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150)

“是,皇上虽初步消除了对侯爷的猜忌,但如何令他放了蓝家人,放侯爷回去,还真是有些难办。”孔瑄见她不再关注自己的白发,暗暗松了一口气。

慕世琮道:“看来容儿得想办法把寒山图找出来才行,清姑姑定将寒山图藏在了某处。”蓝徽容摇了摇头:“现在看来,皇上的心思不单是指向寒山图,我还得再试探一下他的真实想法。倒是宁王,现在被我们这么一搅,为了户部的事情,只怕他心中想的念的,就是要从我这里得到寒山图。”

三人商议片刻,见时候不早,慕世琮道:“容儿,我先送你回宫,改日再来找你。我那侯府外满是监视之人,怕引起皇上和宁王怀疑,孔瑄不便露面。他现在住在玉媚楼,那里是父王早年设下的一处暗桩,若有紧急情况,你就去找玉媚楼的晴芳姑娘。”

蓝徽容站起身来,望着孔瑄,二人目光胶着在一起,难分难舍,慕世琮眼神一黯,走了出去。蓝徽容静静地走到孔瑄身前,凝望着他略显憔悴的面容,眼中尽是痴恋与不舍。孔瑄伸出手来,替她将鬓边秀发拢到耳后,见她眼中隐有泪花,手指轻轻勾了一下她的鼻尖,略带调侃道:“虎翼营的规矩,不能掉眼泪的,忘记了?!”

蓝徽容侧头一笑,眼泪却啪啪地掉下来,怕孔瑄看见,将脸埋在了他的肩头。孔瑄将她紧紧抱住,感觉到她的泪水洇湿了自己的衣衫,她的心在勃勃跳动。想起她孤身一人在宫中与豺狼为伍,想起自己不知是否能顺利拿到解药,陪她一生一世,心中忧痛交缠,腾腾如沸。

他将头低下去,贴到蓝徽容耳边,轻声道:“容儿,答应我,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哭,要照顾好自己。”

蓝徽容觉自己的泪水就要控制不住,汹涌而出,但又不愿让孔瑄担忧,低低地‘嗯’了一声,柔声道:“你也不要太过操劳了,宁王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你虽在暗处行事,也要万事小心些。”她知宁王的人此时肯定在这酒楼外监视,又绝不能让宁王知道孔瑄也来到京城,怕他狠下杀手,终勉力从孔瑄怀中退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猛然转身出了房门。

回到宫中,已是月挂高楼,蓝徽容先去了正泰殿,见皇帝还在批阅奏折,案边桌上摆着一桌御膳,却都凉了。

经过十多天的相处,蓝徽容知皇帝虽心狠手辣、薄情寡义,却也不失为一个称职的帝王,勤政克己,生活也颇为俭朴,而且听宫女们背后议论,皇帝似是从几年前便已少近女色。此时望着这清冷的正泰殿,望着烛光下这个孤独的身影,纵是对他有着深刻的仇恨,却也在心中涌上一丝怜悯之意。她轻声命内侍将冷菜撤去,内侍有些犹豫,怕被皇帝责骂浪费,但见蓝徽容坚持,便依言撤去。蓝徽容亲到御膳房弄了两个热菜和一样点心,端入正泰殿。

早有内侍过来用银针试毒,皇帝闻到诱人的香气,抬起头来,望向沙漏,方知已到了定昏时分,他放下手中羊毫笔,站起身来,微笑道:“容儿今日去了哪里游玩?”

蓝徽容将菜式点心摆到紫檀桌上,柔声道:“皇上再勤于政事,也得爱惜身体,还请皇上以后按时进膳。”

皇帝听她语出至诚,微微一愣,目光投向桌上菜肴,只觉胸口一阵空荒,定窑粉彩碟里,一碟糟香三丝,一碟翡翠鸡丁,一碟松花栗子糕,菜式极普通,却都曾是他最爱的。当年的她那般聪慧,厨艺高超,却为了他,让苍山的兄弟吃了整整半个月的翡翠鸡丁。那时的情景浮上心头,皇帝握着蓝徽容奉上来的玉箸,忽然想道:若是自己没有成为帝王,而是和她在苍山过着平淡的生活,又有一个这般可心聪慧的女儿,会不会比现在要快乐许多?

心情复杂地用罢晚膳,皇帝再度回到案后批阅奏折,由于春猎,积累了大量的奏折,直到子时末,他方停歇下来。抬头一看,蓝徽容已依在一旁的椅中,睡了过去,想是不忍打扰他看折子,又没得到他发话,不便离去。

他站起身来,走到蓝徽容身前,长久地凝望着她睡觉时恬淡的面容。不顾宫女们惊讶到极点的目光,抱过一床薄被轻轻盖于蓝徽容的身上,坐在她身边,望着殿外苍茫的夜色,目光深沉而悠远。

蓝徽容迷迷糊糊,觉得自己好象在一处深山中奔跑,母亲的身影就在前面。依稀可见,自己仿佛还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被深山老林中的怪兽吓得号啕大哭,拼命地向前跑着,想拉住母亲的手,可无论她怎么奔跑,怎么呼喊,母亲都不曾回头。一阵迷雾涌来,母亲的身影消失不见,山中传来一声虎啸,她惊出一身大汗,猛然坐起。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