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欢2:乱舞(出书版)(57)

其三、就是楚正越了,他长得与他父亲极像,导致最后路氏未能一举成功。也解释了楚正越为什么非常讨厌自己这张脸,甚至做出用刀划脸的事来。楚湄不仅偏信路氏令他母子受奇耻大辱,更在事后未做处理。路氏仍活得好好的,反倒是受辱一方的齐家,以及帮助过楚正越的沈家遭受了重创。

第三部分,是楚正越奋起反击的部分,他逐步完成了诛杀路直以断路氏臂膀。至楚湄死后,又杀路氏以偿多年之恨,并一举两得逼反庶兄,从而将北海大权尽揽手中。

这段书条理分明、逻辑清楚,而且极其详尽,从当时楚正越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叶凝欢昨天的醉话并非虚言。

在这一段长长的往事中,有些是楚灏知道的。

比如,关于楚正越名字的争议。

楚氏男性宗室无论嫡庶,乃至旁支都是严格按照谱系辈分来取名,诸王一旦有子,必须将其子名字、生辰八字、母系根底等具呈报朝廷宗堂以备列册,不能有隐瞒。

各地的监行院也有此责任,若王府有新生儿降生,监行院执礼官须第一时间前往,除道贺外且要查清底细以报备朝廷,便于朝廷管理。

楚正越的名字是违制的,先帝开明朝时就被提出来过。当今圣上楚澜尚为东宫,兼理宗堂。楚湄替子取名不按宗制为由,楚澜曾派人到北海质询。但楚湄不肯给儿子改名,且先帝也帮着楚湄,认为楚正越是嫡次子,终生不会离开北海也没有承业之责,让楚澜不要管北海的家务事。

但此事让楚澜觉得,楚湄倚仗功高不把他放在眼里,以后他登基为帝,只怕楚湄不肯臣服。这就是楚澜对楚湄乃至北海忌惮的开始。

等楚澜渐渐坐大,先帝身体渐衰,国事尽交由楚澜之时。楚澜就处处针对北海,北海王世子病重求归时,楚澜坚持不放,至使北海王世子病死于京。

楚湄呈请嫡次子楚正越为世子时,楚澜再度以楚正越的名字为由拖着不办。直至楚湄战死,楚正越继位。楚澜就说楚正越的世子位尚未获准,不肯承认其北海王的身份,导致北疆军营发生哗变,呼沦十三族险些一举攻破北海打到朝廷来。

为此先帝只能拖着病体安抚北海。亲诏承认楚正越的身份,且将北镇抚司大都督的职务授与他,等于将朝廷直属的北镇抚司兵权也给了他。当时是没有办法,北镇抚司实际上已经脱管了,前任北镇抚司大都督孙兆临与卢树凛是生死之交,他力挺楚正越。北疆哗变,将士纷纷解甲不肯镇边大半也是他们指使的。

楚澜原想着借此将北海一举收服,没想到的是不到十五岁且仓促继位的楚正越有这么大的人望。北疆一旦失控,呼沦铁骑将长驱直入。北海若沦陷,夹在北海与朝廷之间的瑜成三郡根本无力抵挡,到时近百万百姓将流离失所,江山可危。

楚澜的如意算盘彻底被打破,不得不妥协。这才告知先帝,由先帝出面调停。

楚正越却因此与楚澜结怨。至楚澜登基当年,楚正越把北海监行院的司首给宰了,还制成了人皮鼓送给新帝楚澜,说那人议论他的隐私,还敢说他少一张世子封诰。所以他把人送回去,以此鼓助皇上警醒天下,免口舌影响君臣叔侄之情。

楚澜气个半死,但当时呼沦因锦朝乃至北海都是新旧交替之际,闹得特别厉害。楚澜只能妥协,不但压下楚正越诛杀朝臣的事,还给他补了一张世子封诰。那会儿他都称王一年多了,还要什么破世子封诰?

此后,北海监行官就难选了。往各藩镇任监行那是肥缺,不仅拿着朝廷的补贴,到了藩地也有体面,藩王通常都会礼遇。任个几年脑满肥肠地回去升官。各地的监行缺,朝廷的官都打破头地争。唯独北海的,朝廷的官是打破头地躲,好像楚正越是活阎王,去了必死无疑。

至此楚澜也明白,呼沦不平北海就撤不掉,且楚正越是个比他爹还难搞的角色。章合初年,楚澜兼服广成王后。为了缓和与诸宗室的关系,才推行了亲宗睦族的政策。

若如叶凝欢昨晚所说,楚正越被取了这样的名字都是侧妃路氏闹的,那实在引人唏嘘。北海与朝廷闹到今天的地步,起因竟是一个在内宅上蹿下跳的妇人,不仅可笑简直可悲。

常言说得好,家睦则天下睦,家乱则天下乱。家国天下,唇齿相依。家有贤良得多重要啊!

楚灏服了叶凝欢了,看着她那张抽搐的小脸都想咬一口。沈雅言当时也醉了,说了楚正越划脸的事,叶凝欢听了以后老气横秋地感慨,可真是个傻孩子,生得像爹却偏偏又恼他不想像他,但这样做,只是伤了娘的心呐!

当木当泽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