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214)

皇帝恍然醒悟,颤抖着抬起右手,指向简璟辰:“你,你这孽障,在这画中―――”“不错,父皇,这画像所用颜料,儿臣在里面掺了一点点‘散功粉’,这一点点的份量,父皇是查觉不出来的,但又刚好可以令日夜抚摩面对着这画像的人功力逐步衰退。更妙的是,这‘散功粉’中上一段时日之后,一旦遇上‘豆蔻香’,就能令中者短时间内失去全部功力,全身酸软,最终毒发身亡,就象父皇现在一样。所以,儿臣今夜就在那点心中掺上了一点点‘豆蔻香’,‘豆寇香’并非毒药,那银针自然是试不出来的。”

简璟辰得意道来,眼见皇帝痴望着画像中的清娘,如潮恨意涌上,手中用力,将画像狠狠撕碎,掷于皇帝身前:“父皇,你负了她,今日又因为她的原因死在儿臣手上,也是你的报应!父皇,我本不想取你性命,原本还想等你在‘化功粉’的磨蚀下慢慢死去。但皇姐她等不起了,又只有这种混毒才能算计于你。父皇,你反正是一死,若不想看到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陷于内乱之中,又想儿臣将你风光大葬于皇陵,与这女人朝夕相对的话,就请父皇速将玉玺交出来吧!”他多年积怨,压在心底深处,这一刻,纵是知形势紧急,而皇帝知道必死无疑后更不会交出玉玺。但他仍忍不住一吐为快,似要将这么多年来的积怨和愤懑悉数发泄,要看着眼前这人在自己面前陷入绝望的深渊。

一道闪电自窗外惊过,映得皇帝面容惨白无比,他呆望着身前被撕碎的画像,正见清娘微笑的嘴角。这一瞬间,一生的谋算、背叛、杀戳如窗外的闪电般自他心头闪过,他耳中仿佛听到震天的杀声,眼前仿佛看到清娘跳崖前那冷冷的一眼,更仿佛看到在容州屠城三日中枉死的十余万百姓的幽灵在殿中飘浮。他的脑中渐转迷乱,‘散功粉’与‘豆蔻香’的混毒慢慢散入他的奇经八脉,令他逐步陷入疯狂之中。

他忽然嘶吼一声,声音依然微弱,却喷出一大口鲜血,同时身形跃起,扑向简璟辰。简璟辰大惊,不意皇帝竟在功力全散的情况下还能垂死挣扎,急速翻身滚开。皇帝再扑了上来,简璟辰大骇,欲待拔出袖中短剑相抗,转念一想,又收了回去,电光火石间,与皇帝‘嘭嘭’对了数招。

几招下来,简璟辰觉皇帝内力不济,只有以前的一二成,显是强行提起,作最后一搏。他放下心来,从容将皇帝逼住,悠悠道:“父皇,儿臣还是劝您不要做困兽之斗,儿臣可不想父皇遗体有何损伤,若是让王公大臣们瞧出父皇死于非命,儿臣这罪过可就大了!”

皇帝咬上舌根,不惜借这一咬之力震断三分心脉,才提起这二分内力,本是抱着死前与逆子同归于尽的想法。拼得几招,知不是儿子对手,心中极度狂怒与不甘,再愤嘶一声,震断四分心脉,掌风大盛,攻向简璟辰。

他多年余威之下,简璟辰心中一慌,本能地提起十成真气架开皇帝双掌,直轰上皇帝前胸。皇帝口中鲜血狂吐,身形直往后飞去,撞上殿中长案,滚落于地,身形扭曲数下,微微抽搐,片刻后,终归于平静。

简璟辰呆立原地,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右掌,良久,一阵狂风卷着斜飞的暴雨扑上窗纸,唦唦作响,将他惊醒过来。

他扑至皇帝身前,将皇帝上半身扶起,眼见皇帝眼神涣散,仅余一口残气,急道:“父皇,快,玉玺在何处?你快说啊!”

皇帝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不知是在嘲笑自己,还是在嘲笑简璟辰。他提起最后一口气,微弱道:“辰儿,玉玺,朕是不会告诉你放在何处的。你,你若真是象父皇一般厉害,就自己平定局势吧。朕,朕要睁大眼睛瞧着,看没有遗诏,没有玉玺的你,如何坐上这个皇―――位。”简璟辰急怒下将皇帝拎起掷于地上,愤然道:“你临死还不让我过安生日子,你―――”话未说完,他发觉皇帝已吐出最后一口气,阖目而逝。惊悚下,他缓缓跪落于地。

他颤抖着伸手探上皇帝脉搏,确认他已薨亡,一直高度紧绷着的神经放松下来。以往对皇帝复杂的感情,掺杂着仇恨的敬慕之意,不被疼爱重视的愤懑之情,悉数于这一刻冲入他的心间。他落下泪来,颤抖着磕下头去:“父皇,您宽恕儿臣吧,儿臣是逼不得已的。”

他行事之前,并未料到以刘内侍对殿内机关的熟悉,竟未能找到玉玺,这才下了必死之药。但现在皇帝已经殒命,别无他法,他迅速在殿内寻了一圈,未见玉玺踪影,也冷静下来。思忖片刻,知皇帝薨逝的消息若是传出,自己没有玉玺,没有传位遗诏,只怕允王等人不会善罢甘休,一旦局势不能平定,东朝还将陷入内乱之中。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