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满天涯(96)

作者:时有落花至 阅读记录

李大人:“非我国人,其心必异。皇上,三思啊!”

皇帝听了,长笑几声,而后说道:“李大人,莫不是因为这两年的安稳,就失了从前带兵打仗时的谋略了吗?”

李大人闻言,脸色不佳。

皇帝继续说道:“你们当真以为,朕想不到你们心里担忧的那些?为君者,必是要胆大而心细。若是怕担风险,即便是祖宗留下的基业,也无力守住,整个国家也会止步不前。最终,只能走向衰败,灭亡,白白断送了祖宗基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话,用在百姓身上可以,但是,并不适用于君王。为君者,无功便是有过。朕所言,要接纳那些难民,并不是没有其它的打算。”

陆丞相听闻,上前奏启:“还望皇上明示。”

皇帝有些赞赏的看了看陆丞相,说道:“总算,朕的朝堂之上,还有那么几个不是那么迂腐的股肱之臣。”

皇帝说完,看了看李大人,然后接着说道:“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草原内乱,我们对那些逃难而来的难民施以援手,他们必会感念于心。大家不妨想想,若你在饥寒交迫之时,有人肯给你一碗热粥,一块木炭,你是否会对他的这份恩情铭记于心?若是日后不得已,双方对立,念及当年雪中送炭之恩,他是不是就很容易下不了手,甚至会带着同伴临阵倒戈?有时候,百姓们的内心,其实都是很单纯的。这世间,无论是哪里的人,无论他们是生长在什么样的风俗背景之下,这人心,它永远是热的,也是可以感动的。更何况,有些时候,情这个字看似艰难,其实它比任何东西还要来得有用。它可以温润人心,也可以是一柄利刃。我们今日施予他们这份情,他日,他若是要还我们这份情,可就难了。再不济,真到了短兵相见的那一日,至少我南楚,出师有名。”

底下大臣们听了之后,顿时领悟过来,纷纷称颂道:“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李大人则不然,他始终不认为这件事行得通,于是又一次上前,进言道:“皇上,我南楚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如今经过两年的修养生息,有精兵百万,粮草充足,国库富余,百姓安居乐业。何不干脆趁着草原如今这盘散沙之状,领雄狮北上,一举拿下,把草原十八个部落尽数归于我南楚?这样,岂不是更好?”

底下有些大臣听了李大人此话,开始交头接耳,甚至有些大臣还在底下暗自点头,认为李大人此言可行。

皇帝见底下的大臣开始议论纷纷,于是大声问道:“敢问各位卿家,你们当中,有谁,有信心能适应冬季冰天雪地的草原生活?又有谁,对草原人的生活习性以及草原上的气候时令了如指掌?又有谁,知道草原上的迁徙之路?你们知道哪里的地方水草最丰美吗?你们当中,有人会放牧吗?”

底下大臣被皇帝这么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

皇帝看了看李大人,然后说道:“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且不说草原能否攻下,就说如何统领草原上那些散落在四处的百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知道之前草原人为什么要来攻打我们北边的几座城池吗?那是因为,他们自己知道,越往南走,水草越是丰盛,气候越是温暖怡人。更何况,他们的首领也明白,只有把部落的百姓全部聚集起来,才方便管理。”

说到这里,皇帝看了看李大人,然后说道:“之前,小李将军替我们南楚从草原手中收回了两座城池,捍卫了我南楚的河山。有小李将军这般的少年英雄替我南楚守卫河山,何须再将他草原放在眼中?又何惧区区几个草原探子?若真有人趁乱混入南楚,伺机作乱,不正好给了我们出兵的理由吗?他那谒部,想来,应该不会蠢到让好不容易打下的这么点儿江山这么快就陷入腹背受敌的地步。”

李大人闻言,面上不免浮现出几丝骄傲得意:儿子领军收复失地,女儿又是后宫德妃,深得太后喜爱,试问满朝百官,有哪一个比得上自己身份的?

皇帝看了看底下诸位大臣……然后说道:“所以,诸位大臣,如今可还有何疑惑?”

李大人这心情一好,自回过头来按着皇帝刚才所言,细细一想,倒觉得皇上说的也对,毕竟这草原,打下来容易,治理起来还挺费劲儿。

于是,李大人首先站出来,回答道:“皇上英明,能想出此妙计,于无形之中施恩,借此时笼络草原人心。况且如今草原一片混乱,即便是那谒部有心想要派人混入我边境,因着北边达扈部的牵制,也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臣愚钝,还望皇上恕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