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针修炼纪事(183)

作者:池禽春生 阅读记录

夫妇俩对视一番,知道杨澈对女儿情意,又是他恩师亲自保媒,遂答应下来。

方成见大事已定,也替学生高兴。又提出河西大战,乃多事之秋,一时半会恐难以回来成亲,提出想接谭茵过去成亲。

谭钧夫妇本不大愿意,可一想到万一杨澈一两年才回来,不是又要横生枝节,蹉跎女儿青春吗!看杨澈已经派了一队人马过来,其中还有女侍卫,看来是准备妥当,便答应下来。

……

杨五把聘礼抬了出来,一担又一担,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虽然贵重,但谭家并不意外,也不会看重。

但当看到两份东西时,谭钧夫妇那些疑虑都消散得无影无踪。

一份是那对白玉手镯,谭夫人的陪嫁,在上京时为了答谢杨澈所送,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来了。现在想起来,他当时收这玉镯似乎就意味深长。

还有一份聘礼竟然是一对白玉大雁。古人以大雁作为聘礼,今人已经不用。

大雁情深,一生一伴,至死不渝,他以此作为聘礼,含义不言而喻。

夫妇俩虽然舍不得女儿如此远嫁,谭夫人更是哭了好几天,但也只得抓紧时间准备。

夫妇俩给女儿准备了各式各样东西,谭夫人恨不得把半个家给她带上。

但路途遥远,只能拣些贵重物件带过去。好在让忍冬作陪,路上也有人照顾。

两人本来担心路上安全,但看这些侍卫,肌肉贲张,身形矫健,佩剑铿锵,走起路来都虎虎带风。

杨五说都是侯爷的亲兵,身手都十分了得,路途虽然遥远,可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商定等月底就启程前往河西。

本来悠闲的生活一下子就紧绷起来,谭茵心中对即将到来的河西之行充满忐忑。

十八相送终有时,在母亲的涟涟泪水和父亲的难舍难分中,又要踏上新的行程,奔向未知的远方,展开全新的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卷结束了,接下来是最后一卷河西卷。

☆、执子之手

越往西北,路上越来越荒凉,与江南的郁郁葱葱、潺潺流水、风和日丽不同,西北地广人稀,风沙四起,荒无人烟。

经常是行了几十里只有寥寥数户人家,满目尽是黄土飞沙,枯藤老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望无际的雄浑景象也震撼了两人。

气候很是干燥,谭茵与忍冬觉得皮肤很干,鼻腔也开始出血,连桑给两人涂抹羊脂油才稍微好点。

路上水土不服,饮食油腻,容易上火,谭茵吃得不多,更是消瘦。

加上路上缺水,连饮用水都极是珍贵,自然没有水洗澡。谭茵觉得自己浑身又脏又臭,忍冬很是抱怨,被谭茵喝止住,不允许她提这种奢侈要求。

众人白日走官道,日头越来越长,晚上就在驿站歇息。

有时经过数个城池,却是比较繁华,驿站的人也越来越多。

杨五解释道,随着大夏对河西走廊控制日松,如今越来越多的商队往来这条道路,驿站是一扩再扩,仍然一房难求。

练桑见谭茵路上诸多水土不服,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可吭都不吭一声,心里开始对这位江南姑娘未来的侯府夫人刮目相看。

……

马车行走比骑马要慢许多,如此行了两个多月,终于到了河西门户颍州,也是西北军行署之所。

夺回颍州已有两年,西域商队在此与中原商人交换货品。

他们驮着大秦大食西域的毛皮、牛羊肉、葡萄美酒、彩色玻璃、金银器皿,也运回大昭如天人制造的瓷器、比婴儿肌肤还柔软光滑的丝绸,还有那魂牵梦绕的茶叶等。

颍州一地贸易和税收暴增数倍,城中来往人员多了数万,酒馆、茶馆、勾栏瓦肆等各类馆所日益增多,夜市也逐渐开到很晚。

从西域大食过来的商人胡女与中原人不同,他们广额高鼻,金黄卷发,碧绿眼眸,雪白肌肤,谭茵主仆二人很是惊奇。

近乡情怯,谭茵一方面希望快点见到杨澈,另一方面又不知如何面对他。

等她听说杨澈还在凉州处理军务,一时脱不开身,长松了一口气,却又有几分惆怅。

杨五将主仆二人安置在驿馆一单独小院,让练桑带着几个侍卫留守,又让一位越娘前来照顾她们。又寄信给谭钧报平安,安排妥当后就奔往凉州去了。

越娘约莫三十来岁,长相端庄,看起来很是可亲,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有礼,让人很舒服,听说曾经在官宦之家当值多年。

一路上练桑尽心尽力,可谭茵知道她更愿意去凉州前线,而不是在这做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姑娘的贴身护卫。

房间地上铺着绚丽多彩石榴花纹的西域地毯,靠墙案几上放置了一尊敦煌飞天彩塑,曹衣带水,彩带飘飘,似欲羽化升仙。

上一篇:太子妃的刺杀攻略 下一篇:都城春雨

同类小说推荐: