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22)

眼见这老妪喉头咕噜声不断,一口气接不上来,蓝徽容忙俯身过去,将她扶起,右手在其背门运气轻拍,老妪渐渐缓过气来,昏浊的眼睛望向蓝徽容,忽然紧紧攥住她的右手,喘气道:“阿松,你回来了,回来看娘来了?!”

蓝徽容一愣,那老妪忽抱住她放声大哭:“阿松啊,你怎么把娘丢下不管了,阿松啊,娘快饿死了啊!”

蓝徽容知她年老昏迈,错认自己,听她哀哀欲绝,便也任她抱着,并不将她推开。

听得老妪哭泣声渐歇,蓝徽容知她体力不济,忙将她放平躺下,道:“婆婆,你先歇着,我去给你做饭。”这一开口,才发觉自己声音越发的嘶哑,知那‘锯喉草’药效已慢慢发作。

那老妪仰面向天,微弱地‘啊’了一声。蓝徽容举烛步入灶间,才发现米缸内仅余一捧碎米,房内再无其他食物,她心中更是难过,生起柴火,细心熬了一碗米粥,端至老妪床前,待得喂那老妪用完米粥,方察觉到自己肚内已是十分饥饿。

由于天气炎热,她所带干粮不多,路途上便已用尽,此刻见这老妪家里毫无余粮,想了一下,便欲推门出去,到别户人家家中寻找粮食。

手刚触到木门,她的视线凝聚在了右侧土墙一幅发黄的画像之上,只见画中青山翠峦隐现,蜿蜒的小河边,一劲装女子正倚马而立,河风吹得她青裾飘扬,由于画像年代可能太过久远,这女子面目模糊,但她那英姿勃发,飒爽豪迈之态瞬间充塞蓝徽容心头。

画像前还摆着一龛台,龛台上立着一个木牌,蓝徽容走近细看,发现那木牌上刻着‘恩公清娘子长生’八字。

蓝徽容看得片刻,转身推门到别户家中寻得一些余米和干菜,却发现这几户人家中也都挂着那劲装女子画像,同样设着长生牌位,她不禁暗暗讶异:这清娘子究竟是何许人,竟让这整村人供奉其长生牌位?

她返回老妪屋内再熬得一碗菜粥,填饱了肚子,已是夜色深沉,浓郁的黑暗和可怕的寂静弥漫整个山村。

蓝徽容收定心神,坐于老妪床前,见她已昏睡过去,执起她黑瘦左手,忽然想起母亲临终时的模样,那依依不舍的目光,心中一酸,母亲,您为何要抛下容儿,为何要留下那样一封遗书?

自打出了无月庵,蓝徽容便下了决心要遵从母亲遗命,听从无尘师太差遣,这一路行来,她将诸多疑问压在心底,此刻身处于这寂暗的山村内,不可自控地将诸事反复细想,心潮起伏,难以入眠,直至半夜,方依在老妪床边睡了过去。

天明时分,蓝徽容猛然惊醒过来,感觉到手中老妪之手冰凉僵硬,细探其脉搏,心中一沉,转头望去,见老妪面色发青,便知她终因年老病重,于昨夜睡梦中悄然离开了这个尘世。蓝徽容不由有些伤心,转瞬又想开来,这兵荒马乱的边塞,能于平静中死去,对这老妪来说,也许已是一件幸事了。

由于不知老妪是否还有亲人,将来是否会返家中,蓝徽容想了一阵,到侧屋寻来一把锄头,步至院中,挖出一个深坑,寻来一块草席裹住老妪遗体,埋入坑中,推土入坑,垒起一座土坟,又在坟前竖上一块木牌,正待蹲下身来刻上数字,忽闻马蹄声席卷而来,撕破山村晨间宁静。

耳听得铁蹄声在身后院外骤然而止,蓝徽容心中暗警,并不回头,蹲在地上,装作拍着身前土坟,却用心听着身后动静。

“唏律律”马嘶声此起彼伏,大队人马涌入村中。

“岳将军,这处就是方家村吗?”

“是啊,唉,我也是多年未来这处了,看来已是人去屋空了啊。”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

“那是自然,西狄军南下,这些村民自然是要提前向南逃离的了。”另一个粗豪的声音道。

“岳将军,咱们还是尽快赶路吧,误了时辰,王爷怪罪下来,可不是好玩的。”

蓝徽容心中一动,知这批人马定是慕王爷手下,赶去前线作战的,她本就是想前往军中,伺机得近慕王爷,知机不可失,心念急转,站起身来,奋力用手中铁铲拍打着坟堆。

听得声响,便有诸人喝道:“什么人?!”迅即有数人步入院子来。

蓝徽容缓缓转过身去,只见数名士兵将自己围住,而院门口,一名中年将军装扮的人和几名低一级的将领正带着审视的目光望着自己。

那中年将军面目清瘦,身量中等,颚下几绺长须,甚为儒雅,眼神却锐利如刀,盯着蓝徽容上下看了几眼,又将目光投向她身边土坟,不由一愣,目光渐转柔和,步到蓝徽容身前,问道:“小兄弟,是你家刚有人去世吗?”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