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欢2:乱舞(出书版)(135)

王氏见了叶凝欢无非还是那些话,为了孩子多保养,别闹腾之类的。叶凝欢是一见王氏就特别老实,王氏说什么都应。

申太后与叶凝欢没什么瓜葛,不过是走走过场。

各宫主子也来拜见叶凝欢,如今除了沈雅言,宫里新进了四位妃嫔,俱是在京的世家,或为勋臣,或为朝中有望巨族。北海来的妃嫔仅沈雅言一人,楚正越与北海早成一体,不需要再借助女人来平衡。

叶凝欢身体笨重,见过两宫太后径自回了雁行宫闭门休息。没见任何一个妃嫔,包括沈雅言在内。

沈雅言只在十月那会子见过几回叶凝欢。待叶凝欢进了后宫,反而再没见过。她不愿见到叶凝欢,叶凝欢也不想见她。虽说现在沈雅言住的毓景宫,紧挨着雁栖宫,但面儿是真不碰了。

旧日的情谊,随着叶凝欢身份的变化,是再也不能延续了。

沈雅言的心情打从楚正越当了皇帝后就没好过,开始是替楚灏和叶凝欢伤心,又对在京的日子忐忑不安。后来可以说是五雷轰顶,叶凝欢诈死,直接让楚正越从东临给带回来了,还是挺着肚子进来的。

不久后,流言四起,说叶凝欢早与楚正越有一腿。当时东临王出事,叶凝欢一直与楚正越在一起。而从楚正越非要立她为后来看,必然是楚正越的孩子了。

而且楚正越也不避讳,虽然宣布了东临王妃的薨逝。在立叶凝欢为后时,仍说她是东临人,且是姓叶。

锦朝男尊女卑,女人取名不按谱系排,有些家族因为女儿太多,甚至不给取名。因此诏书仍书东临叶氏,不具其名。但只东临叶氏就足够了,本来叶凝欢的闺名也是没几个人知道的,如此一来,等于由着天下人这样说他。

南丰、西宁闻之楚正越立东临叶氏为后,当即上奏,开始质疑东临王之死。言下之意,就是楚灏是被楚正越和叶凝欢合谋害死的。

东临虽为楚灏旧地,但陆霜凌和[花/霏/雪/整/理]赵逢则弃官逃亡后,东临成了北海所辖。不但不替东临王出头,反而与北海连成一线。加之卢松王被楚正越赐死,卢松一地直接归了东临。东临诸臣只管自家前程,自然与朝廷联成一线。得知南丰、西宁上奏质疑后,东临马上请奏大骂二王不臣无义,毁谤东临先主。

瑜成早年依靠北海,早就巴不得楚正越继位称君,免了他夹在当中的苦楚。同样附议东临,指责西宁、南丰二王。

兴成王呈报世子的奏书亦被楚正越批了,得了楚正越的好处。自然也要在此时尽忠,向着朝廷一并指责西宁、南丰。

东临、瑜成、兴成三王联成一线,结成浩然之势。而西南一带,广成王楚任迦被楚正越放归,亦感激他无比。慕成王楚任迎的父亲与楚任迦的父亲为同胞手足,慕成王见楚任迦归藩有心拉拢,见楚任迦亲朝自然也不言语。

至于简郡王楚渭,更因同胞兄弟楚沛被楚正越杀死而惊惧不安。简郡地小势微,郡王本不该有藩权,他本就与卢松都不在十藩之列。简郡王怕受牵连,去年就自请去藩留爵,全家搬来京城了,哪里还敢说楚正越的是非?

诸王都被楚正越或是拉拢,或是因利分化,一边倒地全都向着朝廷。只剩南丰、西宁二王隔空击掌也是无用,闹了一阵见无宗室附和,只能偃旗息鼓。

宗室不吭声了,朝中更是无音。王祥是造反而保全家的,且得了兵权。从此长了记性,再不牵涉后宫事,楚正越爱娶谁娶谁,他一概不管。

况且王祥跟太皇太后通过气,叶凝欢肚子里的孩子有可能是楚灏的。不管是不是,叶氏当了皇后对他都没什么坏处,他更没必要议论这些。

至于北海一党更不管楚正越的私事。

楚正越用内外兼治的手段扫清了一应立后的障碍,后宫这些女人对他而言连屁都算不上,沈雅言眼见连姐夫卢树凛都不吭声了,哪里还能张这个口?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婶子成了自己的姐妹。

叶凝欢返回雁栖宫后,楚正越在启元殿召见了刚从东临赶回来的郑伯年。郑伯年道:“近来东临太平,诸人都各司其职并无异动,现在卢树凛仍在东临查访。”

楚正越听了这话,思忖道:“过了这么久,难道他未回东临?”

郑伯年犹豫了一下:“皇上为何一直觉得东临王未死?”

兴成那里着人打捞的尸体并非楚灏的,是楚正越着人矫造的。

靴子以及楚灏的配匕,俱是楚灏所带的行囊中的,楚灏有数双同款同花纹的靴子,叶凝欢大恸之下也难以分辨。当时唯有证实楚灏的死讯,才能避免不安定的因素。楚灏的尸体至今都没有找到,云栖蓝的也一样。

当木当泽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