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豪横(165)

作者:长缨止戈 阅读记录

太子虽说年幼便稳坐东宫,但皇帝如今正值壮年,对朝廷的控制极强,以致太子入朝办事也有两年,但是从未有过什么大的功绩。现如今皇帝病重太子监国,一些不老实的人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

他们料想当今皇帝掌控欲极强,太子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在外人面前展露出来的也是温和儒雅的一面,这么些年来也没显示出什么锋芒。认为这个太子顶多也就是个中庸之才,便借着自己老臣的身份阳奉阴违,甚至更没有什么脑子的还对太子的行为为指指点点,试图让太子遵循他们的想法办事——

对于这种不识时务没有一点脑子的“老臣”,太子自是毫不客气,以快刀斩乱麻之态,决绝果断地把那些人踢出朝廷中心。

短短三天的时间,在众臣还未反应过来之时,那些不老实的人就被太子飞速的处置,有些人还有个由头,但有些人则是连个理由都没有,被狼狈地贬了官,甚至再悲惨一些的还牵连到了家人。

如此雷厉风行甚至毫不顾忌名声的处事方法,可谓让众臣骇然失色。

当今圣上顾忌名声,这是跟了皇帝许久的朝臣一致认可。皇帝的野心是当一个明君,当一个名垂千古的明君,他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任何的污点,对自己严格要求,大到处理朝中事宜,小到每日用膳,都要保证尽善尽美。甚至就连身边史官所记录的皇帝言行,他也要一一查看,确保自己留在史书上的一举一动,都是英明神武的。

所以,皇帝在位期间,不管处置任何人,都会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哪怕有时候这个理由在众人看来多么的荒诞不羁、只是走个形式,但这也是皇帝对自己的一种约束行为,他们也都已经习惯如此行事。是以太子乍然如此手段狠厉地处置了哪些人,甚至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让朝堂上下瞬间哗然!

第二日上朝,就有臣子就此事提出异议,觉得太子行为太过狠厉,丝毫不讲情分,恐有勿伤无辜的嫌疑……

他们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太子却是大手一挥,直接退朝。

朝臣面面相觑尽是苦笑,最终无奈商议之下只能去同那些大臣商量,想通过他们向皇帝表明太子的所作所为,好让皇帝多加管束。

以丞相为首的皇帝党羽闻言自是应是,当天晚上下了值之后就去乾清宫拜见皇帝,向皇帝告了状之后就一脸高兴地离开,在宫外见到前来给皇帝汇报今日政务的太子之时,还装模作样地安慰了他一番,言语之间解释说他年纪尚幼,行事不稳妥,犯这种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看着太子在那笑着听他们在那说话,他们心里才算有些满意之情,捋着胡须,转身朝宫外走去。

对于旁人而言,他们还要猜测皇帝究竟是受了多重的伤才需要放权给太子,但对于他们这些皇帝心腹而言,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的计谋罢了。为的就是借此机会拔出朝中那些不老实的人,肃清整个朝堂!

就像那些不过短短两日就开始不老实,心里想着些小九九的人,皇帝早知他们心思不纯,但无奈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在他们没干什么错事的时候不好随意对他们动手。但现在皇帝“重病”,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只待他们不老实,就能把他们一锅端了,还不会损坏皇帝自己的名声。

皇帝放权给太子,自然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要不然不过是手臂上的伤,又哪里就到了动不了的地步?

太子自是知道这一点,在外人面前如何雷厉风行也好,在皇帝面前还是毕恭毕敬,满脸濡慕,充分扮演好自己爱重父皇的角色。

如此这般,皇帝心情自是十分不错,对于丞相所言之事也没有多放在心上,随意说了他两句,就让他离开了。

——毕竟,在他心里,经过昨夜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太子的心,应该是妥妥地向着自己了。

皇帝心情不错,却不知太子在离开了乾清宫之后,面带讥笑。

他又何尝不知皇帝此番放权所谓何事?

只是请神容易送神难,皇帝既然把权力交到他手上了,又岂容他再那般轻易地拿回去?

放到他手上,就是他的了。

·

日子一日一日的过着,朝中大臣见着太子手段凌厉,丝毫不复皇帝的温和,而皇帝好似是真的病重,对太子的所作所为放任不管——这才让原本还对太子抱着一番轻视之心朝臣收回轻蔑的态度,对上太子,也是认真许多。

皇帝在乾清宫修养着,虽说隐于幕后,但实际上每日朝中发生了什么事他的那些心腹臣子都会来禀告他,太子也会在忙完之后将每日的重大事件呈上来让他再过目一遍,以防万无一失。

上一篇:似蜜桃 下一篇:毒妇她回来灭门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