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不才+番外(43)

作者:肥四 阅读记录

人人情状,皇帝俱都统一让人记录下来。

六年四月,淑妃向皇帝进言,今朝已到选秀之年,皇帝应和。

整个后宫除了两位太后,这宫里只有礼部尚书章兴业的女儿淑妃位份最高。选修一应事宜自然都落到她肩膀上。

她做得很好。

且淑妃的父亲章兴业虽心眼多些,却是个忠心不二的能臣;淑妃平日也不舞刀弄枪,十分文静,何况淑妃还有皇长子李云彦傍身。

惠孝太后深思熟虑向皇上提议,将淑妃扶为皇后。

皇帝只说,“再看看。”

六年八月,皇帝头一回郑重其事地办了中秋宴。

阿罗身为司酝,全权负责中秋宴上的美酒。她把压箱底的酿造的几坛桂花酿分给女眷,味香浓厚后劲儿大的多数分给王公大臣。

这次中秋宴上五品及以上均可参加,全宴只有一人破例,即文采斐然的翰林院庶吉士乐不凡。

皇上让他在宴上赋诗一首,他理了理长袍,娓娓道来。

阿罗在殿外偷瞧陈三境,偶然注意到吟诗作赋的乐不凡,叹他文采卓然,风姿绰约。

宴席只进行到中途,皇上便借口离开。少数几个大臣也纷纷准备离殿出宫。其中就有陈三境和乐不凡。

唯一不同的是,陈大人走得四平八稳,风度翩翩;乐官人几乎走两步便摇摇晃晃转个圈。

阿罗作为司酝,带着手下的两个丫头托着醒酒汤在殿外候着。她一声令下,季乐立刻迎上去送汤。

阿罗走两步想去问候陈三境,却见陈三境走得飞快也不回头。她便只好作罢。

乐不凡是个风流的,咽了三口醒酒汤就不再喝,转头看到阿罗样貌,酒意更甚,指着阿罗顷刻间吟了首词赋:

“眉挑气韵,眼尾风韵,唇角留韵,颊侧彩韵。

今朝得见此身韵,照影惊鸿具象开。

愿问仙子美名甚?酒香绕指不应知,不应知。”

女子都喜欢别人夸她貌美,阿罗也不例外。可此时此地,众目睽睽之下,这乐不凡太孟浪,她还来不及高兴,便挥开乐不凡指着她的手,肃然退后两步。

她不敢再看乐不凡,生怕这人今晚要在这太和殿外生事,于是吩咐身后两个丫头如常向后面出来的大人递醒酒汤。

乐不凡酒未醒头,木木地站在一旁看着阿罗布汤。

大抵谁也没瞧见,乐不凡吟词赞美阿罗时,前方阴影中的陈大人回头听词意,不屑地嗤笑一声,随后才幽幽离开。

这事过后,乐官人一直想寻这个司酝道歉,苦于没有渠道。

阿罗日日低调地在司酝司里酿酒制酒品酒,偶有迷醉时,拉着明德絮叨陈三境的坏话,说他如何有眼无珠,如何不识抬举。

十月,各宫娘娘忽然起了心思为明德说亲。其中苏嫔最甚,说是要让明德远赴西夷和国和亲。

先前明德刚出孝期时便有娘娘们蠢蠢欲动,如今诸位旧事重提,怕是十拿九稳。

六年十二月低,阿罗照例出宫去陈府缠人,不得好脸。她心思凉了些,不复往日热情。

到底不是泥捏的人,受了连年冷遇,阿罗终是起了气性。

早些年在宫里磨光了她的脾性,如今重得了地位,也可算能表表自己的性情。

在一片祥和气氛里,庆嘉七年终于到来。

这一年和六年的安稳顺遂不同,庆嘉七年发生了好多事,平白无故不见了好多人。得道者在这一年鸡犬升天,失道者在这一年玉碎瓦全。

七年元月,吏部郎中陈三境受诏入宫。

听竹桃说,皇帝跟陈大人商量让公主下嫁给陈大人的事。

阿罗手里酒瓢“啪”一声掉在地上,随后明德独闯乾清宫。

陈三境要娶明德长公主的事在皇室乃至京城闹得沸沸扬扬,所到之处无不在议论此事。

竟还有不少人附和之:论容貌,二人不分伯仲;论名声,二人你追我赶;论才情,二人相得益彰。

这样的说法消息甚嚣尘上,直把阿罗听得心沉沉。

明德叫阿罗不要当回事,只要她不同意这门婚事,这事就成不了。

阿罗知道明德也根本选择不了,真正做选择的是皇帝。再想到皇帝对她隐隐约约的心思,她再没办法自欺欺人。

在这桩婚事正式确定下来前,她不敢轻举妄动。

她一直认真地在宫里等。

等到四月,翰林院的乐不凡过了散馆考试,皇上提他做了从七品户科给事中。这人事变动虽小,但也在翰林院中小范围引起同窗好友一片唏嘘。

真正引起轰动的还是陈三境。

六月,就在娶公主的事日渐沉淀的时刻,皇上提拔陈三境做了正三品吏部侍郎。

四年内从正六品礼部主事到正三品吏部侍郎,嚯,多大的才气也不能叫他如此平步青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