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萧雯的一生(80)

作者:文小琼 阅读记录

例如当我们在演讲前陷入到巨大的焦虑中时,嵌入式的姿态会让我们简单的相信“我现在这么害怕,证明上台演讲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其实我们担心的事情很可能不会发生。但这种体验姿态会让我们“不加思考的沉浸”,把我们的主观感受直接等同于世界的真实情况,那么我们将会丧失了客观判断的能力。

2. 心智化的姿态

心智化的姿态,指的是我们可以根据潜在的心理状态,来解读或者解释他人的行为和体验。例如你的朋友经常为未来而感到焦虑,而最近你一看到她焦虑的样子,一听到她的抱怨就非常烦她,希望她赶紧从自己眼前消失。

这时如果是拥有嵌入式姿态的你,或许会认为她的确是太招人厌了。

不过一位有心智化能力的人会于自己的这份“厌恶”产生好奇:我的这种“厌恶”有没有问题?慢慢的他会察觉到,他之所以厌恶这位朋友,是因为朋友的焦虑感唤醒了他自己对未来的焦虑,而这份焦虑才是他真正想要远离的。

心智化的能力,不仅指我们如何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也包括我们如何去深刻的理解他人的情绪。锻炼这种能力往往需要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有些人在早年和父母的互动中就学会了,也有些人在一段爱情中领悟到。如果你都没有,也许也能在心理咨询师的关心中得到治愈。

3. 觉察的姿态

这种姿态,能够完全不加评判和预期地沉浸在当下,这时我们能够完全地接纳当下的所有体验,但也会保持高度理性,觉察到每一种体验背后的真实原因。通常我们会采用冥想的方式来培养,通过冥想练习来提升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觉察。

觉察的姿态对我们有诸多好处。大体来说,觉察练习能够帮助我们调整困难感受,减少自我增加的痛苦,是我们更有技巧地应对生活的挑战,更深刻地体会生命赋予我们的喜悦。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利用依恋,也可以选择进行一些冥想练习。

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已经是一个引发了很多讨论和情绪的话题,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被自己的早期经历所塑造,但当我们成年之后,真正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依恋经历,而是我们对于这些经历的理解和认识。

即使我们已经被“被动地”塑造成了一个样子,但成年的我们仍然拥有改变的方式。

所以,永远不要拒绝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可能性啊。

(摘自网络,整理而成。)

☆、外面的世界很危险

一直想要离家出走的萧雯,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勇敢,其实,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她都一样充满了恐惧。区别在于:家里的危险是已知的,而外面的危险是未知的。也许是小时候留下后遗症,她总是担心别人会莫名其妙地伤害她,而她明明是受害者,却没有人站在她这边为她发声、为她亮剑。校园算是她唯一的避风港,她很想永远留在校园里,但又不想当一个老师,因为她自认为没有能力教育好别人的孩子,更不想祸害别人的孩子。

在电台实习的那段日子,萧雯经常要跟其他记者出去采访,有时候还要独自一个人完成任务。每次外出的时候,她的内心就会跳出两个小人来,一个小人说:“你可以的!好好干!”另一个小人说:“反正只是实习,不想去就算了!”后者的话似乎更有魔力。是啊,反正只是实习,又不拿一分钱工资,何必东跑西跑、自讨苦吃呢?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感性。不管未来的路有多艰难,她都要咬牙走下去,一旦停下脚步,也许她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实习快结束的时候,萧雯突然接到萧志远打来的电话,萧志远说,他刚好有空,想来G大玩几天,顺便回老家看看。兄妹俩分开的时候,萧志远才4岁左右,而萧雯也不过2岁而已,如今,21年过去了,他们这对世界上最陌生的亲兄妹终于要见面了。萧雯的心情很激动,立即在QQ空间里分享了这个消息,朋友们纷纷留言,都为她感到高兴。那天,萧志远搭乘的火车延迟了,很晚才到站,还好,夏小沫和尹真真一直都在,不然,萧雯该多孤单啊!

当萧志远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时,萧雯的内心是复杂的,原本那张最陌生的脸上却有一个熟悉的影子。是的,没错,她最期待、最想见的人,和她最害怕、最不想见的人,几乎长得一模一样。而区别仅仅在于年龄,一个二十多岁,年轻有活力;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且油腻。彼时,萧雯的头脑很清醒,心里也很明白,萧家兴是萧家兴,萧志远是萧志远,两人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但是,看到那张相似的脸,萧雯还是不由自主地退了半步。夏小沫和尹真真以为她太激动了,以至于整个人都愣住了,连忙提醒她:“阿雯,你心心念念的哥哥到了,还不赶紧来个拥抱!”萧雯这才回过神来,努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以最大的热情对萧志远的到来表示欢迎。

上一篇:二饮红影 下一篇:综凭心而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