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权臣:此生岂服输(31)

作者:淼仔 阅读记录

“朝环,把你的拿手菜做了送上来。吉环,天天教你侍候,你不要束手束脚。”

“望京望京,布菜啊,愣着做什么。”

饭厅里实在是热闹,岳繁京又感觉像大年夜全城放鞭炮那会儿了。眼瞅着祁氏也很想学三位伯母,怂恿着自己上前讨好。繁华过多未免伤人眼,岳繁京暗想自己这串鞭炮不添也罢。

低低的对祁氏道:“厨房里菜要干净,还得您去盯着。”

祁氏自从在岳老夫人面前过了明路,从此留在繁京姑娘身边。自觉得身份与幽塞里别人不同的她,没事就标榜自己干净、利落、爽快、能干。

岳繁京这话说到祁氏心坎上,她胡乱叫着:“厨房最要紧,还得我去看着。”

别的人没有留神听,杨氏不久前让祁氏弄一肚子气,就三奶奶一个人听见,在肚子里骂祁氏。

奶娘到底不是亲生父母,不把你家大姑娘往贵人前面吹捧,你喊的再响亮有什么用。

祁氏这没有见识的人,想不到这么周全。她也让贵人风采折服,为了她家姑娘,现下迫不及待的只有一件要办,那就献殷勤,再献殷勤。

她一阵风般的出去。

岳繁京成功的打发走奶娘,岳老夫人忙着主持大局,也不会跟三个媳妇一样的把孙女儿往贵人眼睛里面塞。多少的,岳老夫人还要顾些脸面。

也就没有人会烦岳繁京,她乐得轻松的看着伯母们和姐妹们忙乱,权当提前看过年大戏。

抽空儿,也把三位贵人看上一看。如果有无意中露出轻薄浪荡脸面的,及时告诉祖母,也可以挽救姐妹们。

毕竟,姑母岳良菊不曾出嫁,是全家人无法痊愈的痛苦。而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京里来了贵人”。

------题外话------

老天听到仔的呼声,天晴好几天,而且可以穿短袖,穿上很美很凉快。不过又要降温了。幸好四月了,也很快就暖和。

第二十四章 头一回正脸相见

不经过任何事情就成长的人,可谓得天独厚。在普普通通的人里面,难以寻找到这种人。

岳繁京没有父母,促使她比姐妹们想的周到,与在姐妹们中年龄最大没有太大的关系。

虽然年龄的大小,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就亲事上来说,因为岳繁京没有父母,家里人都肯考虑到她,也是岳繁京必须为自己考虑的主要原因。

她没有父母。

就没有人尽心竭力的为她张罗。

祖母为人虽然慈爱,但她心心念念的“还京”,并且有姑母岳良菊这个例子在前,岳繁京再不长些心眼,老天也看不下去。

岳繁京也和大伯父岳居功一样,对“还京”不以为然。

孩子们在幽塞里长大,是岳老夫人一年复一年的痛心。岳繁京在幽塞小城里长大,她的眼界能高到哪里去?

她只想嫁一个良人,夫妻平顺的过上一生。

闲下来的时候,繁京姑娘也为自己推敲幽塞城中的子弟。年纪相仿的人里面,最出色的当数王家的王小古。

王小古和繁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人生得虽不是俊秀,浓眉大眼却也不丑,并且生长在边城,男的多少会几手功夫,女的多少会些马术及身形敏捷,王小古从外表看去颇有气概。

岳繁京对王小古实在没有二话说,但她却不敢把情意定在王小古身上。

在本朝,亲事由父母作主。也很少有过门后就当家的媳妇,大多由父母当家。

不是有句俗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岳繁京对王父实在无可挑剔,王老爷是个书呆子,成天钻在书里面。岳家的执念是“还京”,王家的执念是“中举”。

王家之所以不是笑话,因为人家没有拿姑娘铺道路。王家的执念,是全幽塞人的骄傲。他们中有人去云州边城买卖东西,如果被人笑话幽塞是个小地方,就会挺直胸膛回答:“我们城里有读书人呢。王家的小爷,下科一定是中的。”

如果这天心情特别足,还会奉送几个大白眼儿,来表示幽塞城不容小觑。

这样的一位王老爷,在挑选媳妇上面,女家根底清楚、有容貌会女红就可以把他拿下。让岳繁京不敢多想王小古的人,是王家的奶奶,王小古的母亲。

说到王奶奶的为人,一句话就可以形容。一团乱麻线让猫缠上,就别想有个一清二白的时候。

她的婆家在全幽塞都有钦佩,王奶奶恨不能自己也让全城的人钦佩,但是又不是每天都能做到,又很想做到,说错话办错事就时常发生。

王老爷只看书不会管家,当年他的父母为儿子定亲事,千挑万选能主内又能主外的媳妇,王奶奶以其爽利的个性中选,公婆在世的时候,有人为她拿主意,还看不出王奶奶的毛病。

上一篇:冷王爷呆萌妃 下一篇:我寄人间白满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