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210)

皇帝何尝听过儿女臣子这般语气与自己回话,怒气勃发,抬足踹向简璟辰。简璟辰不敢运力抵抗,身形直飞出去,撞上殿中石柱,滚落于地,嘴角沁出一丝血迹,他却仍是抬头,愣愣地望着皇帝。皇帝忽然一阵剧烈的咳嗽,视线掠过一侧的清娘画像,脑内有些眩晕,狂怒之情难以遏制,指着简璟辰厉声道:“刚看着你好一些,你就这样忤逆。你心中想什么,朕都知道!你不要以为朕只有你这一个好儿子,不要想着那太子之位迟早总是你的!朕还没死,你就安份一些,不要逼朕收拾你!你给朕滚出去!”

简璟辰紧咬牙关,盯着皇帝看了一阵,慢慢平静下来,爬起来给皇帝磕了一个头,轻声道:“父皇息怒,是儿臣的过错,求父皇宽恕儿臣,儿臣再也不敢了,儿臣告退!”

他挣扎着爬起来,拭去嘴角的血迹,再给皇帝行了一礼,缓步退出正泰殿,走了数十步,立于宫墙之下。良久,他才发现自己竟在打着冷战,一股从未有过的绝望与决断之意自心中涌出,令他浑身剧烈颤抖。

时近中秋,京城连着下了数日的秋雨,夹着狂烈的秋风,似是深秋提前到来,天地间一片肃杀之意。

皇帝这几日颇为心烦,凌王等皇族诸王虽为他威严所慑,不再上表相逼,但如何令这些掌着部分军权的皇族们息事宁人,着实有些令他头疼。

他更时刻挂念着自己的长子璟琰,愧疚之情一日浓过一日,恨不得即刻将他接回宫、好好补偿于他才好。可他也知慕王妃是存着必死之心来的,如不能满足她的条件,只怕当世,再也无人知晓自己的长子身在何处。

偏这日政事又颇繁杂,皇帝堪堪忙定,六部尚书一一召见完毕,已是日沉时分。皇帝有些疲倦,靠上椅背,轻揉着眉间,感觉自己这段时间以来似是有些精力不济,纵是内功精湛,也常浮起无力之感,是政事太忙碌了,还是自己真的老了?

有人轻步迈入大殿,皇帝睁开眼,只见简璟辰步了进来。

这几日,简璟辰似是淡忘了那日两父子之间的激烈争执,说话办事十分恭谨,绝口不提常宁一事。皇帝心中也有些暗悔,那日不该情绪失控,对他大动肝火。

他再恼怒,心中也清楚,接回璟琰可以,对他百般宠爱万般补偿也行,但要立这个突然出现、未入过宗谱的长子为太子却是绝不可行,单是皇族宗室那一关,就绝对过不了的。想来想去,还只有眼前这个儿子才是最适合接位的人选,是不是真的要考虑一下他的感受,将常宁接回来呢?简璟辰恭顺笑着走近案前:“父皇,颜放回报,五百万两的赈灾银子已顺利放出去了,东南三州民心稳定,也未发生大的疫情,儿臣特来回报。”

皇帝心情略好,点了点头:“颜放为人沉稳,你举荐的这个人不错。”

简璟辰躬身道:“父皇,还有一事,儿臣想求父皇恩准。”

“说吧。”

“今日是容儿的生辰,儿臣的良娣想接她姐姐回蓝府,为她祝生,她的族人们也都想着要为她办一个热闹一点的寿宴。儿臣想着,让容儿出去走一走,和族人聚一聚,也许能开解于她,缓解一下她的忧思。”

“我?今日是容儿的生辰?”皇帝想了一下:“辰儿考虑得倒是周到,朕准了,要是她与族人相处融洽,今夜你就不必送她回宫了。”

“谢父皇。”简璟辰躬身行礼,面上露出温顺的微笑。

蓝徽容自那日与慕王妃会面之后,便安下心,听她的嘱咐,抑住担忧和思念之情,呆在嘉福宫内,偶尔去一去正泰殿服侍皇帝。

她虽不知琳姨究竟有何计策可以救出众人,也不知她嘱咐自己的那番话是何意思,但见她似是极为淡定自信,还可以不时来探望自己。皇帝这几日已将孔瑄一案压下,还不时和颜悦色要蓝徽容不必心急,宁王和凌王等人也不再对慕王爷死咬不放,她便放下心来。

虽然满心思念着孔瑄,也无法去探望于他,但既知他性命能保,更时时想起腹中孩儿,她心中实是有种绝处逢生的欢喜。

这日黄昏时分,蓝徽容见雨势稍歇,欲去正泰殿陪皇帝用晚膳。刚打开宫门,只见一人往嘉福宫而来,一袭藕荷色裙子,身形纤柔,正是堂妹蓝华容。

这几日,蓝华容有了圣谕,可以自由出入禁宫,也来嘉福宫看望过蓝徽容几次。蓝徽容虽对她十分不满,但现在孔瑄等人既能保命,她又时时想起终是因自己的缘故,华容才走到这一步,便对她再恨不起来。只是两姐妹也无法回到以前融洽相处的境地,总是说不到几句话,华容便红着眼圈告辞而去。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