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为爱[娱乐圈]+番外(207)

作者:雁回126 阅读记录

“要不说呢,这回真是赶巧了!”张清石很是感慨,“说起来,你其实应该能猜到的,你不是也作为文艺界代表去参加年初的两会了吗?”

“今年反对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还有拐卖人口的提案不是特别多嘛!上边特别重视这个问题,谁知道正好碰上咱们拍的这个题材,所以龙标虽然还没到手,但也算是直接批下来了......咱们这是走了回特殊通道啊。”

大多数的文艺作品本就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艺术品,尤其这个题材,更是有着浓厚的社会价值。

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美好的巧合”吧,如果电影里那个凭借一己之力端掉整个川南地区人口贩卖团伙的故事,可以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就好了;如果...现实里更多像是电影里女主角一样被卖到山里、和亲人分离三十多年的女人,都能得救就好了......

听着他们两个聊天的时候,景时才明白,为什么张清石这样的大导演也会闹出这种后期补拍戏份的情况。

毕竟大部分导演在开拍之前就已经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按照剧本拍下去,偶尔一些灵感在拍摄过程中就可以解决,极少有拍出来的镜头不够剪辑的情况。

张清石不是会犯这样低级错误的人,只是和提前拿下龙标是一样的原因,为了更加契合上边的要求,大陆上映的版本还需要再加几个镜头。

这次补拍,不仅易然,赵盈盈也赶来了,虽然视后小姐不太情愿,但是听说了内情,还是忍不住窃喜。出演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并不困难,反而是这样的机会才最难得,有着再独特不过的意义!只是很难具体说清,后续可以给她带来的好处。

**

易然又在这炎炎烈日下的西南的高原上拍了一个礼拜,才终于算是彻底收工。

回家前,景时突发奇想的想要去Z县看看。

自从冬天地震之后,她一直记挂着那座小城,记挂那些被埋在校舍下的孩子。

于是两人干脆决定多耽搁些日子,坐上新开通的火车过去一趟。

绿皮火车并不比汽车快太多,但好在是走山底下隧道抄了近道,从西昌过去不过三个多小时。

中间还经过了四个镇子,之前这一大片的穷苦地区,真可谓是不破不立,震后全部快速发展起来。

曾经的水泥路、砂石路全没了,破旧的平房也不见了,仅仅半年时间,已经彻底改换了面貌,新建起来的县医院足足有十层楼高,看着比西昌的市级医院都气派。

学校也扩建了,塑胶的跑道和篮球场,中间是铺了西瓜皮色草坪的标准足球场,就更不用说教学楼和新校舍了,和先前的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人们开着光亮的小轿车,走在双向六车道的宽阔柏油路上,已经完全看不到曾经那个废墟的影子。

不过他们两人本就是抱着过来看一眼的心情,没有久留,大致转了一圈,在县中心的新商业区吃过午饭,不多时便准备回程了,争取赶上晚上西昌飞北京的那班飞机。

但有趣的是,连易然都没想到,从西昌过来容易,回去却难得很!

坐票根本买不到,试了好半天,只能无奈买了两张从昆明到成都的全程卧票。

尽管易然和景时都努力伪装身份,但上车后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不过卧铺的走廊很窄,容不下太多人堵着,经乘务员疏通,大部分人看过热闹,不一会儿就散了,只剩下几个易然的铁粉,怎么也不愿意离开。

睡他们对面那铺的是一对带着孩子出游的小夫妇。

通过聊天得知,这家是从云南玉溪人,父母都是人民教师常年疏忽了自己的孩子,到了暑假才终于有空带着五岁的女儿出去旅游玩一玩儿。

小丫头不怎么喜欢说话,也不黏她母亲。

但是看那孩子白嫩的脸蛋,还有脑后梳得十分漂亮的双马尾,可以想见她在家里一定是被捧在手心仔细呵护长大的。

景时一看就知道,那孩子头上的发饰一定是手工定制的,还是很精细的那种,羊毛毡戳成的小橘子配上森绿的叶片,类似的发饰她曾在东京的店里看见过。

也果然如她所想,景时才提起,她母亲便笑着说到,“是孩子爷爷奶奶带着去日本旅行时给买的。”

“这么一个小破玩意儿还挺贵的呢,偏她喜欢,她爷爷奶奶就给买了好几对!”虽然听着像是抱怨,但看向孩子的时候眼底却满是笑意。

那小姑娘不怎么喜欢笑的样子,也不亲人,自己不知在玩儿什么,在走道跑过来跑过去的。

她母亲却是个很自来熟的人,看着就像是很讨学生们喜欢的那种老师。

只是,他们聊着聊着,突然就不小心提到了她的伤心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