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416)

齐王妃张口结舌。这东西如何做得担保?

景泰公主看她这样子便笑道:“想来皇嫂也是不敢担保的了。不知将来皇嫂的女儿长大了,可敢给她挑这样人家?”

齐王妃哑口无言。若是自己女儿,自然不肯的。李雁起未婚妻子未过门而逝,后头议亲的姑娘又病死,这都是事实,倘若是她自己的女儿,哪里肯冒这个险?万一他当真克妻,岂不是克死了自己女儿?

景泰公主见她不说话,抬手就将手里茶盅摔到了地上:“原来皇嫂就是这样心疼我的。竟真是不怕他将我克死啊!”

德妃见这话说得不像,忙道:“景泰不要胡说,你皇兄皇嫂自然是打听明白了才来说这话的。那克妻的事都是李家继母传出去的,并不为算的。”

景泰公主气道:“原来母妃也这样心大,那不知母妃可曾找人给这李雁起算过命,确实他无有克妻之命?万一他有,母妃是想看着女儿去死么!”

这下连德妃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沉了脸道:“这是什么话!你是我生的,母妃如何肯害你?这李雁起是个进士,虽则如今官还小,但要提拔起来也不过是你父皇一句话。且他相貌堂堂,你皇兄也是亲自看过的。”

其实最要紧的,李雁起的堂兄李雁平,乃是宫内九卫的统领之一,管着皇宫的大门呢。且李家族人不少,在朝为官的也颇有几个,除了李雁平,还有一个叔父在吏部做侍郎,一个伯父是御史,另有两个在外地为官的,也有四五品的品衔。齐王是想嫁了景泰过去,将整个李家都笼络到他身边来。

这话,德妃自然不好说出口,只能称赞李雁起罢了。

可惜景泰公主自有主意:“说他是进士,春闱三年一次,到如今也不知有多少进士了。若说相貌堂堂,自有那比他还生得好的!”

德妃被女儿噎得不成,气道:“那你倒是要挑个什么样的?”

景泰眼睛一亮:“母妃让女儿自己挑?”

德妃不过随便说一句罢了,闻言倒是一怔:“你难道自己看中了?”

景泰脸上飞起两片红晕,有些忸怩地道:“就是韩探花。听说他至今尚未定亲。”

德妃怔住了,周润已轻声道:“妹妹,韩探花之母是孟御史的亲妹……”根本就跟齐王不是一派的啊。

景泰不悦道:“那又如何?四皇嫂你与孟家,如今也是姻亲呢。”

一句话把周润又堵了回去。这京城里头瓜瓜葛葛的,细算起来,没准谁跟谁就是亲戚呢。顾嫣然嫁了周家来,周润是她的隔房小姑,那跟孟家还真是亲戚,且还不算太远哩。

德妃沉吟不语,齐王妃看着不大好,轻声道:“妹妹,韩探花虽则名声在外,可也不过是个编修而已,瞧着父皇也并不重用他的。”

这话其实说得十分实在。韩晋那殿试的文章做得花团锦簇,点了个探花,进了翰林院也颇得皇帝青眼,时常召他奏对。只是时日一久,皇帝就发现韩晋此人,做些诗词书画有十分的天赋,说到社稷民生就远了些。且与韩晋同榜的状元如今已去了外地做县令,榜眼则去了工部做个小小的工正,皆是实实在在地从头做起,唯独这个韩晋仍在翰林院,每日只管风花雪月。

皇帝也曾探过韩晋的口风,想将他如状元一般放到偏远之地去做个县令,虽说苦些,但做上几年出了政绩,便好调进京来升官。可略说了两句,却发现韩晋是吃不得苦的,只愿做些文字功夫,悠哉游哉地过日子。

如此一来,皇帝心里也就看轻了韩晋了,只将他留在身边问些典故之事,闲来让他做几句诗词,画几张画儿。越发说得难听些,竟是做个倡优之臣如东方朔一流呢。韩晋自己乐在其中并不觉得,当不得齐王在旁边察颜观色看得清楚。

外人看来,韩晋这个翰林院编修既清贵,又得皇帝看重,乃是近臣亲臣,说不定便有机会在皇帝面前进言的。可是齐王却看得清楚,皇帝只用韩晋做个两脚书柜、活动砚台,并不将他当个正经的有为臣子。别说韩晋无心于政事,就算他有心,皇帝也不会听他说什么的。

既是如此,齐王怎么会将韩晋列入景泰公主择婿的名单之中?他是要用公主下嫁笼络人才的,却不是拿来浪费的。

只是这话怎么好明白地说出口呢?齐王妃也只能隐晦地提一提,却不是说给景泰公主听的,乃是为了提醒德妃。

果然德妃顿时便道:“说的是,那韩晋是个绣花枕头,嫁不得!”

景泰公主自那次寿王别庄的宴会之后便看中了风流倜傥的韩晋,自是听不得别人这般说,当即顶嘴道:“母妃这话说得好生奇怪。中了探花的是绣花枕头,只勉强中个二榜的倒是真才实学了?那头榜三甲都是父皇钦点,母妃难道说父皇取中了个绣花枕头不成?”

朱砂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