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68)

慕世琮热血上涌,便待转身,可一触及慕王爷清竣的目光,似有寒冰沁肤,脑中浮现那个‘忍’字,又停下了脚步。

城下囚笼旁,娜木花一袭白衫,未着盔甲,只是将昨日轻束的长发织成两个大辫,垂于胸前,一通战鼓擂罢,她打马上前,大声呼道:“慕少颜,素闻你战功赫赫,原来也是只缩头乌龟,难怪当年会临阵叛变,谋害结义兄长,出卖主子了!”

城头上,慕王军将士心内愤然,长箭如雨,射向娜木花,娜木花灿然一笑,策马轻纵,回到囚笼旁。

慕王爷面色不改,神情肃穆,眼神却投向了西狄军中军大旗下那挺马而坐、戴着银色面具的素袍之人。

慕世琮知父王二十五年前的旧事是慕王军中的忌讳,也是慕王府中人人噤声的话题,忙向孔瑄使了个眼色,孔瑄会意,道:“王爷,要不我带人马出城打个快攻战,看能不能将聂将军抢回来。”

慕王爷摇了摇头:“不行,他们押聂葳上阵就是为了激我们出城应战,趁乱攻城,昨日能退回城中实属侥幸,不能为聂葳一人坏了守城大计,我早已上书给朝中,只要能撑过一段时日,东面援军赶来,便可度过危机了。”

慕世琮隐有不安:“父王,朝中若派军前来,纵是能解我们的危机,只怕这以后,军权被夺,我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定得想想办法,我们自己将西狄军击退才好。”

他望向城下囚笼中的聂葳,话语隐有伤痛:“父王,还是让孩儿出城应战吧,蕤儿没了聂伯伯,若是再没有了兄长,我怕她------”

“不用再说了,谁都不准出城,做好死守准备。”慕王爷断然道。

“慕王爷,让我去吧。”清雅而淡定的声音在三人身后轻轻响起。

三人回转身来,只觉天地倏忽之间一暗一明,晨光下,彤云缓缓在城头上流过,远处的青山巍峨蜿蜒,极远的风景似一幅图画,画中,一个青衫女子腰佩长剑,静然而立。

她的眉秀丽婉约,如远处青峰;她的眸澄净剔透,似风中流云;她的唇淡施轻红,若灿烂朝霞;她乌云般的长发并无半点珠翠,仅用丝带挽起额际青丝,发梢微微卷起,如苍山奔腾不息的瀑布;她身着青色闪缎长裙,舒卷中隐显媚丽,窈窕绰约,挥袂如仙。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象一朵怒放的玉兰花,高洁皎美,更象一株秋霜下的青菊,淡雅出尘。她的人是那样柔和,但眼光又是这般坚韧,她默默地看着三人,却又似对三人说出了千言万语。

慕王爷身形摇晃,后退两步,倚在城墙之上,往事如迷离的光影,流转无声,那年,那时,那人,恍又站在面前,她爽朗的笑声,她盈盈的眼波,她那慑人的风采,在心中风起云涌。

孔瑄的眼睛有一瞬间的慌乱,却又渐渐明亮,他几乎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体内似有什么东西要破茧而出,多年来冷静无波的心湖,仿佛春风乍起,吹破层层涟漪。

慕世琮轻‘呀’一声,薄唇微微嚅动,却再也无法出声,他愣愣地望着眼前之人,这眉眼分明就是那个英挺俊秀、呼啸沙场、傲骨铮铮的方清,就是那个夺旗救人、与自己在雨中对打、临危不乱救回虎翼营的方清,可为何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竟会是一个这般清丽惊尘的女子?!

城墙之上,悄然无声,就连城下的西狄军都见到,城墙上慕王军将士们的头都扭向同一个方向,人人不由在心中揣测:安州城头,到底发生了何事?

蓝徽容眼神掠过孔瑄和慕世琮,行到慕王爷身前,裣衿施了一礼:“慕王爷,城下叫阵之人是西狄女子,自当由我东朝女子来应战,请慕王爷允我出城应战,替岳将军报仇。”

慕王爷缓缓挺直身躯,凝目望向身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女子,如同凝望着一场做了二十多年的梦,良久,他方摇头道:“不行,你不能去。”

蓝徽容微微一笑:“慕王爷,我本不是你军中之人,我为何而来,你也当知大概,你我之间,并无尊卑之分,我虽不知你与我母亲有何恩怨,但总敬你是长辈,知会一声,只是铁牛舅舅这仇,我是非报不可。”

慕王爷脸色黯淡下来,冷声道:“众将听着,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她出城!”

蓝徽容眉目之间隐有寒意,看了慕王爷一眼,不再说话,眼角瞥见城墙一侧有一块用来投石的木板,她将木板抛向空中,右足劲力踢出,爆裂声起,木板断为两截,蓝徽容伸手接住。

她轻盈走到孔瑄和慕世琮面前,口角含笑:“不知侯爷和郎将大人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