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婚有你甜又苏(7)

作者:珈蓝 阅读记录

“……”顾君时不知道说什么了,没话了,车拐了个弯,终于找到了进口。

这条路才是苏纾平时走的,路两旁都是饭馆便利店杂货铺什么的。

两边全是民办楼,一栋栋,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越往里走,建筑越破败老旧。

顾君时一言不发,直到苏纾喊:“到了,停!”

顾君时停下车。

苏纾解开安全带,出于礼貌,转过头对顾君时说:“谢谢你送我回来,一路平安。”

顾君时没说话,只静静望着她,薄唇紧抿着。

苏纾唇角的笑容渐渐僵掉,每次都这样,对他笑永远都是没有回应的。

她伸手去开车门,发现车门被锁死了,偏头望他,“那个,顾甜……顾君时,车门锁开一下。”

差点就喊他顾甜甜,以前高中私自给他取的外号。

估计现在喊会被他当场掐死。

顾君时闻言开了车锁。

苏纾推门下车,拿着包回过头来,“再见。”

顾君时没搭理她,视线盯在她身后那栋老旧的农民房上足有好几分钟。

苏纾下意识捏紧手里的包包,大概源自于内心深处的自卑吧,被这样洞悉一切的目光盯着,和凌迟没什么区别。

他这么聪明,肯定猜到她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了。

第5章 见到苏纾就绕道走

“你住在这里?”他收回目光,掀唇。

苏纾的指尖有些发凉,莞尔,“嗯,是的,要上去坐坐吗?”

顾君时一愣,还真的去看腕表上的时间。

苏纾的目光也跟着移到那块名表上,唇间的颜色逐渐苍白。

越有钱,鸿沟的距离就越大。

然后就听到顾君时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说:“今天很晚了,下次吧。”

车开走了,她还站在路边。

年少的欢喜,没有想过,那其实是没有自知之明的高攀……

*

十几年前,顾家搬到二线城市凤屿市,顾爸爸是从深城下派的政要人员,就住在她家对门。

那时她也不知道他们家是干嘛的,就是觉得房子很气派,9层楼那么高,每层楼都带了独立阳台,还装了奢华的电梯,有别致的小花园,车库,书房,让围观的小伙伴们都羡慕呆了。

顾青言打小就热情,两人只是玩过一次洋娃娃,她就大方地给苏纾送竹根水,还每天都送,供应不断。

说是她妈妈自己熬的,冻得甜甜的竹根水,苏纾喝上了瘾,就被顾青言收买了,天天带着她玩。

要说苏纾本人,小时候绝对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熊孩子,手底下的小孩一堆,都听她的话,一群孩子天天在外面疯玩,不到饭点都找不到人。

但顾家这位顾君时跟别人不大一样。

苏纾要不是去了趟顾家,都不知道顾青言还有这号哥哥。

这货打小就不爱热闹,喜欢闷在家里头写硬笔字,读古诗,玩数独,研究建模,简直是个与世隔绝的神奇怪胎。

偏偏怪胎长得很好看,所以苏纾从不欺负他,还拥护他,小孩子也是会舔颜值的,总对着他捧脸吃吃笑。

顾君时从不搭理她,从小到大都这样。

他长她两岁,她十岁,他十二岁,心里年龄过分老成持重。

苏纾小时候是个小胖墩,也不是特别胖,就是奶胖奶胖,看着十分可爱,她的皮肤天生象牙白,扎两个小丸子头,就是个漂亮的搪瓷娃娃。

顾青言妈妈别提多喜欢她了,每次到家里都要被她各种揉捏,捏捏手,揉揉脸,夸她皮肤白,大眼睛灵毓漂亮,最好做她家的儿媳妇,嫁给顾君时,就留在顾家,别回家了。

苏纾那时脸皮薄,经常被顾妈妈逗得脸红心跳,气呼呼,落荒而逃。

后来这传言又在街口被传开了,长辈们都喜欢拿他们两逗趣。

从小到大,苏纾都跟顾君时绑在一起。

顾君时人小气势却不弱,常年冷脸旁观,就像不关他的事,没听见,没看见,见到苏纾就冷脸绕道走。

后来苏纾16岁。

顾君时就18岁了。

高一这一年,顾爸爸政要地位升迁,顾家逐渐迁回大深城。

顾青言刚升高一,顾爸爸直接砍了她申报的学校,把她转到深城的国际中学去了,之后高中毕业就会出国。

顾君时此时在高三,学业正吃紧。

顾爸爸和顾妈妈考虑到他忽然转校会影响成绩,毕竟每个学校的教学方案不一样,他成绩又好,极有可能保送出国,就继续留在凤屿市,直到上完高三。

顾青言走的那天,苏纾跟顾青言抱在一起哭得稀里哗啦,还写了一个座机号码给塞在顾青言手里,叫她一定要天天给她打电话。

顾君时在旁边冷眼站着,全程面无表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