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182)

蓝徽容点燃小小火堆,孔瑄则于林边警戒。莫爷爷伸手点开姐弟二人穴道,玄亦睁开双眼,还未及醒觉身在何处,已被无尘痛哭着搂入怀中。

听着搂住自己之人声声‘皇弟’的呼唤,玄亦低叹一声,垂下头,任无尘的眼泪滴上自己的僧衣,任她颤抖的双臂紧紧搂住自己的身躯。

林中青松叠翠,鸟鸣虫哝,玄亦目光下垂,抱着他的无尘已哭得喘不过气来,他却突然轻声诵起了《法华颂》。

“六万余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广含藏,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喉中甘露涓涓润,口内醍醐滴滴凉,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

无尘的哭泣声渐止,她愣愣地听着怀中之人的诵经之声,良久方松开双手,借着火光,望向这二十多年未曾见面的幼弟。

眼前之人,不再是那个遥远记忆中的粉团似的孩儿,他与父皇有几分相似的容颜让她激动不已,但他的宝相尊严更让她震撼心惊。那慈悲的眉眼,华严的宝相,那高德的风貌,越过二十多年的时光,越过重重的悲欢离合,越过生死荣华,剧烈的撞击着她脆弱的心灵。

清月一轮,星光偶闪,梵诵声回响于林间,蓝徽容默默听着,慢慢跪落下来。尘世间,何为真,何为幻?何为生,何为死?何为荣,何为辱?她的心间越发真澈,默默向佛祖祈祝:愿抛却一切生死荣辱,只求守护着相爱之人,守护着心底的那一份真情,走过这如尘埃般的一生。

无尘愣愣地听着诵经之声,忽然扑上去将玄亦的僧衣拉开,看上他肩头那颗红痣。玄亦却闭着双眼,任她摆布,口中经声不绝。无尘尖叫一声,发疯似的揪住他的僧衣,怒道:“住口,不准念了,你给我住口!”

玄亦的身躯在她手中摇摆,《法华颂》仍象一波又一波浪涛重重拍打着无尘的心。她忽感疲倦无比,松开手,跌坐于地上,喃喃道:“皓儿,你睁开眼,看看姐姐,我是你的姐姐,是你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啊!”

诵经声被她这一句满含深情的话语惊断,玄亦缓缓睁开双眼,如水中朗月的眼神望向悲伤绝望的无尘。良久,他跪在无尘身前,向她磕了一个头,又站起身来,向她行了一个佛礼。无尘悲痛欲绝,坐于地上。火光照映下,眼前的亲人,用他的诵经声,用他的佛礼向她宣告着与凡尘的彻底斩绝,也宣告了她二十多年牵挂与期盼的彻底破灭。

她在心中默念着这人生的残酷与无常,一种愤然与不甘的情绪渐渐涌上。心神激荡下,她站起身来,望着玄亦冷笑道:“我不管你是何高僧,不管你如何佛法高深。我只知道,你是我的皇弟,是要承担我和国复国重任的人,这是你生下来就必须要走的路,你逃不脱的,这是你的责任,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过你。”

她转向莫爷爷冷声道:“莫总管,带上他,我们回容州!”

莫爷爷踌躇不已,眼前的二人,都是他要效忠的旧主,当这二人剧烈冲突时,他又该听从谁的呢?

玄亦轻叹一声,平静地望向无尘:“姐姐,尘世间一切荣辱,都已是前生之事,所谓责任,更非玄亦所能承担。姐姐既受佛祖光辉所佑,也应慈悲为怀,万勿再以旧国为念。要知,家国仇恨,是这世间一切恶的根源,也是一切人心痛苦的孽因。”

无尘的泪水早已不可控制,摇头泣道:“不,皓儿,你忘了惨死的父皇和母后了吗?你忘了死于简南英手上的亲人了吗?你怎能这样抛弃一切,置他们的深仇于不顾,姐姐绝不会让你这样的。你跟姐姐走吧,做你该做的一切吧。姐姐求你了!”说着她在玄亦身前直直地跪了下来。玄亦凝望着她憔悴悲伤的面容,良久方低声道:“姐姐,若能复国,你要我做什么?”“自然是做皇帝,复我和国雄风,扬我李氏族威,传承我李氏万年社稷。”“我李氏族人,可还有人存活于世?”

“当年容州大屠杀,李氏族人,悉数灭绝,再无人存活于世。”无尘悲痛难禁,愤声道:“所以,你现在是我李氏族人传承香火的唯一希望,所以姐姐才一定要你还俗,要你承担起这份重任啊!”玄亦轻诵一声‘阿弥陀佛’,行至莫爷爷身前,忽然抓起莫爷爷的手在自己下身一拂而过。莫爷爷如遭雷击,蹬蹬退后几步,面上露出极度惊骇的神色。

无尘的心渐渐往下沉去,玄亦走到她面前,轻声道:“姐姐,多年之前,慕王爷也曾这样相逼过我。我一心向佛,不愿世间再因为我而起战火。所以,我当着慕王爷之面挥剑自宫,也早已将铁符融于镪水之中,斩断了与这尘世的一切牵连。我早已与和国无关,与李氏无关,今日得见姐姐一面,了却最后一点孽缘,望姐姐早日看破恩怨荣辱,我姐弟二人同扬佛法,造福苍生。”他不再看向众人,慢慢向林外走去,人间所有的重浊负累在他的颂经声中轰然远去,余下的,是月光照耀下他清华出尘、佛光环绕的背影。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