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和记(80)

☆、帅哥配美女

转了一圈,约莫是午饭时分,我们在路人的指点之下,找到了江都城中最负盛名的慕琼酒楼。

“说起这慕琼酒楼,那真真是大有来历的。你可知当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逼缢隋炀帝,只不过是蒙骗世人的把戏。其实隋炀帝根本没有死,他一早就逃了出来。宇文化及所杀的,是萧皇后一早挑选好的替身。那替身与隋炀帝万分肖像,方才得以蒙骗过精明狡诈的宇文化及。

隋炀帝脱身之后,便化名荀玉定居江都,替人写书信赚些薄银维持生计。落魄帝王,流于市井之间,可谓万分凄惨哪。然,隋炀帝虽是亡国暴君,一手书法却是行云流水,世间难寻出其右者。俗话说啊,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终于有一日,有人慧眼识明珠,相中了隋炀帝的文采,请他为自己新开张的酒楼题字。隋炀帝大笔一挥,写下慕琼楼三个字,从此慕琼酒楼之名便沿用至今。

说到这里,故事仍未告一段落。须知这慕琼二字,万万不是隋炀帝一时兴起胡乱想出来的。据说,他隐居江都,只为寻找他心爱的女子。那名女子的名字里,便有琼这个字。他为酒楼题这个名字,是希望心上人有朝一日能感知他的心意……”

那厢说书先生说得眉飞色舞,简直就像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一样。周围的听众聚精会神,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生怕漏过一个字。

我啧啧道:“这家店的老板竟然请人在自己的店里解说自己的店名,袁君华,你说这算不算噱头和炒作?”

他抬眸斜睨不远处的人群,凉凉道:“算,不过算不得高明,不足以吸引回头客。”

我夹起一块翡翠烧卖,也瞥一眼唾沫横飞的说书先生,赞同道:“也对,‘隋炀帝三寻琼花’,这故事话本里都说烂了……”

“虽然手段不高明,不过故事倒是有些意思。世人皆道隋炀帝昏聩暴虐,却不知冷血如他,遇着心爱的女子,也有化为绕指柔的一面。”袁君华替我盛上一碗热腾腾的赤豆元宵,道:“瑶落,你可知隋炀帝为何要化名为荀玉?”

我不以为意:“荀玉,谐音寻玉,大概是他的心上人名字里有个玉字吧。琼玉?玉琼?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些都是传闻罢了,谁知道呢。哎,这赤豆元宵不错,甜而不腻,我喜欢……”

他八卦地打断我:“那故事结局如何?”

“不同的话本说法不一。有的说那女子不愿原谅炀帝对她犯下的错,至死也没有再见他。有的说炀帝最终寻得那女子,却因她身染重疾,终究未能长相厮守。最圆满的说法便是那女子其实不在江都,传闻她是萧太子与慧娘的后人,自然要回京口招隐山。炀帝得到线索一路寻去,两人前嫌尽释,得以花好月圆。”

袁君华沉重地点了点头,竟一反常态,摆出一脸文人的伤春悲秋模样,叹道:“荀玉,寻玉。其实炀帝何止三寻琼花,只怕寻过千百回了吧。一个男人再怎么骄傲,也会为了心爱的女子而卑微的吧……”语毕,他深深看我一眼。

……阴阳怪气!我怎么觉得这话,听起来这么别扭?

我抬头撞上他的目光,顿觉脸上发热,舌尖蓦然一痛——哎哟,这碗元宵真烫人……

三月春光韶华无限好,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

泛舟瘦西湖上,暖风熏人沉醉。

偷得浮生半日闲。我惬意地趴在船舷上,怡然自得地晃着脑袋。虽然当惯了闲散王爷,可似这般自由自在徜徉于山水之间,还是生平第一次。

无奈,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不长久——煞风景的来了……

袁君华在一旁静立半晌,默默地挨过来。先是故作潇洒地甩了甩长袍,随即,便悠悠然坐在我身旁。我没搭理他,自顾自享乐,他倒也未曾先开口,于是两个人就这么沉默着。

船家摇橹的“吱呀吱呀”声甚有节奏感,加之浑身放松,我的上下眼皮便渐渐亲近起来。恰在我将将要随周公而去时,那厮终于憋不住了。

“瑶落啊……”

袁不要脸扰人清梦,真讨嫌。我不耐烦地睁开眼,瞥他道:“干嘛?”

他说:“我之前给你的那块玉佩,你还留着吗?”

我一愣,随即探手在襟中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他那块传家玉佩,随手丢给他。“还给你。”

袁君华的脸登时笑成一朵菊花,高兴道:“你竟随身带着?”

我没好气道:“是啊,瞅准机会还给你。”

“哎,知道你留着我便放心了。”他又死皮赖脸地把玉佩塞回我手里,眸中笑意盈盈,道:“如今见你不仅好生留着,还贴身携带,我便不仅放心,还更开心了。瑶落,原来你如此这般在乎我啊……”话到末处,他意味深长地一声叹息,生生叹掉了我一身鸡皮疙瘩。

碧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