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她总沉迷于事业+番外(687)

作者:軒十一 阅读记录

六岁。

大夫和母后轮番为我诊断我的小身板康健得不能再康健了之后,父皇就卖掉了定江城的宅子,延续之前的旅程。

用了半年时间,从江南到雁门关,从雁门关再往北,我终于见到了去年无奈错过的大漠黄沙,也见到了一条在大漠黄沙中延伸出来的路。

路的两边,有抗旱的白杨树遮挡风沙,路上亦有骆驼商队缓缓前行,驼铃悠扬。

在这条路上前行了五天后,路的尽头是一座在沙漠中提供补给的客栈。

我在这个客栈里居然还看到了大雍快运的一个分设点。

这让我忍不住把敬仰的目光投向了母后。

我想知道,这世上到底还有哪里,是大雍快运到不了的地方。

在客栈中休息一天,补给充足后,接下来便没有路了,只能依靠对沙漠地形结构很是熟悉的向导来带路。

所以我在四岁学会骑马后,六岁的时候又学会了骑骆驼。

在沙漠中穿行了半个月的时间,我见识到了大漠孤烟直,入眼满是起伏黄沙中如同镶嵌上去的绿宝石的孩子,还有面积大大小小的绿洲。

以及会为自己寻找水源的草木,能够在干旱的黄沙中依旧能坚强生长开花结果的植物。

它们真的很不容易。

当然,果子也很好吃。

半个月后,我们看到了在黄沙中矗立着的,宏伟的城池。

城池的名字很大气。

就叫黄沙城。

刚到黄沙城,我们就遇到了几年难得一遇的黄沙漫卷。

母后说那叫沙尘暴。

我们住在用石块垒成牢固异常看起来也没有一丝缝隙的屋子里,透过窗子看着看着外头天和地灰蒙蒙一片,朔风从早到晚的呼号,屋子里每天清扫一遍,但没一会就又吹进来一层极细的黄沙。

没有办法出门,就只能苦中作乐。

喝着客栈掌柜送来的还带着腥味的骆驼奶,吃着烤馕饼,我第一次无比渴望以往被自己嫌弃的青菜叶子。

沙尘暴整整刮了三天时间才过去,打开门出去的时候,城里的居民们都已经在清理自家院子和门前街上堆积的黄沙,以及被黄沙吹出来的杂物。

来到黄沙城三天后,我才出门见识到了这座沙漠城池特有的风情。

这里不管是男女,俱是身材高大,肤色都有些发黄,扎着满头的小辫子。

听说这是因为扎着小辫子,头发就能脏得慢点。

我:“······”

但这里的人是真的很热情。

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会热情地邀请你去家里吃饭,熟悉起来后会毫无顾忌地对你开怀大笑。

粗豪,狂放,热情,直接。

这是我感觉到的黄沙城的人,

母后还让小七姑姑给我扎了一头的小辫子,买了一套黄沙城当地居民穿的特色衣装。除了脸有点白,我站在镜子前觉得自己也有点当地人的感觉了。

在黄沙城住了半个月,当我已经习惯每天喝骆驼奶,吃骆驼奶做的吃食,大口吃肉大口喝水的时候,我们也到离开的时候了。

七岁。

我跟随父皇母后去到大雍北地。

在北地,我见到了很多巨大的琉璃棚子。

每一座棚子,都被当地的人精心看护着,有的里面甚至还住着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在我的印象里,琉璃棚子都是用来种菜的,皇姐带我去过的义学农学院和司农署里,还有用这琉璃棚子去做一些违反当季当地的庄家蔬菜水果。

他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琉璃棚子还能住人。

直到罗护卫和小七姑姑跟我说了在母后还没嫁给父皇,父皇也没有登基为皇帝只是一位皇子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在这北地经受雪灾的时候做的事情。

父皇亲赴北地赈灾,曾督建了这一百多座琉璃棚子的建造。

母后在京城,不顾全大雍琉璃坊的生意,为北地百姓送去了源源不断的材料。

这些琉璃棚子,在当年的天寒地冻中,是受灾百姓们唯一的希望。

哪怕雪灾早已经过去多年,这些琉璃棚子已经没有了用处,但这里的百姓们也没有想过拆除。

也是希望这份温暖永存心间。

八岁。

我跟随父皇和母后的脚步去了母后长大的地方。

涿亭郡,恒都城。

看过涿亭郡的特产胭脂米,以及被母后和外祖父一手打造出去的恒都美景。

长春花开遍全城,第一家被母后亲手打造的琉璃坊,还有依旧繁盛的知行学堂。

我和父皇陪着母后一一都走过,也看到了母后眼里满满的回忆。

九岁。

生辰刚过,父皇母后就接到了皇姐的来信,我们次日启程,时隔六年,回返京都。

老实说,经过这六年的在外漂泊,好吧,也不算漂泊,毕竟我有父皇和母后陪着,行程也不紧不慢安安稳稳,每到一处也能尽可能地住得舒服自在,我喜欢上了这样的日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