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206)

慕王妃微微一笑:“那臣妇就等上一段时日,皇上什么时候下诏放人了,臣妇就什么时候带着璟琰来见他的父皇。现在,就请皇上恩准我去见见容儿和我的儿子吧。”

皇帝面上闪过一丝恼怒,思忖片刻,道:“你既说世上只有你一人才知璟琰下落,朕可不能轻易放你自由。你若是死了或逃了,朕岂不是永远都找不到璟琰。从现在起,你住在宫中,由密慎司的人贴身保护。”

慕王妃身子一颤,她也听过,密慎司是东朝最神秘的一个机构,只奉皇帝诏命行事,执行皇室最隐密的任务,同时暗中监察百官,其成员武功高强,行事狠辣,纵是以自己丈夫那等能耐,讲起密慎司来仍是惧畏三分。

她垂下头去:“皇上如此安排,臣妇也无话可说,但既是住在宫中,求皇上允臣妇去见见容儿。”

皇帝望着慕王妃身影退出大殿,在几名密慎司暗使的护送下往嘉福宫方向而去,扬声道:“来人。”

“奴才在。”刘内侍从殿外躬身进来。

“速传太医院医正郭慕陶。”

简璟辰离开正泰殿,缓步往正华门走去,不时回头看看正泰殿紧闭的殿门,心中不停思忖:景琰是何人?为何父皇听到这个名字会如此失态?慕王妃此时上京,并以此消息来见父皇,难道―――他再回头看了看远处的正泰殿,遥见刘内侍青衣皂帽的身影立于殿外一角,略略放下心来。他知刘内侍虽是阉人,外表胆小怕事,似对皇帝忠心耿耿,却实是深藏不露。此人由当年庄国皇宫的一名小太监成为今日东朝的总管太监,实有过人之处,他选择为自己效力,应是在为其日后有个安稳的退路而早做筹谋。

简璟辰回转头,却见允王迎面而来,似笑非笑:“四弟,这么舍不得那正泰殿啊,一步三回头的。”

简璟辰嘴角微扬:“三哥也挺惦记着这正泰殿的嘛,这不正要去吗?”

允王扬了扬手中的国书,微笑道:“我是给父皇送这突厥国新王的国书的。四弟你也知,三哥我分管礼部事宜,这国书―――”

简璟辰全身一震,踉跄向后退了两步,又猛然跃前,劈手夺过允王手中国书,展开细读,双手直抖。

他耳中一阵轰鸣,隐约听到允王凑近来略带嘲笑道:“四弟,古汗王驾崩,三哥我还要恭喜四弟你即将有一个新姐夫。听说突厥新王威武盖世,与常宁姐姐倒是十分相配。虽说子袭父妻,未免与我朝礼法不符,但那是蛮夷之邦,四弟你也不必太在意。新王可在国书中说了,待三个月的热孝期一过,就要封常宁姐姐做小阏氏了呢。”

简璟辰面寒如铁,右拳忽然扬起,允王一惊,来不及躲避,正慌神间,简璟辰的拳势却在他面前半尺处生生停住。

允王忙摆手道:“四弟息怒,三哥和你开个玩笑而已,可别伤了咱们兄弟感情。”简璟辰将拳缓缓收回,额头青筋跳了又跳,脸色略见苍白。待自己的喘息不再那么粗重,他恢复平静神态,将国书递还给允王,冷冷道:“父皇现在有要事,不便见你,三哥不必去自讨没趣。这国书,早一天晚一天递上去都不碍事。”

说着不屑地看了允王一眼,转身提步。

允王见他这一眼扫过来,充满了蔑视之意,心中十分不爽。长期压抑着的愤懑和嫉妒之情涌上,加上今日所知之事实是令他有些得意,不由扬声道:“四弟,我这还有突厥左屠耆王的密函,是不是也等明天才递上去呢?听说里面所述之事十分重大,怕是耽搁不了的。”

简璟辰顿住脚步,眼神愈发冷漠阴寒,淡淡道:“这是礼部事宜,是三哥职责所在,我怎能多言,三哥你自己看着办吧。”袍袖一拂,往正华门而去。

阳光自窗棂透进来,照在蓝徽容苦涩的面容上,泛着淡淡的光泽。她依于窗前,心中千回百转,伤感难言。

她自察觉到自己怀有身孕之后,便不太敢去正泰殿服侍皇帝,唯恐被皇帝或宁王看出端倪,害了腹中的胎儿。皇帝虽不会害她,但宁王已被妒恨冲昏了头脑,实是不得不防。她心中又欢喜又伤悲,欢喜自己有了孔瑄的骨肉,能让他血脉得以延续,伤悲的是这孩子竟在他父亲处于生死关头的时候来到人世,分明是要让他的父母生生分离,无法同生共死。窗外,阳光底下,桂花慢慢沁着芳香,嘉福宫中极为安静。蓝徽容渐感困倦,脑中犹在想着如何让皇帝答应放自己去大牢探望孔瑄,将自己怀有身孕的事情悄悄告诉他。她也惦记着莫爷爷等人,不知他们是否受刑,是否受苦。

正昏昏沉沉时,宫门吱呀开启,细碎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蓝徽容听着不似素云等人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惊喜呼道:“琳姨!”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