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风流,江山谁主(188)

她翻出一枚鸦青色的半旧剑穗,小心扣到流光剑的剑柄上,将剑执于掌中,挥舞出片片清光,微笑着问向齐小观道:“你瞧瞧这剑,比之我当年所用的风佩如何?”

齐小观认出那剑穗正是韩天遥当日遗落于在柱子家的,笑道:“嗯,应该比那把风佩剑好,也比我现在用的溯雪强。话说你又不能用双剑的,有画影也就够了,就把这把流光给我吧!”

十一将剑一收,愠道:“韩天遥的龙渊剑丢了,如今身在战场,正需要兵器,你那溯雪用了这么多年,多顺手,好端端的换什么?”

齐小观道:“便是我不用,也可以给小珑儿用。师姐不是说要让她习武吗?”

“……”

十一转头瞪他,却见齐小观正笑得促狭,才知他有意打趣,遂向后一靠,冷眼睨着他,懒懒道:“嗯,待她习成和你一样的高手才许成亲!回头依然送回韩府去,省得你居心不.良,一天到晚想着占她便宜!”

齐小观听得要将小珑儿送回韩府,顿时连连叫屈,“师姐你说反了吧?明明是你教出个小色.女天天想着占我便宜,怎么就成我占她便宜了?不过也不妨,她便是回了韩府,必定还会偷偷找我……只是把你小师侄生在韩府,不知道南安侯会不会恼火……”

十一鄙夷地瞅着他,一时无言以对。

齐小观却已转忧为喜,笑嘻嘻道:“嗯,也未必会恼火。若南安侯回京,第一件事必是想着娶你。等他娶了你,小珑儿把你小师侄生在琼华园或生在韩府,应该也没啥区别。只是若不让我娶她,便得烦请师姐代为照料他们母子了……”

想着师姐可能自己还没来得及生子,便替他养育儿女,齐小观越想越妙,乐得击掌道:“这主意真不错,可省我的事儿了!”

十一提起流光剑,连剑鞘“唰”地甩过去。

齐小观早有防备,飞快跃身而起,人已轻.盈如燕,眼见便要栖身到船舱之上。

十一忽道:“接剑!”

她扬手,流光剑再次连剑鞘飞旋过去,却是——直击向齐小观即将落地的脚踝。

齐小观不想脚踝被击到,只得半空中匆忙翻了个身,才要落地时,他们的船只行得快捷,已然将他撇下。

“扑通!”

事实证明,他这师弟永远是打不赢师姐。

再次跌落湖水中时,流光剑已打了个旋回到十一手中。

她正若无其事地把.玩着剑穗上的合.欢花,“这剑穗编得不错,回头我也叫人编个去。嗯……这剑让谁送到安县去妥当?”

“考验我泳技呢!”

齐小观愤愤地游向他们的船时,远方的渔夫正将渔网撒下粼光耀金的湖面,逍遥地唱着歌谣。

“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

“天上月,水边楼,须将一醉酬。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

=======================

最后的欢乐。明天见!

偕流光画影(三)

依稀记得去年若耶湖畔回绝宋昀时,十一也曾听渔夫唱过这支曲子,当时听来只觉一襟荒凉,满怀沧桑;如今同样的小曲,她一边和师弟玩笑,一边侧耳听着,竟听出几分春日里的明媚欢悦妲。

再晦暗的往事,再深重的情伤,终于也有渐渐痊愈的时候。

因齐小观记挂着小珑儿,一心回京,而天镜湖与韩天遥所在的安县隔得又远,十一便打算给韩天遥去封信说明路过之事,令人和流光剑一起送过去,自己便和齐小观回杭都。

但到岸上不久,那边便有留在湖畔的凤卫领了一名斥候来见,递上韩天遥的亲笔信。

她和韩天遥已另约了一套暗记,分开这十天左右一直有联络。韩天遥显然十分关注她的行踪,几乎每两三天便有一封信来,不过寥寥数语,或说廊下花开,或言溪中鱼跃,偶尔问声寒温,疏朗间自有柔情。

十一看似漫不经心,每次拆信观阅时,面庞上却总浮着杏花盛绽般的浅浅粉.白窀。

此时见又有信来,十一虽静静而立,已笑道:“正想着找人送信去,偏巧他又有信来。恰巧可以将我的信带回去。”

斥候忙道:“郡主若是要回信时,小人得转给往北的递铺了。听闻南安侯已经离开安县,应该往枣阳方向去了!”

十一怔了怔,忙打开信函看时,果然是韩天遥的亲笔,依然是一贯的言简意赅。

闻博等人似乎发现了施浩初的踪迹,他病势渐痊,便不愿再在安县待着,所以已经启程前往枣阳,并希望十一也能一起前去,指不定能从施氏那边得到路过的消息。

十一还未及将路过“死讯”相告,她原先的确曾故意提起路过叛变之事与施氏有关,他因施氏出现提醒她到枣阳找寻也是人之常情。

寂月皎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