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路漫(4)

作者:经琢 阅读记录

文闯是文蚕二伯家的长子,说来唏嘘,文闯成长在一个重组家庭,在文闯很小的时候,其生母便与其父解除了婚约,其母远走他乡,直到后来,文闯与生母基本断了往来。离婚,在当时的小县城来说,是个了不得的大事,这里的阴霾、情非得已也可见一般,直到现在,这个话题依然是家里的禁忌,大人不提,学士不问。

也许,文闯的童年也经历过一番熬心的经历。但,其父给了他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更精心呵护他的成长,甚至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也正是因为这些,让童年灰暗的经历变成了他成长中的一缕阳光,塑造了他的自立、自信和自强的信念。只不过,刚刚从小县城走出去的他,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考验在等着他。低维地域向高维地域晋级,怎么可能不经历一番崩塌和重塑?

说到了二堂哥文闯,就不得不提一提文蚕的大堂哥文渊,他和文闯的成长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渊的原生家庭没有什么裂痕,但文蚕的大伯,也就是文渊的父亲,脾气比文霜华还要爆裂,撕文渊书包,抄起凳子砸文渊的头,诸如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有时候打得文渊不敢回家,野外过夜、离家出走的桥段都出现过。连邻居都不禁唏嘘,从没见过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有这么大的仇恨。

文蚕长大后都不禁在想,文霜华在教育子女方面,是不是在全盘效仿大伯,用最简单、粗暴、直接的方式在教育子女,他心里可能还在自得:教育如此简单。直到文蚕小学毕业,上了初中,文霜华的教育手段才有所收敛。

不过文渊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从小到大一直处于大伯的否定之中,轻则训斥,重则打骂,没有一件事能够得到肯定,更别说得到赞同。于是,文渊的自卑、自我否定、甚至深度的自我怀疑,都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文渊在这样的家庭压力下,学习成绩自不必说,年年垫底,于是初中毕业就辍了学。家里开始为文渊安排出路,不论是学厨艺还是泥瓦匠,都要从小工干起,就算如此,还要托人托关系送礼,毕竟,不是谁都愿意把这项技艺教授给你。但偏偏这小工的活儿,也被文渊干得七零八落,用教文渊技艺师傅的话说,他眼里没有活儿,师傅让干什么才干什么,否则,纹丝不动,也许师傅一个人很快就能干好的事情,如果让文渊来帮忙,反而要耗更多的时间……文渊似乎没有丝毫年轻人该有的锐气,或者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蛮气,也对,怎么可能还有?

于是,教文渊技艺的师傅,无一例外把文渊赶了回来,也把自己曾经收的礼原封不动奉还。文渊到外边讨生活的路,就基本被堵死了。不过还好,大伯家还有个卖杂货的商店,由文渊的母亲打理,文渊就帮着给客人拿货,都没敢让他给人结钱,就算如此,还经常出现找不到货,拿错货的情形,文渊的母亲终于体会了文渊师傅们的苦衷……

这种情况之下,文蚕的大伯对文渊更加没有好脸色,打骂已经无法改变什么,那便冷漠的无视吧!训斥、冷嘲、冷漠,是伴随文渊慢慢长大成人的主旋律。

文渊终于到了适婚的年龄,给他找个踏实人家的姑娘结婚,会给文渊一些正面的鼓励和激励吧!这只是文蚕潜意识里美好的想象。真实情形是,家里人觉得他该找个媳妇了,便开始给他寻找合适的对象,仅此而已。在当时那个闭塞的小县城里,哪有那么明智和强烈的意愿,多是靠着生活的惯性在支撑着每一天罢了。

别说,还真找到了那么一个合适的农村姑娘,姑娘虽然文凭也不高,但从别人那里了解到,是个吃苦耐劳,能够踏实过日子的人。姑娘的家人初一接触文渊,也还觉得不错,人很老实,没有什么邪的歪的做派和想法,且还有个小商店,日子应该也能过得比较滋润。很快,两人就定了婚,只差最后那一道手续和一桌婚宴。文渊的父亲也终于收起了他的冷眼和冷漠,毕竟,自己的儿子马上就要成家了,还是很欣慰,且带着很大欣喜的,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但也许,事情就坏在了这里。文渊在其父的高压下成长了二十多年,突然喜事降临,这高压骤然烟消云散,再加上姑娘的家里人对他也是热情相待,不时叫到家里吃个便饭。文渊突然间迷茫了,不知所措,开始进退失据,甚至多年积攒的委屈和愤懑,在自己都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向外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臭。

文渊可以在和姑娘家里人吃饭的时候,只顾自己闷头猛吃,且一顿饭下来,毫不顾忌地跑上好几趟厕所。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责怪姑娘的家里太热了,导致他中暑头疼,别人给他拿来了解暑的药,他又声称药太苦太恶心自己不想吃。他在姑娘的家人面前,像没骨头般暴露着他的懒散,用剩菜剩饭和随心所欲的浪费暴露着他的幼稚,用不过脑子的言语暴露着他的毫无担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