数封军报送往燕京,却都被当朝执掌大权的景太尉私自拦截,目的就是打压新科武状元,保住世族在军中的地位。

可是事情发展的方向远远不是他一个远在京城的太尉能够料想到的。颉莫叛军三十万先锋军压境嘉兴关,守将徐尽扬抵死不降,直至全军覆没。而景太尉则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推于战死的徐尽扬,自己派遣亲信出兵御敌却屡战屡败,造成今日重兵压境双城、临潼的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太后是个科学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