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157)

孔瑄见简璟辰眉头微皱,知他正稍有分神,身子再向左边移动一点,脸却向右边望去,露出惊喜的神色,唤道:“侯爷!”

简璟辰心中一惊,猛然扭头,手下之人皆受他影响,齐齐向左边望去,在这瞬间,孔瑄已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跃上左边民宅的屋顶,沿着屋脊向西急掠。

简璟辰向左边望去,只见漆黑一片,顿时醒悟上当,拔身而起,也随后跃上屋脊,手下之人齐齐跟上。

数十人如飞鸟般在城中接踵的屋脊上掠过,孔瑄在前左移右闪。简璟辰追得一阵,猛然醒悟又中了孔瑄之计,自己这数十人在京城之顶这般追逐,只怕巡夜的禁军即刻就会发现。虽说禁军碍于自己不会追究什么,但若是传到父皇耳中,那就说不清楚了,万一孔瑄借势一闹,还会后患无穷。想到此,他奔势不减,将手一摆:“你们都留下,我一个人去追。”说着将内息运至顶点,追向孔瑄。

孔瑄沿城中屋脊向西急奔,左腿剑伤剧痛,内息渐乱,毒药引起的筋脉痉挛症状在此刻竟隐有发作迹象。

风声呼啸过耳边,茫茫黑夜之中,奔逃之时,他忽然想起与蓝徽容相识以来的种种情景,也想起与慕世琮这么多年的朋友之义,隐隐地,童年艰难的记忆也浮了上来。生死之恋,朋友之义,抚育之恩,欺骗之恨,种种情绪纠缠在他的心头,胸口如有巨鼓擂响:孔瑄,你一定不能够倒下,更不能让宁王擒住。与仇天行的恩怨得了结,与侯爷的情义得成全,与容儿的相守,更不能放弃!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与容儿,就好象大海中的两叶扁舟,一路上惊涛骇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下未到彼岸,绝不能抛下另一个独自漂泊,更不能因为自己而让另一个遭受灭顶之灾。念及此点,他心中一暖,筋脉似也有些畅通,脑中也渐达到极度的清醒与聪灵。他辨明方位,思忖一瞬,听得简璟辰越追越近,灵机一动,身形忽然向右折去,不多时便踏上一处院落后墙墙头,从容地转过身来,望着随后而来立于墙头的简璟辰。

简璟辰冷眼望着淡定自若、嘴角含笑的孔瑄,忽有一种感觉:眼前这人虽身份低微,此时又身负有伤,面色苍白,却如高山大海,深邃无边,让自己无法兴起轻视之念。

孔瑄朗朗一笑:“王爷,以您之能,估计要多少招可以拿下小人?”

简璟辰心中一凛,眼光逡巡一圈,脸色微寒,并不作答。

孔瑄笑意更浓:“王爷,您素来与我们侯爷交好,小人实不愿与您对决,但王爷若是执意相逼,小人接上那么二三百招还是可以的,只是若是惊动了这处的主人,小人可不负责。”简璟辰双拳紧握,恨不得即刻扑上去将这人击倒,但也知孔瑄所说属实。没有二三百招,他无法将其擒获,而一旦孔瑄闹将起来,惊动了这院子的主人―――监察司御使秦如海,可就后果堪虞。秦如海其人,向来以英明刚直、铁面无私著称于世,他从不趋炎附势,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也是直言不讳,屡屡冒死进谏。偏偏他之言行,让人抓不到一点把柄,纵是皇帝,经常被他气得恼怒至极,却也拿他没辙,事后还得夸他乃朝之栋梁,国之柱石。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半夜被打斗声惊醒,起来发现当朝宁王殿下竟在大半夜与人在自家墙头展开生死博斗,他不出面制止、查个水落石出、直奏天颜是绝不会罢休的。想到这个后果,简璟辰面寒如铁,心中明白自被孔瑄使诈由双月阁后巷逃脱,便已失去了擒拿他的最佳时机。孔瑄看着简璟辰面色,哈哈一笑:“王爷,小人失陪,改日再到王府作客,后会有期了!”说着纵身跳入秦如海宅院之中,迅速隐入秦宅之内。简璟辰身形如被定住,看着他消失在黑暗之中,眼神如寒冬一般沉郁,良久方转身离去。

慕世琮身为质子,并无每日上朝议政的资格。但其又是有着朝廷封爵的侯爷,逢初一、十五的大朝会,他还是必须前往太极殿,给皇帝三叩九拜后方可退出。

这日辰时三刻,慕世琮散朝后从正华门出来,梅涛等人牵过马车。慕世琮弯腰而上,放下车帘,马车缓缓前行。他闭上眼,想起仇天行半个月后就要到达京城,该如何才能暗助孔瑄从他手中拿到解药呢?

正思虑间,车底忽然传来轻轻的叩击声,慕世琮面色一变,用心听来,竟是虎翼营的惯用暗号。他面色恢复正常,用足跟在车底轻叩了几下。

马车一路前行,到得质子府门前,慕世琮掀开车帘,低声道:“把车赶到后院去。”梅涛一愣,迅速反应过来,马车绕入质子府后巷,由后门驶入院中,梅涛等人训练有素,关上院门,确定再无监视之人,方掀开车帘。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