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264)

夫妻两个挽着手喁喁低语着走了,后头丹青抿着嘴偷偷地笑,故意落后了几步,自己打着灯笼慢悠悠地走。唉,其实二少爷说得也对,今儿晚上也不是那么冷嘛……

朝堂之上,关于究竟由谁出任西北新帅的争执,一直吵到了正月底,以至于这个上元节,皇帝又没有过好。

“凡是说不让许骐去西北的,都是茂乡侯府一派的人吧?”皇帝倚着几案,看着小山一样的奏折,沉沉地道。

旁边侍立的批红内监把头低得不能再低:“是……”

皇帝沉沉地笑了一声。内殿的灯火很明亮,但皇帝坐在暗处,谁也看不清他的神色,内监的头就又低了一点儿,恨不得埋进自己怀里。

“当初,朕看德妃是个好的,识大体,安份。皇后失了长子,朕怕她迁怒于德妃,才抬举了陆家。难道说,是朕做错了?”

内监咽了口唾液,小心翼翼地道:“陛下并没做错。陆家二爷也是个好的,在东南边立下那样的功劳,陛下抬举他也是因他有才。”

“陆镇倒是个有能耐的。”皇帝心情略好了些,“当初他丁忧那会儿,朕本想夺情,他却硬是不肯,生生的为孝道丢了前程。可陆家别的人——”他又烦躁起来,“虽说当初李檀有些私心,可他弹劾得也不算错,德妃那几个侄子,真是没一个争气的!如今说来,李檀那事儿,倒是朕办得急了些……”

“这也怪李御史自己藏了私心。”内监低眉垂眼地道,“不过他弹劾的事儿,其实也……皇上若是不忍心,奴婢倒听说,李家姑娘曾经在路上救过安阳郡主,如今被郡主带进了京城来,说是想进宫做女史。”

“进宫?”皇帝挑起一边眉毛,“莫不是还想替她父亲翻案?”这样的事他做皇帝的听说得太多了,总想着进了宫就能得宠,一朝飞上枝头变了凤凰,就能借力翻案了。

内监小心地道:“听说只是为了能叫她母亲和弟弟在家乡过得安生些……”安阳郡主送了他一张银票,于是这些话还是可以说几句的。

“怎么?”皇帝果然皱起眉头,“李家在家乡过得不安生?”当初可是他亲口赦李家人不罪妇孺,还让李衍回家乡读书,将来可以再科考的。

内监忙道:“皇上您在深宫,不知道乡下那些刁民,他们不知道皇上恩宽,只知道李家没了男人,只剩孤儿寡母的,就想着谋家产呢。”

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刁民?当地官员呢?”

内监叹道:“皇上,这是族内的事,清官难断家务事,衙门——也不好管哪……”

皇帝一抬眼睛:“是安阳郡主叫你说的话?”

内监不敢隐瞒:“是郡主。郡主当日在路上中暑,是李家母女相救,郡主既要还这情分,又可怜李家人,所以……”

“那就把人收进来吧。”皇帝又把目光垂下去了,“朕记得李檀之女也是个才女,进宫来做个女史也足够了。”

“是。”内监一脸的高兴,“这真是李家祖上积德了。”

皇帝淡淡笑了笑,又说起西北的事:“许家怎么说?”

“许大将军抱恙,前儿才请了御医,说是老寒腿发作,行动不便。”内监流利地回答,“据御医回复,倒也不是很重……”毕竟许大将军才三十出头,还没到动弹不得的地步呢。御医这样的回复,意思就是许大将军许骐,自己放弃了这次出去捞功劳的机会。

皇帝就微微眯了眯眼睛。许家有分寸,知进退,在这件事上,着实做得比茂乡侯府漂亮。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放心。

“不过……”内监小心翼翼地又开口道,“许大将军一直在查,当初那批被烧的粮草是从哪里来的……”

这件事,内监不知道,但是皇帝知道。因为许骐上的密折里,曾经提到过,那批粮草是霉坏的。

“那么粮草是从哪里过去的?”

“……山西。”

皇帝默然半晌,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许骐就这么老实,没举荐个人吗?”

“是有的。”内监低头道,“许大将军说,平南侯府的周二公子,有勇有谋,若辅佐以老成之人,可以去西北领军杀敌。”

“周鸿……”皇帝有了几分兴趣,“倒也是,他能奇兵突袭,斩羯奴大将,生俘亲王,武艺和胆识都必然是好的,只是太年轻了……”

朱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