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权臣:此生岂服输(116)

作者:淼仔 阅读记录

祁氏让春枝娘帮着看住岳繁京,春枝的娘无有不从。

两个人正说着话,春枝一阵风般的跑进来:“渴,累到我了。”

春枝的娘皱眉:“你去了哪里?祁妈妈找你找不到,我也找不到。”

“王小爷让我给姑娘买点心,他说枣树街不远,有点心。我问人,走了六条街。王小爷说新鲜点心,那铺子排队的人挤不通,我能买到是运道高。”

把个点心纸包晃晃。

祁氏撇嘴:“我就知道是他,亏他好意思往夏妈妈身上推。”收了点心,让春枝洗洗来陪夜。

如果是从容的人,会休息一天,隔一天再去丰家拜客不迟。已经到京里,丰家也跑不了。

但事关王小古的功名,还有住客栈是费钱的。丰家说安排住处,学里留着座位。王奶奶等不及,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带着儿子、岳繁京,带着土特产,按信上写的地址找到丰家。

丰先生在学里,丰奶奶出来迎接。以前在云州,和王奶奶见过两面。没矛盾,也不亲热。

但是今天相见,丰奶奶热烈异常。岳繁京看着奇怪,丰先生在云州时,确实因王老爷走动勤快而和王家好,他夸过王小古,也夸过别人。一时恻隐让王小古进京,那还是王家求着他。

这神情,好似王家进京,对丰家来说是喜事,不由得岳繁京油然推敲。

正想着,王奶奶唤她:“繁京,来见过丰奶奶。”王奶奶扬眉吐气:“这是繁京,她和小古定亲了,我路上少人手,她跟着来侍候。岳家的大姑娘,还记不记得?”

王奶奶得意极了。

------题外话------

错字再改,么么哒。

第七十六章 丰家盛情的背后

王奶奶炫耀般的介绍自己未来的儿媳,在本朝足够令人诧异。而姑娘没有成亲就跟着婆婆出门拜客,在本朝足够令人生疑。

丰奶奶跟随丈夫在云州边城呆过,随便的一想,就想起幽塞岳家的名声。

她望向岳繁京的眼光,古怪起来。

岳繁京悄悄挺了挺胸膛,表面上红晕满面,好似在害羞。愤怒却如层层铺开的宣墨,在内心展开一层又一层。

可不管怎么愤怒,却无力对着丰奶奶。岳家脑袋上的名声,全由自己挣来。

只能无声地念叨着,繁京还京,靠的是情意真挚,没有“赖着”贵人。

她的腰身板儿,笔直得起来。

丰奶奶心里有事,没功夫寻思岳家的旧名声,和这姑娘古怪的跟着婆家出远门。转脸,对王奶奶笑道:“请请,进来用茶。”

丰先生官职不高,家世也不丰,但丰家却有一枝在京里安家。他们夫妻的这个住处,依着亲戚居住。这两条街都是丰家。

上茶的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丫头,比春枝还要小两岁,但周围房屋连房屋,气派自然出来。

王奶奶是求人来的,不敢小瞧。接过茶水,就把丰奶奶恭维一通。岳繁京纵然也想昏头昏脑的讨好丰家,奈何王奶奶的介绍、丰奶奶打量的眼光,让她迎上几盆雪水,想不清醒都难。

而她平时若不是个清醒的人,只会按岳老夫人说的,留在幽塞,兴许可能的“赖”上英王。

长辈们说话,她最好不要插话。岳繁京用心用意的,推敲丰家邀请王小古的原因。

别人可能会当她未婚出游不检点,岳繁京也要为王小古盘算下,丰家是不是可靠。

岳繁京支持王小古进京,并不是她反对也无用。而是王小古实在读书用功。倘若丰家得力,王小古中了以后,留在京里也多可靠的人。

还有,就是她忽然痛苦。进京的喜欢点滴没有,并且看着手中茶碗也痛苦,看着墙角下冒头的一株小草,也觉得痛苦。

在潜意识里认定的,祖父说不好受到冤枉,又一回在岳繁京脑海里翻腾。

她用这个念头,来平息家里名声带来的模糊伤害。那很多时候面对别人时,不自觉的担心别人会误会。

但不能等痛苦良久,丰奶奶的话让岳繁京听进去。

“学里本来没有举荐学生这样的规矩,去年外省进京一位邢先生,带来两个学生。今年秋天才秋闱,明明没有经过科考,两个学生的文章也呈到翰林院大人面前。说他写的好,邢先生从此在官学里居上。大家见事学事,纷纷举荐学生进京。否则的话,就像在外省白呆过官学,眼里连个千里马都没有。”

丰奶奶眉头锁着:“没进京的时候想进京,来到以后,才知道京官是真的难做。”

岳繁京瞬间原谅丰奶奶。

呵,家家都有难处,就像岳家,也有岳家的难。

而且丰奶奶说话实在,这是个不会掩饰的人。

上一篇:冷王爷呆萌妃 下一篇:我寄人间白满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