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104)

待见到蓝徽容,她便将满腔母爱倾注在了她的身上,可听丈夫说容儿执意要离去,心中难过,病便有些沉重,她也隐隐知道了儿子的心思,眼见蓝徽容因自己生病而守于床前,暗中有了打算,这病,便连病数日,反反复复,都不见好,蓝徽容果然也不再提离去的事情,日日过来陪伴于她,颇让她有些小小的得意。

不知不觉中数日过去,蓝徽容未再见着孔瑄,自那夜后,他也未再来找她,她只从崔放或聂蕤的口中知道他日日早出晚归,也不知在忙些什么事情。

蓝徽容对孔瑄有着十分的信心,便安心每日呆在慕王妃身边,伺候她饮食起居,慕王妃竟再也离不开她,两人之间,如同亲生母女一般,蓝徽容想起数日后就要离去,心中难过,却也无法说出口。

倒是守在慕王妃身边,让她避过了慕世琮,慕世琮恐她着恼离去,不敢再来找她,向慕王妃晨昏定省时,也只是用那浓烈的眷恋目光看上她几眼,仿佛只要每天能见到她,就心满意足,原本冷傲的脸上也时时浮现温和的笑容,崔放等人直呼侯爷自战场归来,便转了性子,实是有些怪异。

这日已是八月二十八,蓝徽容正陪慕王妃说话,仆妇来禀,监察使黄儒敏的夫人,朝廷二品诰命黄氏前来拜见王妃。

慕王妃听禀一愣,她性子柔弱,虽贵为王妃,但甚少与这些官宦贵族家的夫人交往,若是别家夫人,便待不见,但她知这监察使是朝廷派驻藩邦的重臣,负责在朝廷与藩邦之间联络往来,也负责监察藩王动态,实是得罪不得,忙命人请了进来。

香风阵阵,彩锦珠佩,黄氏踏入房中,行到慕王妃床前,俯身行礼:“妾身黄氏,拜见王妃。”

慕王妃忙命仆妇将她扶起,和声道:“黄夫人切莫如此大礼,我有病在身,不便相扶。”

黄氏三十出头,颇有几分丽色,口音圆润:“妾身听得王妃染恙,便一直说要来探望,又恐惊扰王妃,今日知王妃病情好转,便来略表问候之意。”

她目光在室内扫了一圈,看见蓝徽容静静立于床尾,眼睛一亮,起身行过来,握住蓝徽容的手:“这位就是蓝霞仙子吧,真是标致灵秀,好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仙子。王妃也不让她出府,夫人们可都想一睹她的风采。”

蓝徽容轻轻抽出双手,行了一礼,却不说话。慕王妃微笑道:“倒让夫人见笑了,这孩子素喜清静,我又在病中,她时刻陪伴于我,待我大好了,自会带她出去走走的。”

黄氏笑着转过头去,向她随行的婆子吩咐道:“快快回府,准备一些表礼过来,与蓝小姐初次见面,可不能失礼了。”

此时,东花厅内,监察使黄儒敏正与慕王爷闲谈,慕世琮立于一侧。

慕王爷知这黄儒敏深得皇帝信任,也有着直奏天听之权,这西北十二州的一举一动只怕都是通过他直达朝中,见他今日来访,说的却是些闲话,不知是何用意,面上保持淡淡的微笑,心中却在快速地思忖着。

不多时,一名随从步入厅来,凑到黄儒敏耳边低低地说了句话,慕世琮俊眉一挑,似是听到了一个‘蓝’字,黄儒敏已呵呵笑着站了起来,笑完面容一肃,长喝道:“圣----旨----下!”

慕王爷与慕世琮同时心惊,这圣旨来得蹊跷,黄儒敏似有备而来,两父子对望一眼,早有侍卫大开中门,抬过长案,铺上锦绸,二人站起身来,面朝东南而立。

黄儒敏却不慌不忙,笑道:“圣旨是下给蓝容蓝小姐的,还请王爷唤蓝小姐出来接旨吧。”

慕王爷额头隐有汗珠沁出,手背上青筋暴起,缓缓道:“黄大人,实在抱歉,蓝小姐昨日便已离开潭州了。”

黄儒敏呵呵一笑:“王爷这话说得,我家夫人此刻可正与蓝小姐闲叙家常,刚才还差人要我准备表礼呢。”

慕世琮的心渐渐往下沉去,容儿的来历,只有父王母妃与自己知晓,难道,皇上竟知晓了她是清娘的女儿不成?

黄儒敏悠悠道:“王爷,可没有圣旨等人的先例,还请王爷速速传蓝小姐出来接旨吧。”

慕王爷望了一眼慕世琮,慕世琮会意,微微点头,转身向厅后走去,转过锦屏,急奔往正院内室,见一贵妇人正与母妃和蓝徽容絮絮叨叨,面不改色走了过去,道:“容儿,你随我来。”

黄氏娇笑着站了起来:“唉哟,我倒是忘了,外子今日要来王府颁旨,听说圣上有旨意下给蓝小姐,蓝小姐,咱们一起出去吧。”说着拉住蓝徽容的右手。

慕世琮大急,劈手夺过蓝徽容的手,往外疾奔,蓝徽容瞬间明白一切,回头望望慕王妃惊恐的面容,心中暗叹,在院中顿住脚步,轻声唤道:“侯爷!”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