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皇妃(248)

王筝依然毫不犹豫地应下:“末将愿意。”

海遥点点头,“回宫带出盈儿后我们就走。”

王筝缓缓站直身子,在长安生活的这几年是他最憋屈最委屈的日子,现在能离开长安,能保护韩信心爱的人,他只觉得心中豪情万丈,“姑娘,军中几位将领很想见见你。”

这些人都是韩信的好兄弟,海遥却无颜面对他们。

王筝知道海遥的顾虑,也明白那些将领的心思,是想亲眼瞧瞧韩信一心一意保护的女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值不值得他们卖命。刘盈还未救出,平安离开长安也需借助他们的力量,王筝心中为难,不知道怎么开口劝海遥一定要见他们一面。

海遥忽然开口,声音坚定:“我见他们。”

王筝破颜而笑,“末将明日安排他们过来见姑娘。”

海遥却不同意,“我应该过去见他们。”

王筝一愣,对海遥肃然起敬,但还是不放心地嘱咐几句:“姑娘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军中之人是非曲直十分简明直接,他们因为敬重侯爷,所以愿意誓死追随。若他们觉得姑娘值得效命,就会像敬重侯爷那般敬重你。”

海遥感激地点点头,“我会尊重他们的选择,是去是留皆随自己心愿。”

王筝放心地离去。

海遥关上房门坐在火炉边,半晌才觉得身子暖和了一些,便掏出随身携带的半截簪子,拿起小巧的刀雕琢起来。这是韩信死时还紧握在手里的她的簪子,她想把它雕琢成佩饰戴在身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曾经有一个男人刻骨铭心地爱过她,提醒她曾经辜负过这么一个深爱她的男人。她没有深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可现在的她只想这么做,只有这么做了她才能继续活下去。

刘邦静静地站在院中,看着透窗而出的清瘦身影。他本以为进入韩信的府邸会费一番周折,没有想到这座宅院几乎没什么守护的人。

许久,海遥的身影都纹丝不动。就在刘邦以为海遥在伏案而睡时,伴随着一声闷哼,她忽然抬起了头。

刘邦心里一阵急跳,正想走过去推门而入,却发现她又像方才那般低下身子。她如此专注是在干什么?

狂风夹杂着雪粒子呼啸而来,纱窗发出呜咽。

刘邦一步一步迈上台阶,走到门前手搭在门上时,心里却突然犹豫了。他害怕见到她冰冷的目光,害怕听到她绝情的话语。

海遥虽听说过雕琢玉石的要领和方法,却没有亲手做过。拿着雕刀的手很笨拙,不时会扎到手上,握着簪子的左手已伤痕累累,可她不愿意放弃。手伤了没关系,只要簪子没弄断就好。

呆立半晌,手却犹如千斤重,越来越沉。就在刘邦决定放弃的时候,房里却传出海遥哭泣的哽咽声。哭声压抑而低沉,他再也无法听下去,推门而进,“海遥。”

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海遥混沌的大脑顿时清醒,“滚。别脏了这间屋子。”

刘邦沉默着。

略一分神,雕刀再次刺入海遥手心。鲜血如注,顺着手指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刺目的鲜血提醒着海遥,房中的男人就是那个无情的刽子手,是杀害她兄弟姐妹的元凶。刹那间,仇恨涌上心头,她抬眼怒瞪着刘邦,咬着牙道:“滚出去。永远不要出现在我面前,永远不要让我看到你、听到你的声音。”

刘邦遍体生寒,“海遥,我才是深爱着你的人。我们……”

“滚。”海遥猛地站起身,举着锋利的雕刀逼到刘邦面前,“你根本不懂什么叫爱,也没有爱过任何人。若不是顾念你是大汉天子,若不是不愿意看到天下百姓再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你。所以,刘邦,不要逼我。我只是个女人,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会选择玉石俱焚。”

刘邦痛苦地闭上眼睛,“海遥……”

海遥根本不容他说下去,“滚出去。”她不愿意听到他的声音,害怕再多看他一眼就会忍不住杀了他。

海遥满是恨意的目光犹如利箭,刺得刘邦遍体鳞伤。他深深地看了海遥一眼,仓皇转身,奔出房门,仰望苍穹发出一声悲号。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杀了项羽她恨他,项羽是他政治上的敌人,若不斩尽杀绝,将后患无穷。杀了那三个女人她也恨他,她根本不知道他从来没有招惹过那三个女人,是她们主动投怀送抱,他之所以没有拒绝,是因为他不想让她身边有这样的高手。他害怕她借助她们的力量离去,她也根本不知道那三个女人暗中做过什么,他若不对她们动手,她们就会对她动手,她们无法容忍他心里一直爱着她。杀了韩信她也恨他,她难道不知道韩信的兵马就在长安城外五十里处,换作任何一个君主也不能忍受这种事情发生。他不是没给韩信机会,从栎阳到长安,数年时间,是他不敢对韩信动手吗?不是!他就是预料到她会有这种反应才迟迟不动手,他想让韩信自己做出选择,把那些兵马交给周勃编入汉军,可韩信却置若罔闻。他做错了什么?他只是做了一个君王,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一切。

玉朵朵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