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美滋滋(224)

关键是冲突不大。

他们倒是盘算好了,之后也确实去菜市场里头买了不少年货,但因为事情还未完全确定,就暂时没跟熟食店老板娘提。

转眼,又是十来日。

这几天时不时的就刮风下雪,不过越是临近年关,店里的生意反而越好,似乎刮风下雪也难以阻挡人们的热情。毕竟,年总归是要过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厂子里终于公布了福利房的换房要求。

规定得不算特别细致,大致就说,新盖的房子不论楼层面积,统一都是八百块。当然,假如是已经申请过福利房的,先前的房子要归还,厂子里会按照新旧这算钱。

唐婶儿跟周大妈都去仔细打听过了,回来告诉家里人,他们这边的老家属区房子统一都是两百块。

也就是说,假如要换房的话,中间要出六百块的差价。

说实话,这个价格不算高了,任凭你怎么讲价,这个价格也绝对不可能在县里买到类似的房子,哪怕已经很破旧的老房子也不可能。

可反过来说,这也不算便宜了,至少没厂子里其他人原先料想的那么便宜。

六百块的差价,一般的员工是绝不可能掏得出来的。

周大妈就快速的放弃了,假如今个儿只要一两百,她怎么说也凑凑了,可惜这个价格太高了,她就算把仅剩的养老钱都砸进去,那也还是不够。

唐婶儿又为难住了,先前盖平房花了不少钱,打柜台的钱也不便宜,一下子叫她出那么多,她一样出不起。

倒是隔壁李家,在其他人家还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李妈格外痛快的掏了差价,成了他们家属区里头一个交钱的人家,也有了优先挑房子的权利。

第58章

唐婶儿他们家所在的老家属区,是属于机械厂建厂之初,头一批建造的福利房。因此,住在这里的也都是厂子里的老职工,多半都是元老级别的。

好汉不提当年勇,时至今日,已经没人在意这些了,毕竟真正能耐的人,这些年来也该爬到了管理层。像许学军他爸当年的几个至交好友,至少也是车间主任级别的。

这二三十年里,机械厂陆陆续续的建造了几次福利房,但凡有本事、有门路的,相继都搬离了这边。还留下来的,不是没啥能耐,就是格外恋旧的。

又因为前些年乱了太多日子,其实仔细算起来,最近的十年里,机械厂是没有再造过福利房,一下子新房子的消息放开之后,自然叫所有人放在了心上。哪怕又有消息说,这并不是最后一批,还是早有人按捺不住了,恨不得第一个交钱,第一个选房子。

人人都想抢第一,然而第一却只有一个,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最终在他们这个家属区里夺得头筹的,居然会是李家。

“李平原他们家前些日子不还到处借钱吗?早先李旦那小子打伤了人,赔了五百块的医药费啊,咋还能拿出那么多钱呢?”

“是六百吧?那个谁,徐家的,你娘家姐夫不是管这个的吗?你问过没?是真的吧?”

“真的真的,钱已经付了,名字也签了,到时候房子一修好,他们家就可以去挑房子了。”

“啧啧,可真有钱啊,毕竟是出来卖的,得钱可比咱们这些干苦活的容易太多了。”

“你还羡慕啊?我看不好说,现在李桃是年轻漂亮,可算算年纪,她也三十了吧?那一行吃的就是青春饭,她往后还能干几年?李家迟早喝西北风。”

“那房子也买了,人家可比咱们强……”

风言风语好似在一天之内成功发酵,不光是他们这个老家属区,就连上工的车间里,都不停的有人提到这个。

李家彻底成了是非的漩涡中心。

其实,准确的来说,李家并不是真正第一个交钱的人,在他们家前头,已经有好些个领导交了钱,甚至提前选好了楼层朝向。

更早一些,在最初设计规划的时候,新造的单元楼就是分成两种的。一种是专门为领导们建造的,每个房子至少一百平方,有些是一百二三十个平方的,又大又敞亮;而另一种则是统一的七八十个平方,这些才是针对普通职工的。

两种房子是相对独立的,等于领导们和普通职工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碰面的,至少不会在楼道里碰面。

当然,领导们也考虑到的名声问题,对外明言他们分房也是要交钱的。只不过,他们原先的房子就挺好,回购的价格不低,新的单元楼又是统一的八百元价格,差价并不高。

而撇开领导们,李家就成了第一个。

都说枪打出头鸟,假如打头的是有真本事的,那自然是无所谓的。问题在于,哪怕没深入了解,大家伙儿也都知道李家买房子的钱来路不正。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