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接流水(出书版)(91)

慕世琮愣得片刻,眼神一黯,默默起身,向彩台走去。

蓝徽容看得清楚,心中一沉,知慕世琮是想起了那夜没于月牙河以北的几千名虎翼营将士,当初输棋时他曾应允要在虎翼营的兄弟面前唱歌跳舞,可现如今,大多数兄弟已经不在了,他定是时时想起来,黯然神伤吧?

这一刻,她十分后悔让孔瑄提出这个要求,不由望向孔瑄,两人目光相触,都明了对方之意,齐齐站了起来,孔瑄唤道:“侯爷!”

慕世琮停住脚步,转过头来,却不说话。

“侯爷,我们来为您伴奏和歌一曲《望青山》,就以此曲献给虎翼营和慕家军中的死难兄弟吧。”孔瑄轻声道。

慕世琮看看他,又看了看蓝徽容,眼中渐涌暖意,微微点了点头。他与蓝徽容伸出手来,架住孔瑄,三人飞身上台,孔瑄取过铁绰板,蓝徽容执起铜琵琶,慕世琮接过崔放递来的三尺青锋,紫玉桥畔,一时鸦雀无声。

月华当空,彩灯生辉,秋风吹来阵阵桂香,满天馨云流动。琵琶声起,铁绰板响,金戈铁马之声激昂铿锵,慕世琮身形矫健,随着悲壮的乐声剑舞游龙,锋烁寒光,意如素霓,飒沓如风。

空气似乎在这一刹那凝结,千万双眼睛随着慕世琮舞剑之姿心驰神摇,仿见苍茫大地狼烟四起,壮士悲歌纵马沙场,人人心中豪气上涌,血脉贲张之时,狂放的男子歌声与婉转的女子低吟以一种奇怪而又极和谐的韵律起转承合,杂相糅之,直冲夜空。

“沧浪濯缨,风雷激荡,寒剑映雪,月照松冈。壮士策马渡悬崖,悲歌一曲望北疆,不为仇怨不为恩,纵死也留侠骨香,扬鞭四海笑生死,月牙河畔看苍茫。俱休矣,青山处处有沧桑。”

这一夜,紫玉桥畔,铁板琵琶,剑气纵横,慷慨豪杰,飒爽英姿,三人齐歌这曲《望青山》,明月秋风之下,醇酿佳肴之间,饮醉了无数男儿,倾倒了多少儿郎。

作者有话要说:人在旅途,看到蒲萱的长评,优美的文字和贴心的评论,十分开心,谢谢。

静夜,看到白纸的归来,十分感动,一直很想念白纸,想着是不是我的文写得不好了,白纸不见了,原来你一直在某楼身边,白纸,回群里来吧,大家都想念你呢。

另也要感谢更多的不再潜水的亲们,某楼知道,要从深海浮上来冒个泡是多么的不容易,多谢了。

三一、表白

八月二十,晨风轻拂,慕王爷一行率着万名精锐启程离开安州,一路驰回潭州。

经过这几日来的调配,慕家军主力驻扎在边境各地,以防西狄军再度来袭,孔瑄伤势大好,只是依然不便骑马长途奔波,便与崔放、蓝徽容一起坐于马车之内,行不多远,慕世琮不甘独自骑马,也爬了上来,四人言笑晏晏,蓝徽容便暂时将因去往潭州而带来的一丝不安悄悄压了下去。

一路上,秋光明媚,景色宜人,大战初歇,行人渐多,大军所过之处,百姓们皆夹道欢迎,四人之中,崔放最是兴高采烈,慕世琮也满心欢畅,孔瑄与蓝徽容虽各有心思,但受他二人感染,不多时,也放下那些思虑,这一路行来,欢歌笑语,乐意融融。

潭州是慕王爷驻府之地,自是繁华之城,房舍高低错落,琉璃彩绘,生动而精致,街道纵横交错,青砖铺路,古朴而大气。听得慕王爷率军归来,潭州百姓倾城而出,夹道欢呼,人人均想一睹传说中的蓝霞仙子风采,蓝徽容纵是一贯从容淡定,听得车外呼叫之声,不由也有些赧然。

孔瑄难得见到她有这等羞怯神态,身子微微右倾,贴近蓝徽容耳边,轻笑道:“怎么,你这蓝霞仙子还有怕见凡人的时候?”

蓝徽容侧头望着他俏皮而笑:“我这仙子哪有郎将大人威武,一剑可抵十万雄师。”

慕世琮坐于二人对面,看得清楚,猛然俯过身来,将蓝徽容左手一扯:“你让开,我和孔瑄有话要说。”

蓝徽容被他大力一扯直扑向对面座位,马车一阵轻晃,她瞪了慕世琮一眼,转头与崔放轻掀车帘,见车外人头涌涌,还有许多人跟着车马而奔,两人急急将车帘放落下来,吐舌而笑。

孔瑄等得一阵,不见慕世琮说话,讶道:“侯爷,你不是有话要和我说吗?什么事?”

慕世琮‘啊’了一声:“什么事来着?我也忘了。”

崔放拍着车壁大笑:“侯爷也会忘事,可有些稀罕,若说您会忘了某位小姐,我倒是相信。”

慕世琮满脸不悦,冷声道:“阿放你坐规矩些,老是动来动去的,成何体统。”

慕王府位于潭州城东,红墙砖道,彩绘琉璃,赫赫府第门前悬挂着黑底金边匾额,上书端严肃穆的三个大字‘慕王府’。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