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40)

邹扬临走前把自己搜集的全套《童话大王》送给了吕品天,虽然他知道她升初中后就非名著不看。吕品天翻着那些已经泛黄的纸张,皮皮鲁,鲁西西,还有舒克贝塔,这些可爱的朋友陪着她一起长大,现在却渐渐埋藏于记忆的深海。感动我们的往往是一些场景。那些场景就象老电影,胶片泛黄了,声音和图像都有了沙沙的感觉,而就是这种感觉让真实的场景有了特别的质感,朦胧但是厚重。

“你记得要给我写信,每周一封,不能少。”

“嗯,你也要记得回信。我放假就会来看你和干妈,你以后千万别再惹干妈生气。”

“我知道了,你自己也别惹你爸和你阿姨发火,我猜你爸发火肯定很厉害。”

知道他要走,班上同学还特意为他开了一次欢送会,有几个女生甚至当场哭了。吕品天本来没有觉得多伤感,被这种离愁别绪一醺染,眼睛也开始红红,像只小兔子。因为班上哀声一片,所以大家都忘了调侃悲伤流泪的女孩子们。也许多年以后回忆往事,她们会觉得自己当时的失态实在是不堪回首;但这一刻,她们的情绪无疑是真实的,真挚的感情,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也不应该遭受奚落。

邹扬没有料到大家的反应会这般强烈。童年的经历,让他对自己的同学虽然温和礼貌,无论怎样的人,不一会儿就能搭上关系,高谈契阔。然而,在越来越近的距离里他就会怯阵退步,保持着一种介于朋友与熟人间的客气距离。所以从小到大,他几乎没有同龄朋友,但与此同时,全校会有数百号人跳出来颇为自豪的宣称:我跟邹扬很熟的。

被老师叫上讲堂,他百感交集,一时间这个获得过全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的男孩竟然有些怯场。隔了很长的沉默,他只说了一句话:“也许这句话很苍白,但是我依然想说,谢谢大家,这个班集体让我觉得温暖,认识你们,是我的幸运。”

确实是他的幸运。好些年以后,邹扬再跟吕品天谈到往事时,还颇为感慨,也就是那次班会,让他开始有勇气去真心诚意地结交朋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礼貌寒暄的表面。虽然初一同学的面孔早已在他脑海中模糊,他们看似不经意的瞬间却改变了一个同伴的人生。

有的时候难以辨别清楚,到底是那些在我们生命中唱主角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深远还是生命旅途里的匆匆过客意义更为重大。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些时段,每一个瞬间都清晰明了,小小的细节也常驻心间;而同样是亲身经历的另一些时光,则哗啦哗啦地翻过,好像空气流动成风,一不小心,就把日历吹过了很多页。

如果说吕品天剩余的初中生涯还有什么残存的印象,那些哭笑不得的画面基本上都来自于初二分班以后的新同桌江明川。

说起江明川,他也是学校里极有知名度的人物。他的知名度来自于小绵羊的奋起反抗,乃至逐步成长为大灰狼。江明川的父母都是政府官员,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其家境自然是不错。自小在名门闺秀奶奶教导下长大的江明川,举止温文尔雅,生活舒适文明。喝茶时壶嘴不冲人,吃饭时无声无息。不露富,不显财,含蓄矜持。加上他模样酷似当年风华绝代奶奶,白净清秀的好像个小姑娘,生性又一味谦和,自然成了那些学生流氓勒索的对象。据后来跟吕品天熟悉后,江明川自己坦白,当初他的零花钱压岁钱几乎全交了所谓的保护费。

他们念的初中全市赫赫有名,就是在省内也是以学风严谨著称,依然免不了这样的古惑仔电影上演。江明川从开始的唯唯诺诺有求必应到后来的沉默不语,直至有一天,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他打了个电话给自己爷爷的老部下、本市的公安局局长,然后国家机器埋伏在巷子尽头,一举捣毁了这个小型学生黑社会。几个高年级的男生被带到局子里再教育了一番,充分认识到“民不与官斗”这句古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的确有它的道理。

江明川虽然自此摆脱了惨遭勒索压榨的悲惨命运,却颇为为同龄的男孩儿所不齿。十三四岁的少年人,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除了小学还有给老师打小报告的,到初中就不该有了,叛逆期,什么事都要自己解决,哪怕被打死都不会向家长老师透露一句。其实为什么不能告诉家长, 难道被别人打残了就是显示自己是个男人, 是个人物了吗? 小男生的心理古怪而执拗,江明川几乎成了全民公敌。

后来江明川就开始认识社会上的人了,从最开始为了让自己不再受人欺负,不被同学所孤立,发展到去打很多不得不打的架,最后,到了他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打架也象滚雪球,随着时间推移,架会越打越大,最后变成一种习惯,变得你自己都停不下打架的脚步。

上一篇:换流年 下一篇:终点之前/月时有圆缺

金面佛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