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233)

祯和九年,东朝二十万精骑,再度北上,正式与突厥开战。

五月的京城,潮湿闷热。皇宫内,更是吹不进多少风,高高的宫墙下,流动着一股难闻的湿秽之气。

交乾殿内,武帝任宫女们替自己扣上天子战袍,冷峻的面容,不起一丝波澜。细碎的脚步声响起,蓝贵妃肚子微微挺起,慢慢走近,接过宫女手中的火红皮牟,轻轻替他拢上,柔声道:“皇上,此去突厥,路途遥远,战事激烈,还望皇上珍重。臣妾会日夜在佛祖面前祈福,保佑皇上大胜归来!”

武帝微微低头,正见蓝贵妃轻垂的眼帘,那睫羽扑闪之间,竟让他忽然想起一人。多少年了,那冲天的烈火仍不时在他的眼前梦中闪现,那清丽的身影,仍不时萦绕于他的心头,难道,真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吗?

眼前之人,象她,却又不是她。多年来对自己悉心伺候,宛转承欢,自己也因有愧于心,对她格外宠爱,也册封了她的儿子为太子。可为何,这么多年,自己就是不肯立后呢?难道,自己也会象父皇一样,几十年都忘不了一个女子吗?

武帝忽然涌上一阵愤然,对这样的命运有些不甘,他猛然将蓝华容搂入怀中,重重地咬上她的耳垂。蓝华容忍住疼痛,泪水正在眼眶内打转之时,武帝轻声道:“容儿,等朕回来,等朕把皇姐接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朕要立你做朕的皇后!”

蓝华容呆立原地,多年的念想,多年的痴等,今日终于有了回报吗?

武帝将她环住,柔声道:“容儿,你在宫中,也要多加保重。你是有身孕的人,不要过份思念于朕。现在前方战事顺利,若无意外,朕在你临产之前能赶回来的。朕这次是非去不可,朕一定要亲自将皇姐接回来。虽然这么多年,皇姐在信中总是说她过得尚好,朕却总是担忧于她,朕一定要将突厥踏于脚下,要一雪皇姐被逼改嫁之辱!”

祯和九年七月,东朝武帝亲征突厥,诏令突厥王交出常宁公主,突厥王离勒将使者斩于刀下,誓死不从。

祯和九年八月,东朝精锐与突厥王骑会战于阴山,血战三日,东朝武帝亲率数万精骑突破突厥防线,由阴山东面而入,直奔王庭。

突厥王离勒大惊,率数万骑兵急速追赶,中武帝埋伏,数万将士死于火箭之下。离勒在数千死士的护卫下,坚守于白云谷,箭尽粮绝。

中军大帐内,武帝眉头微蹙,望着手中那张信笺。信中所说,是真的吗?难道皇姐她当年改嫁于离勒,竟非被迫,而是自愿?可为何之前数年,她都不向自己说明真相呢?这信,到底是皇姐真心所言,还是被突厥留守王庭的人胁迫所写?

如果她是真心嫁于离勒,自己现在是不是就要放离勒一条生路?可如果她是被迫而写这封求赦信,那自己多年的隐忍图谋,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岂不是要止步于这青云谷前?!他站起身来,长久地在帐内徘徊,信中哀求的言辞,让他的心一阵阵紧缩,可眼前这即将到手的战果,这皇图霸业、一统天下,又让他双手攥紧,将那封信紧紧揉成一团。

帐内烛火跳跃,大将陆栋躬身而入,行军礼后恭声道:“皇上,据星士所言,明后两日可能会有大风沙,微臣觉得,离勒死守这几日,想的就是要借这风沙来逃匿,微臣恳请皇上早做决断!”武帝长久的沉默,陆栋跪落于地,磕头道:“皇上,时机稍纵即逝,今夜若再不强攻,离勒逃回王庭,我朝征服突厥大业将功亏一篑。请皇上速速决断!”

武帝抬头望向帐外苍茫的夜空,良久,眼中闪过狠决之色,低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强攻白云谷!离勒若有反抗,不必留他性命!”

八月草原的清晨,本是露水清新、鸟儿蜿转,可这日的清晨,风沙渐涌,血腥之气弥漫在原野之中。

常宁打马狂奔,怀中的幼儿哇哇啼哭,她却浑然不觉。还来得及吗?皇弟他,真的要对离勒下狠手吗?他为何要这样,为何会变得这样心狠?为何不肯听自己信中的苦苦哀求?!武帝立于白云谷前,他的身后,是离勒身中数箭的遗体,离勒死前愤然的笑声在他耳边回响:“小子!你和你姐姐说的不一样嘛,哪是一个稚嫩的少年,倒比我还要凶狠!”他怔怔地立于晨雾之中,马蹄声疾响,他转头望去,十多年来思念于心的皇姐满面仓惶与愤怒,策马而来。

武帝心中大喜,疾奔上去,大呼道:“姐姐!”

常宁看都不看他一眼,滚落马鞍,踉跄数步,跪于离勒身前。她眼中无泪,颤抖着伸出双手将离勒上半身抱起,不顾怀中幼儿的悲啼,将离勒奋力拖起,颤声道:“大王,快,你快起来,快随我走!”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