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美滋滋(252)

第一个发现异常的,是李妈。

自打那一日二桃说了那番挑拨离间的话,又因为犯了众怒落荒而逃后,李妈只觉得没脸见唐婶儿。本来想着,等过个几天,唐婶儿气消了以后,再找个机会服个软认个错,到底是几十年的老街坊了,没的真撕破脸老死不相往来的。

这是李妈的想法,唐婶儿压根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并非打算宽宏大量的原谅二桃,而是她实在是太忙了,哪里有空管别人家的闲事?处不来就别处,说句难听的,父母跟子女都有处不来的,夫妻还有闹离婚的,只不过是老街坊罢了,哪怕算上唐红玫那边的亲戚关系,对于唐婶儿来说,也没啥太大的意义。

等李妈琢磨着时间差不多了,借着家里做了点儿新鲜吃食的由头,端着碗去隔壁敲门时,唐婶儿早已把这家人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然,李妈注定扑了个空,不过她并没有放弃,而是打算晚些时候再过来。

稍晚些时候,她又来了,依旧没人开门。

绕到外头瞧了瞧,天都已经黑了,唐婶儿家里却是一片漆黑,连灯都没有点。李妈想了一夜,第二天赶早又去瞅,这回透过窗子倒是看到了里头的情形,尽管大件的家具并没有少,可很明显,一切琐碎的日常用品全没了。

李妈心里一个咯噔,赶忙简单收拾了一下跑去了离家属区不远的商业街,径直去了卤肉店里问情况。

因为时间尚早,店门刚刚开,雇工正忙着清理打扫,唐婶儿和唐红玫皆不在店里。李妈也不迟疑,径自问出了心头的狐疑。

雇工虽然是唐婶儿的亲戚,不过却真不知道年关里两家发生的事儿,见人家问起了,就将实情告知,只说他们搬到了菜市场那边住了,详细的倒是没说。

李妈心里瓦凉瓦凉的,连怎么回家的都不记得了。她觉得,唐婶儿一定是真的生气了,这么多年的交情啊,彻底掰了。

第65章

正月里,吃食生意一贯热火得很,卤肉店这边是跟着农贸市场一起开的,毕竟城北这块终究有些偏僻了,比不上县中心地段。

好在,农贸市场一开门,人流就会源源不断的过来,考虑到还没出年关,买个菜的同时顺便带半斤一斤的卤肉回家,给家里人添些油水解解馋,是再好不过的了。

唐婶儿自然忙活得很,也亏得年前农贸市场门口那家店已经退回去了,仍然是两家店,因此还算忙得过来。

再说了,对于做生意的人家来说,越忙越有钱,越忙越带劲。

他们一家子是边忙活边高兴,可也有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年前,方老板是最早离开的,他是考虑到强龙不压地头蛇,再说也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因此早早的就退避三舍了。除了他之外,还有好几家卖熟食的,卖小吃早点特产品的,也纷纷在过年前终止了合同。

其实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说,合同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多半人不太明白合同代表的意义,面对农贸市场管理方强行终止合同,也没有应对的法子。当然,就算到了后世,租客也永远是处于弱势的,退一万步说,哪怕房东再仁义,也不过是多补一个月的租金罢了。

尽管这些店纷纷易了主,可对于顾客们来说,感触却并不深。

想也是,天天来买白菜萝卜的人有,可每日里不间断往熟食店跑的却是一个都没有。再说了,哪怕是熟客好了,发现雇工换了人,也不可能立刻反应过来的,毕竟他们是冲着吃食来的,又不是冲人的。

因此,农贸市场刚年后开始营业的第一天,抢下诸个摊位、店铺的新老板们,赚个钵满盘满。

可惜好景不长。

新院子的位置好啊!

距离农贸市场也就几十米,而且恰好在公交站后面。

这年头的公交站可不能跟后世比,统共也就巴掌大点儿的地方,竖了个铁牌牌,上面只用油漆刷了三个字——公交站,旁的类似于途经的站点名之类的,全都没有。至于供乘客休息的长椅、挡雨挡太阳的遮阳棚,更是天方夜谭了。

就算这样,也架不住来来往往的乘客不断。

搁以前,县里的公交车是不到城北的,这不是农贸市场太火爆了吗?去年年初开辟了新的路线,早先只有从城东到城西的双趟车,后来又添了从城南到城北的双趟车,这两条路线都会经过百货商店所在的商业街,等于就是把整个县用十字相连。

路线少,就代表能做出的选择就少,恰逢冬日里,只要是手头不算紧的,都会选择坐车出行,毕竟小县城里的公交车便宜得很,哪怕是从始发站到这边,也才两分钱,要是中途上车的,只需要一分钱。

寒小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