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风流,江山谁主(433)

陈旷便忍不住站起身,指着他高声叫道:“你不是她,你怎知她想得太多?换你养父母杀了生父母,你又会如何抉择?你可知她避无可避,不得不逃得远远的,日日借酒消愁!你可知她复出后不顾一切想要振兴大楚、收复中原,也是想告慰含恨九泉的生父?你可知……你可知……”

他的眼底终于迸出泪珠,“你可知郡主连受打击,在生产之际吐血连连,甚至心萌死志,唤我等吩咐遗命,要我等代她寻回柳相遗骨?她说……找不回父亲遗骨,死后也无颜见他,墓碑上不准写父姓,也不必写夫姓,只写朝颜二字即可……我怎能让郡主生前不宁,死后难安,甚至墓碑上连个姓氏都没有?便是死,我等也要为她将柳相遗骨找回!”

韩天遥握着龙渊剑的手捏出青筋浮起,嗓音干涸却平静,“她既病势沉重,为何又跟皇上来到边疆?”

“听闻郡主已察觉自己病势难愈,更想在自己死前觅回柳相遗骨,所以执意前来。皇上劝不住,又不放心,便带了小皇子陪她一起来了北方。”

“小皇子……也来了?”

“是,小皇子有心疾,听闻先前发作了两次,但救治及时,一时倒还不妨,只是越发挑人,乳.母根本带不了。皇上、贵妃出门,自然得把他带上。听闻这几日贵妃劳累发病,小皇子也着了凉,偏偏宫外不比宫中方便,皇上也着急,这才催着侯爷和孟将军出兵中京,希望能找到机会尽快完成贵妃心愿,贵妃便可以安心回宫养病,还能多支持一阵子……”

293 血,寒夜断刃(一)【实体版】

陈旷拿袖子抹了把泪,眼睛才恢复了几分神采,只沙哑地向韩天遥说道:“侯爷,若你有一分念当日郡主救你之情,若你有一分念陈旷这半年来鞍前马后奔走之情,万祈成全陈旷心愿,成全郡主心愿!撄”

韩天遥转过头,看向南方,看向杭都的方向。

月色已隐,唯余水寒风烈。冷冽冬夜里,再不能看到半点江南的轮廓。

他的耳边也没有西子湖畔的水声和琴声,更没有女子温淡的笑声。大运河的水哗啦啦地奔流着,震耳欲聋,仿佛永无停歇之时。

数百年前,那位亡国的炀帝下旨开凿大运河,南起杭都,北至涿郡。此处的水正往东南方向奔流,将会流到杭都,流到那个铭刻了他们这一世几乎所有悲欢的地方。

赵池已十分惶恐,见韩天遥久久沉默,忍不住低问道:“侯爷,这……怎么办?偿”

韩天遥回过神来,唇角弯了弯,居然是一个浅淡的微笑,“赵池,你先回营,明日一早率领大家按原计划撤军,前往许州跟孟许国他们会合。”

“啊!侯爷,你呢?”

“我也去青城走一遭吧!”

韩天遥言毕,从怀中摸出一只荷包,嗅了嗅。

隔了那么长的时间,隔了那么多的人或事,甚至隔了那么多的死亡和战火,他居然闻到了阳光下芍药花的清香。

那年那月,他是她的大遥,她是他的十一。

她展臂拥他,仰面亲他,在灿金的阳光下明媚而笑,绝色倾城。

微偏的鬓髻间,一朵芍药跌落,如一枚绝美的蝴蝶,翩然栖于他宽大的指掌间。

------------

青城并非城池,而是一处小丘陵,可登高望远,占据地利之便,故而当年靺鞨人攻打中京时,曾驻扎此处;后来怀帝和三千宗亲被掳,也曾先囚于此处,然后分批发押回魏国都城。如今魏都已被东胡人占据,魏帝金瑛被迫迁都于此,却只换来当年情形重现。

如今,青城同样成了东胡攻占魏都的据点,魏国的宗室同样被押在青城,被斩杀,被蹂.躏,被践踏。存活下来的人,将会被分批押往东胡都城,幸运的可以成为东胡君臣的婢妾,侥幸偷生;不幸的或许就成了东胡人交换牛羊的货物,连营妓都不如,那便很可能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了。

魏国比当时败亡的楚国要庆幸些,总算魏帝得以逃生,留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只可惜了那些留在中京的宗室子弟,被东胡人一网全兜了,只作押往和都,稍稍安抚了那些尚忠于魏室的臣民,便拖到青城被尽数斩首,——竟比当年的魏国兵马更加凶残狠毒。

如今,青城只剩了手无缚鸡之力的魏国贵女,正被那群饿狼似的莽汉蹂.躏欺辱,能逃出一条性命都不容易,再无半点反抗之力。

而青城原也不是什么军事要塞,攻占中京后,留在附近的守军不能参与城内那场杀戮和抢掠的狂欢,如今好容易有机会放纵一回,自然肆意妄为,防卫松驰。

虽然从未曾和东胡人正面对敌过,但韩天遥出身将门世家,对于局势的判断极为敏锐,早对东胡兵马的习性有所了解,仗着一身武艺潜入青城,很快找到数名躲懒喝酒的巡逻兵,迅速出手制住,逼问了青城大致情形,便与陈旷等人都换了东胡人的服饰,只作巡逻,大摇大摆地从营寨间穿过,虽也遇到几拨东胡兵卒,竟无人理会。

寂月皎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