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权臣:此生岂服输(47)

作者:淼仔 阅读记录

“老太太醒了。”

纪氏欢快,杨氏欢腾,周氏喜从天降状,三阵风般从荀妈妈身边溜过,很有眼色的,先来到放茶水的地方。

纪氏捧起红梅怒放雪花盏,杨氏双手端起续水的壶,周氏暗暗把她们好一通的鄙夷,一手抄起一盘茶食。

三个人带着四样东西,琳琅满目的来到岳老夫人床前。

岳老夫人倒是不想感慨,但感慨由衷而来。曾几何时,家里人也可以团结到一条心。。

不容易。

真不容易呐。

荀妈妈扶她坐起,拿起雪花盏呷着,稍一停顿,杨氐就送上续水的茶,周氏把茶食送到手边。

此情此景,不乐呵的应该叫不知足吧。岳老夫人就乐了,呵呵道:“你们也辛苦了,怎么?不抓紧钟点回房歇着,倒跑来我这里?”

抿一抿唇,也抿不住那全家奋发向上、齐头并进的精气神,索性笑口大开:“说吧,总是有好主意才过来。”

岳老夫人自觉猜得中,三个贵人和五个孙女儿的比例,她难道算不清?

几十年的旧执念里,一个贵人和五个孙女儿、两个贵人和五个孙女儿等等,再困难的算数也想过,也早算出眉目。不拘哪个孙女儿先嫁一个好的,慢慢的也就带契姐妹们,再就带契全家。

这不拘哪一个孙女儿,自然要按长幼顺序。否则,大的待字闺中,小的披红挂彩,还不把外面的人笑死。

因此,岳老夫人稳稳的坐着,有绝对的把握劝得好媳妇们。她们急急的来,只能是为不能平均分配。

但,不是人老了偏心小儿子那房,谁叫繁京是最大的姑娘呢?

“母亲,咱们抓阄吧。”

三个媳妇异口同声。

岳老夫人和荀妈妈面色剧变,岳老夫人还能端得稳茶碗,荀妈妈急了,纵然她不知道老太太心思,或者她不向着岳老夫人,事实也在那里摆着。

她怒道:“先嫁大姑娘!”

杨氏昂起头:“有谁说不嫁她吗?”

荀妈妈把她上下一通打量,再把纪氏和周氏看两眼,这二位奶奶也是气昂昂模样。荀妈妈气不打一处来:“好啊,奶奶们,商议好了来的。”

周氏心平气和:“妈妈,我们也怕都不心服,所以,抓阄吧,抓到哪个就是哪个。”

荀妈妈冷冷的笑,老太太虽然还能持家,但三位奶奶也早分担家务。既然提出抓阄,肯定胸有成竹,会让她们自己满意。

早饭后的客厅上,荀妈妈也看在眼里。她曾为望京姑娘在心里鸣过不平,也就瞬间把冰碴子脸的大人从繁京大姑娘的女婿人选中剔除。

繁京姑娘没有父母,出嫁后最亲近的自然是祖母。这样一来,老姑娘岳良菊终身也就有靠。繁京姑娘看着祖母,也不能把姑母抛下。

要么给岳良菊养老,要么安排岳良菊嫁人。哪怕嫁个冰碴子脸那种个性呢,也好过老太太百年之日,放心不下岳良菊孤苦伶仃。

但是三位奶奶强出头,她们为的只能是膝下的姑娘们。有父母的姑娘们,出嫁后最亲近的人是谁?

自己的父母。

祖母是隔一层的人。

姑母就隔得更远。

岳良菊要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荀妈妈也为岳老夫人而放心。可悲苦的老姑娘大多都是怪性子,生活的苦压得她们不能排解或不会排解,总得有个发泄的地方。

世事不如意,就折磨自己再折磨身边的人,很多不是老姑娘的人也这样,岳良菊并不是个特例。

当岳老夫人百年故去,荀妈妈想想岳良菊在兄嫂手底下过日子,就时常背后为她流泪。

就算嫁冰碴子脸那种,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不笑呢,也总是自己的家。

繁京大姑娘嫁的好,有时候已不仅仅是她年长,或者岳老夫人的偏心,而关乎着很多。

荀妈妈越想越义愤填膺,厉声道:“三位奶奶只想着自己!怎么不学学老太太,她所有的心思都为着全家,为的是全家!”

杨氏火了,她说话尖利,所以先让纪氏回话,再由周氏说出,她一直忍到现在。现在忍不下去了:“妈妈!这里没有你说话的地方!”

说着,眼睛只看着婆婆岳老夫人。

荀妈妈的火气彻底让引爆,双手握拳挡在岳老夫人面前,嗓门更高:“想的美!”

急切间很想来上一句重重的反驳,但又想不到,祁氏的话不由自主到嘴边。

荀妈妈高喊:“五老爷、五奶奶在天有灵,看着呢!”

------题外话------

写到最后,笑翻掉,哈哈。

第三十七章 岳老夫人服老

荀妈妈这么一喊,纪氏、周氏和杨氏本就心虚,脚跟发软的往后退上几步。

上一篇:冷王爷呆萌妃 下一篇:我寄人间白满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