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风流,江山谁主(113)

“听闻济王妃也是在皇后跟前长大的,也许……在皇后眼里,的确是一家人吧!”

十一笑了笑,“其实从小到大,我也没把她当过外人。只是她一直认为我没把她放在眼里。”

她伸手去拿酒壶,韩天遥已抢先一步取在手中,挑了挑眉,“说完再喝。”

十一道:“韩天遥,当初我应下的十日之约,早就过了吧?我喝不喝酒,你可管不了!”

“知道。”韩天遥不以为意地答道,“但吊我胃口,总得也容我吊一吊你的胃口吧?”

十一“噗”地一笑,“其实也没什么,真的是她错怪我了!”

“错怪你?”

“嗯。我根本不是没把她放在眼里,而是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韩天遥听得一怔,十一已自他手中夺过酒壶,晃了一晃,才向他嫣然而笑,“放心,我也不会多喝了!”

“自然不是因为我阻拦,而是因为……你昨天已经喝得太多?”

“是啊,到现在头还在疼……”

韩天遥道:“那是因为你一直坐在风口里,吹得头疼!”

十一没有立刻反驳,捏着酒壶坐了片刻,忽笑道:“八年前,就在这个亭子里,宋与询忽然跟我说,待我长大,他要娶我。”

“宁献太子?八年前?”

八年前,宋与询多大?那时的朝颜郡主又是多大?

十一眺着天际一抹流云如絮,目光已然悠远。

“那一年,我才十二岁,询哥哥也才十七岁。”

---------悠悠往事谁诉?爱恨无边,焚心以火----------

春已过,秋萧索,罗袖舞落叶,绣裙掩苍苔。何处细雨蒙蒙,打湿流光,悄然揭开那氤氲着重重雾气的悠悠岁月,展露出曾经的少年和少女们飞扬如舞的美好韶光。

少年温润雅秀,美好面庞稚气未脱,却已举止沉稳,进退有度。

但这个备受长辈赞誉的尊贵少年,却在同龄少年已开始谈婚论嫁时,跑琼华园跟他尚未长大的小妹妹说话。

“朝颜,待你长大,我便说与母后,娶了你可好?”

“不好。我朝颜若嫁,必嫁当世英豪,与他携手并肩,光复大楚万里河山!”

“朝颜,你不懂……”

“我不需要懂!我只知不雪家国之耻,枉为皇家之人!”

“……”

十二岁的朝颜已经倔强得出奇,而且绝对是个不知进退的坏脾气女孩。

她是师父郦清江最钟爱的弟子,她是云皇后视若亲生的义女。

楚帝对她倒是淡淡的,寻常看来并不十分亲密,可每次她被师父或云皇后斥责时,他必是第一个站出来加以维护的。

有他们宠爱,不论是江湖还是朝堂,又有谁敢与朝颜争锋?

当然,宋与泓还是会和她打架。

朝颜十二岁前,宋与泓同样年少,许多事尚不能自己做主,朝颜没在京中时,他便常趁着宋与询的东风,不时寄去书信和各式各样的小礼物;朝颜偶尔回京,他照样和她打得不亦乐乎,——随着朝颜武艺越来越高,后来常是宋与泓被揍得鼻青脸肿。

宋与询性情温和,跟朝颜很亲近,却也不宠她,若觉得她言行太张扬便会出言劝阻,甚至于背人处细细教导。

他比朝颜大了五六岁,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时也是和颜悦色,因利势导。

年少的朝颜天不怕地不怕,独对这个兄长敬慕异常,往往能听入耳中,记在心间。

没有人知道宋与询什么时候不仅仅将朝颜当作妹妹。但这事儿问题不大,帝后甚至乐见其成。

===============================

当年,谁曾料,最美好的开端,酝酿着最惨烈的结局?

忆流光飞舞(四)

一个是在身边长大的聪慧太子,还有一个是皇后义女,罕见的文武双全,才识过人,背后又有凤卫的支持。

除了朝颜年幼,可能要太子多等几年,这桩亲事看来无可挑剔俨。

当时太后健在,虽万般赞成二人亲事,却一直为皇家子嗣单薄忧心,特地先送了几名家世清白的宫女去东宫服侍,盼着能早抱孙儿。

后来太后当然没抱上孙儿。

她薨逝后,那几名宫女便被宋与询遣嫁,听闻嫁时守宫砂尚在,竟都还是完璧之身稔。

宋与询一心一意地等候他的朝颜妹妹长大,而旁人再不知,朝颜在她十二岁时便已拒绝过他。

朝颜的师父郦清江能谋善断,却出身江湖,清刚孤傲,满腔热血,早因楚国对魏国卑躬屈膝十分不满,虽安排凤卫守护宫城,自己却借口教导弟子、训练凤卫卫,常年不回杭都。

朝颜十二岁那年,郦清江染疾,不时带弟子们回京暂住,方便太医延医诊治。

寂月皎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