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178)

仇天行默然良久,眼光掠过孔瑄平静的面容,蓝徽容清澈的眼神,缓缓点了点头,从腰间取出一个瓷瓶:“这里面的药,能将他的毒暂时压住,但要彻底解他的毒,还是得用七花丹,希望两个月后,你们能让我感到满意。”

“春日陇上梅,少年踏歌行。流光随日度,梨花卷东风。

历历青山外,无雨亦无晴。巧笑在溪边,桃李几度春。”

皇帝神情惆怅,执笔在清娘画像上书下这首诗。画中的红衣少女,巧笑倩兮,让他长夜难以入眠的心在这些日子稍稍得到些慰藉。

他放下笔,良久地注视着画中之人,转过头来:“容儿,你昨日一夜未归,去哪里了?”蓝徽容神情肃然,一拜而倒:“皇上,容儿想求您一事。”

皇帝看着拜伏于地的蓝徽容,轻轻摆手,殿中执事人等皆悄悄退了出去,殿门‘伊呀’关上。皇帝步至椅中坐下,饮了口茶,轻声道:“你这般郑重,定是要事,起来说吧。”蓝徽容站起身,又行到皇帝身前盈盈跪落:“容儿想求皇上,放了侯爷和蓝氏族人。”“我?!”皇帝呵呵一笑:“等到现在,容儿总算开口了。朕倒想听听,你用什么来求朕?”“容儿愿意找出前赵国宝藏所在地,并告诉皇上母亲葬在何处。求皇上看在母亲份上,能够答应容儿的请求。”蓝徽容垂头道。

皇帝原本严肃的面容涌起一股淡淡的笑意,使他那平日看上去总是有些吓人的双眉也有了些许柔和。他再饮口茶,悠悠道:“东南三州水患正深,这宝藏嘛,倒可以解朕的燃眉之急;若是能将你母亲迁至皇陵,也可以了朕一大夙愿,容儿提出来的条件倒是挺诱人的。蓝家人放与不放没什么关系,只是放不放世琮,朕得再想想。”

蓝徽容知藩镇历来为皇家心腹大忌,皇帝虽初步消除了对慕世琮与宁王联手的顾忌,但毕竟侯爷是王爷的独生子,只怕皇帝再没有了顾忌,还是不会轻易答应放侯爷回去。来正泰殿之前,她便将此事想了又想,此刻听皇帝果真如此说,遂咬了咬牙,磕下头去:“皇上,容儿愿意以人换人。”皇帝笑得更是畅快:“说来听听。”

“容儿斗胆,想求皇上收容儿为义女。”

“你要做朕的女儿?”

“是,容儿愿意终身不嫁,在宫中陪着皇上。皇上若是寂寞,容儿就陪皇上说话解闷。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若是龙体染恙,容儿愿意衣不解带,侍奉汤药。容儿愿意象亲生女儿一样侍奉皇上,求皇上成全。”蓝徽容深深的磕下头去。

皇帝握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面上神色渐渐有些复杂。宝藏固是他急需用来救灾的,要与清娘合葬也是他多日来想着念着的,但蓝徽容最后这段话更击中了他的软肋。

他一生寂寞,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他本就不喜谈笑,在妃嫔子女和大臣面前更是威严肃穆,有些内侍和宫女见到他就会吓得瑟瑟发抖。这几十年来,他找不到一个可以轻松说话、开心而笑的人,正因为觉得活着的时候太孤单,所以他才会想着要与清娘合葬,实是深恐自己归天之后还是孤家寡人。

自蓝徽容进宫后,他才逐渐有了些笑容,也享受到一些天伦之乐,感觉不再是那么孤单与寂寞。她既誓死不愿嫁给辰儿,那么,让她做自己的女儿,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若是真能将这孩子永远留在身边,是不是,这皇帝做得也不是那么难受了呢?

蓝徽容见皇帝良久地沉默,知他已有所触动,再度磕头道:“皇上,有容儿在宫中,侯爷他必定事事听从皇上的旨意,决不敢有半分违逆,还请皇上三思!”

皇帝注目蓝徽容片刻:“容儿很聪明啊,不愧是清娘的女儿。”

他站了起来,行至案前,眼中露出温柔之色,望着画中的红衣少女,慢慢伸出手,抚摸着那多年来不断出现在梦中的面容:“你象你母亲一样的聪明,宝藏、夙愿、孤独,你样样都说到了朕的心里。好,朕就允你,朕现在就下旨,封你为思清公主,等你寻到宝藏,朕就放了蓝家人和世琮。只是,你现在可以告诉朕,你母亲葬在何处了吧?”

蓝徽容站起身,也行到案前,望着母亲的画像,眼泪汹涌而出,泣道:“皇上,要将母亲棺木迁出,容儿实是不孝。容儿需得到她墓前,求得她的原谅之后,再亲自护送她进皇陵,绝不能让别人碰她的棺木一下,请皇上体察容儿的苦衷。皇上若不放心,墓室开启之时,再请皇上派人守着容儿就是。皇上若是不答应,容儿宁死不从。”

皇帝转过头看着她倔强的神情,晶莹的泪珠,再回头看看画中之人,二十多年来,她那不屈的神态仍历历在目。他心底深处隐隐一痛,轻叹了口气:“好吧,朕答应你。”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